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2月9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天是你16歲生日的前一天,又發生了什麼事呢?天啊,發生了最直接也最慘的事──你和這位你單戀了幾個月的Leonie聊東聊西,終於給出了紙條,終於給出了!紙條上面寫了你猜她的中文名字是什麼(這是昨天她給你「猜謎」的),紙條後面還寫了你對她的「邀約」但你後來不敢「翻面」,後來沒給她看到。

但你不屈不撓,回到家以後竟又打電話給她,且這次你真的約了她,但她反問了這句讓人尷尬又心碎的兩個字:「幹嘛?」你就隨便講了一個理由,天啊,為了追Leonie,你想辦法在她眼裡變成一個願意翹課又要抄作業的人。愛情的力量,真的可以摧毀一個單純的15歲少年。重點就是你今天這麼四倍多日記篇幅的其中一句話──在你這麼多奇形怪狀的「追女仔」戲碼後,「她既然知道,卻不想辦法甩掉你」。而你也真正的許下了願望──「好希望能和她手牽手走路在Richmond Center裡!」30年後,你和好隊友走在Richmond Center裡,我們才剛剛去那裡領了好隊友的iPhone 14呢。

以下是30年以後,45歲的我在同一個日期(12月9日)的日記:

今天是我生日前一天,但並沒有什麼生日感──我在這裡已經很開心的天天都在過生日了,且,當一個老爸,自己的父母開心、孩子開心、伴侶開心,比自己生日還重要。

昨天晚上我照例是最後一個關上2樓起居室所有燈的那個一家之主老爸,我算了一下,我總共要按16次燈按鈕才能把所有的燈都熄滅呵。

我在想,包括網路上這些所謂的「知識分子」,什麼都不相信,或者,相信什麼也很快就被新的想法給覆蓋掉,那麼,一個人若要相信一件事情,風吹雨淋都相信,遇什麼病痛都相信(是它的因),工作順利與不順都相信,人生境遇是差是好都相信,那,一定要是某程度的愚昧和鄉愿,才有可能完成這麼堅持且久恆的「相信」,換而言之,目前所有能夠傳千年的宗教、傳百年的商業品牌,它的忠誠,其實是被一群愚昧而且鄉愿的人給留存下來的。

如果這就是人類運作的基本原則,就是歷史形成的原因,那歷史,還有什麼可以讓人「相信」的呢?歷史只不過是這些「相信者」所綜合描繪出來的儀態,而不是經過邏輯思維後的結果,然而,邏輯思維本身好像也會隨著時代不同而經過程度上調整,方向上的調整;邏輯思維好像也都不靠譜啊。那麼,是不是,「相信」才是真正的邏輯思維呢?

所以,要如何吸引這一批、這一群非常穩定的人,幫忙傳播,幫忙發展,幫忙留歷史,就變得相當重要了,這也是我現在可以學的。

今天來到「百家店」來幫忙一個在此設一週的攤位,一攤這樣擺一週在百家店的food court邊大約需要台幣1.5萬,我站在那邊推廣有機食品,也學到一些事:第一,看到這麼多人走過來,必須分類,有些人是不可能拿傳單也不可能接受,比方說,就在這裡工作的人,不必浪費我時間。第二,講的時候,嘗試不一樣的說法,看看哪種會讓他們停下來,就一直重覆說那句,今天亦有廣東話的問題,所以就盡量多學幾句廣東話,今天就講了「不使錢」、「試食」,再加上英文「Free coupon」似也相當有效。第三,其實有些人會自己湊近、自己上門,有時候當你很忙著出去招客,會一直出現大約5秒鐘的空檔沒辦法照顧那些自來客,我會以為自己一直很專心,但其實早就已經過了5秒鐘而不自知,因此失去了那個自來客。第四,有時候突然成功的engage一兩組人,或許其他人就看到我們此攤有人圍觀,自然也會湊過來,也就是說,「排隊部隊」真的可以吸引他人主動上門,而一個都沒有人光顧的攤位則很難取得第一組人。

我們是在華人mall百家店,全是華裔,只有兩三組是菲律賓人或真的完全香蕉ABC,我發現基本上這裡的華裔都非常和藹可親,就算是拒絕你,也會笑笑地拒絕,還說謝謝,頂多就是「不理」,不理的人大概只佔10%,沒有人罵我髒話或是侮辱,但我想,就算有的話,也因為今天這段時間是在一個推銷的心理,也覺得心裡是乾乾淨淨的,聽對方任何話,你皆完全不會留下任何陰影。基本上是安全的。

也會發現,很多老人都長得差不多,人老了以後,看上去都長得一樣,穿的衣服差不多,表情都差不多,動作姿態都差不多,某位我已發過傳單,過了一小時又走過來幾位,長得都像剛剛那個,我以為又回來了,但一靠近與他講話,又發現他應該不是剛剛那一個,因為他的眼神看到我好像看到新的人。

下午我嘗試將我的英文官方教室每週的英文班,先停止找來外國老師,因為每次外國老師我都要自掏腰包付錢給她們,每週都付一千多元,再加上工讀生的圖庫的費用、通知讀書會的簡訊費用…等等我都是自掏腰包。停止之後,我改為讓這位年輕的英文知識長RC來主持,效果相當不錯,年輕人很有學養,講話溫和,這位RC可望繼續的發展一套口說方面的英文課。這次也再次的確定,這些上線的「同學」其實都想要練口說,有的希望職涯更順,有的希望可以出國打工渡假或出國玩的時候可以用,其中還有兩位媽媽是希望孩子的英文好,所以想要「走在孩子前面」,自己英文先變好──這造成一個很特別的英文需求「母子英文」。

上次首次辦的深夜爸爸下班後的線上Zoom談,我已經談好了看不見孩子的爸爸JW一週後分享,以及暢銷作家師妹兩週後分享,但我面臨一難題──該分享給誰?我希望能維持上次的規模,十個人,但個個是大咖就好,但我又想再邀請其他我認為可以之人,卻不想驚動太多人,讓這場聚會繼續是VIP的私密聊,該怎麼執行?看不見孩子的爸爸已經剛從台灣飛回加拿大,我和他聊了不少執行內容。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05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目前公開的日記僅限離婚後3個月起至今,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離婚前及結婚前的本人人生自15歲起之所有日記?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