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1月11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這一天是加拿大的退伍軍人節,所以雖是週三仍整天放假,你沒有胡思亂想,有在專心準備Social的考試,且自認「已經癒合失去Leonie的痛苦了」,你也認為你現在看到她,已覺得「搞不懂她有什麼令你如此瘋狂的」,不過你又轉回來說,雖然你已沒有悸動,卻「還是愛著她」。

接下來你寫了一些看不懂的話,你說,你為了顧全面子,一直沒辦法「心口合一」的「對待Leonie」。我只能說,你好辛苦,是不是你真的花太多力氣在看細節了呢?

同一天,今天也是加拿大的退伍軍人節,我也是在家,和兩個放假的孩子。兩個孩子在這裡上學真是愈來愈開心了,我也漸漸沒在管他們平常在做什麼,妹妹最近已放棄樓下的書桌,都在房間裡、坐在地板上的那個小小方形IKEA桌邊寫作業、打筆電、看手機,我走過去都會呼喚她一下;而哥哥也安安靜靜的在電腦前、在手機前,他們兩人都還是會換換地方、換換動作,並沒有像有些青少年成天關在房內、坐在桌前沉迷於一樣的電動──我家孩子受我影響(我常和他們警告:「你迷了!迷了!」)似也不容易迷上任何事。

以下是過了30年以後,45歲的你在同一天(11月11日)所發生的事:

昨天晚上第一次嘗試使用Generative AI寫文章,這是現在這麼大的趨勢,結果,兩個不一樣的網站,效果竟然都非常好。它可以做到寫到完全看不出任何破綻,而且還頗有道理,並不是在繞圈圈,同時還給我實際的案例。輸入關鍵字,給我不只一篇,而是好幾篇,每一篇都不一樣,我有了信心,立刻就來想辦法修改頁面,安裝新的模板,有人會說,有了Generative AI,以後我這個「作家」是否就沒工作了?但,我認為它或許讓我反而超越其他作家,因為我變成可以控制其他的「作家」來幫我工作,於是我的工作變成更上一層的作家了。

如果不是作家,那麼Generative AI就只能蜻蜓點水的使用。就是因為是作家,才知道文章的文字該落在哪裡,應該輸入哪一些key,應該怎麼讓字與段「佈局」,速度更快。或許,隨著Generative AI的開始,或許我這個作家兼程式設計師再兼版面美觀設計師,反而可以得到很大的發揮,我練習了一輩子,根本就在等待這一刻!

昨晚聽爸爸說,有兩個認識的叔叔,心臟也裝支架了,聽了就又一陣悲哀,我是45歲,人家70幾歲,我現在心臟就有一些問題了,那我可以撐到那個歲數嗎?這又提醒了我,人生要把握,我來加拿大以後的確發作的次數變少,每晚皆固定吃藥,我都幾乎忘記了我心臟有問題了。

昨天晚上我又忘記是不是有吃藥,應該是有吃,但又不是很確定,如果再多吃一顆,那就過量,會養成習慣;如果不吃,又很害怕。後來我決定不吃。因為我覺得應該是有吃的。

今天又回到「今日頭條知識」的每天老鼠轉輪的循環,早上在床邊完成了第一篇,起身以後再用電腦完整了一篇。但這兩篇還是老方法,找單一的文章,原本想找系列,練習做系列,然而又想,做系列,就沒辦法展現我找題材多樣化、隨手撚來創意的功力,只要走深,我就自找死路。因此,不走系列,我還要再想想「今天頭條知識」的變型會是什麼。

果然,由於清晨又用手機在床邊寫文章,左眼的視力又突然變差了,好像真的不能盯手機,這時候,插開來想辦法弄了再多兩張照片,配合了原本的六張孩子們「今昔對比」,將IKEA買來的那八個相框連一起的尺寸看準了,送到London Drugs印出。帶孩子去領照片,我一直和他們說,看,這就是以前領照片的感覺,一紙袋的照片,大家都好興奮的想看「拍得怎麼樣」,不像現在拍一張就看一張──而我再次發現,近期照片我並沒有特別整理,都在雲端,有可能完全沒留下,就完全沒有了。

兒子今天中午一定要和同學出去,這次是去溫哥華Outlet,那個有領導力的同學要他們在外面直接外食,哥哥和我吵說外食也沒有關係,朋友都外食了。青少年沒辦法,一定以朋友為重、以朋友為中心,人性,我也就睜隻眼閉隻眼讓他去了。我開車送他到捷運站,再次確定他有帶銀行卡。

回來以後,兒子說,同學們都買東西了,他不得不買,於是他就買了萊姆味道的面霜,女同學買香水,男同學買球鞋,香港男同學說兒子買的面霜聞起來像「凍檸茶」,他問我,爸爸你怎麼知道,我說我也學過一點廣東話。

後來再寫完第三篇,拿著三篇去外面錄「今日頭條知識」,由妹妹幫我錄製,不過實在太冷了,我為了好看,不穿大外套,妹妹也只著帽T,鼻子都變紅色了,於是,我們就趕快走回車庫了。這溫度大概也有七度。

晚上也讓兒子加入我們與台灣的高中的開會,準備開始進行志工工作之串連台灣、加西、加東學校的專案。我耐心的導引他並說,接下來我就抽手,由他自己進行至完成。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50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