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1月3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今天你鼓起勇氣對Leonie講了一句對15歲的你來說非常困難的一句話,以至於花了兩個星期才終於講出去,但這句話的內容卻只是「你Social課怎麼了?」

如果是普通同學、朋友,都看不出來當時的你與這17歲女孩間的落差,一旦拉到了曖昧期,就看出來差異了──你還在問一些很基礎的看起來「很煩」的不必多問也沒有解答的問題,但她一直做的事就是「下課後一定會等你下課」,那個等待的畫面,那個「被等」(你)的感覺,嘩,現在想起來都可以絲絲感受到那甜蜜啊,然而你卻無法「接上」那個意思,還在死追猛打的「問答案」,到底在問什麼啊。

只應該說,這種心情好、心情不好,誰理誰、誰不理誰,向來都是沒有答案的也不必戳破,但出身於一個相對穩定的原生家庭的你,從小到大沒看過這樣的不穩定、不清楚、不帶任何意義的「表達」,所以只想對所有的你看不懂的她去問個清楚,而不是等待,看,學,默默。

你明天很想塞紙條給她,而我不太敢看了──唉。

30年後的今年,45歲的我,有點點小小羨慕你正在經歷的那些奇異美好的遭遇。我這邊、這一天的日記,在同一個沙洲城市,如下:

「差異,就是答案。」這是我今天要和自己說的。做爸爸志業這麼久,廣大的領域,我持善行善,形象不清楚,手段也不清楚──和其他形象清楚、手段清楚的比起來,我就成了「一片糊」,然而,也是因為這些清楚形象、清楚手段者至今都堆山堆很高成一片空,或許,我要找出一個「差異」,與這些山的差異,那,這就是「答案」。這答案,就是真的可以幫助人,讓地球開始健康的轉動。

一早先到大統華超市買了天津煎餅果子來吃了,配一杯星巴克溫拿鐵,天冷,所以溫拿時代來了。我開始觸角伸出去再約台灣的高中與國外的高中之間的交流,這一次,動力更強,因為我家孩子會參與,亦可計入志工時數,更是一次有趣的親子任務。今天我也因為此事發出幾則訊息,得到一些基礎的發展,我想,以後在加拿大的早上和中午,在我早上床邊聽寫完成「今日頭條知識」文章後(今天又重覆了一次,成功成文),我應該做的就是:打電話,開發,BD。

不過,我的左眼好像出了一點問題,視野有點模糊,這幾天突然間發現的,有可能是和,這一週來在床邊看太多手機有關係。手機好像比電腦,還要傷眼睛。

青少年的問題,繼續著磨著身為父親的我──動不動就被兇,早上叫起床,被兇,拍影片,被兇(還被拿來手機要檢查我的照片),晚上和長輩講話,死都不給看,卻一直要我再花幾萬元買Macbook,要怎麼解開這一點?我的方法是:第一,想起孩子小時候的樣子,講話的聲音,神情,漫散的眼珠兒,好可愛。第二,孩子的能力十足,在學校努力達到高標,今天打回來請我上網查數學成績,得知結果只有86分就很失望,能力叫我放心。第三,孩子不是我的所有,身為父母要認知,孩子已經獨立,16歲以後就獨立了。以上三點是我的「三帖藥」來「治」自己看到孩子至此,又氣又無助的「心」苦,也讓我還可以帶著孩子去多倫多看演唱會。

我與好隊友說,無論孩子現在變怎樣,我絕對不會抱著「幸災樂禍」(如其他人)這樣的看著自家的孩子的!我會把握任何機會,還能夠改變他一點點,都不放過──為了讓我撐下去,我會相信孩子至今皆「本善」,蛛絲馬跡皆可看出孩子有很多美好的地方,就算他真的很歪,我更要繼續影響他;影響他的方式絕非直接告訴他,或是發狂似的「放棄」,其實,要真的順從孩子所有奢侈品的要求,咬緊牙根也是做得到的,他未來如果可以因此而成功,那也很好。

關於「帶孩子回流」,聽到一個說法,在這邊的人也都是這樣想的──當年回流到亞洲的人(如我),想再回流回來(到加拿大),像我這樣帶著孩子回來,其實是非常的不容易。我早上在Richmond這裡,在溫哥華此地標準的毛毛細雨中,在大路後面的這些小路、公眾市場以及Kwantlen College,會想念當年上高中的那些香港同學,但是,他們而今都回到香港了。不久前,好不容易和其中幾位又開始聯絡,如Chester、Leo,現在居然我自己又回來這裡,而他們不在。

看到台灣的一些新聞,看到以前的朋友的名字,我居然聯想起,或許,帶著孩子這樣子離開台灣,心理上應該是一種「逃離」──現在有機會逃,就現在趕快逃;這種「有機會就趕快逃」的心態,看起來好像最近新聞上面的詐騙集團,當你意識到自己被限制行動自由,居然還有膽量逃出去,那感覺應該是:有機會逃,就趕快逃出去了,下次再有機會也不知是何時了。

坐在家中,不在廁所,就一定是在電腦或手機前,外頭傳來巨大引擎聲,那是吹落葉的機器,外面的天色瀰暗的好像下午五點,事實上才下午兩點而已,或許,對我來說,某程度來看,這個叫台灣的故土就像是一支龐大的詐騙集團,它多有魅力,我以為我回去是要往上爬,回去以後被大家看到,事實上那邊的人不看一眼,只看你是不是有錢、是不是第二代、會不會蹭媒體,平常就要看新聞,看愈多愈好,才會有前途(我還真訝異自意竟能在這樣的大眾風氣下搞行銷公司這麼多年),風氣甚至比歐美更困頓,失落感很大,是主要的原因。

但,我曾經這麼的想念故鄉,也曾經這麼的深愛著在那裡立定基地、成家立業,我也很困惑為何這樣想──或許再過幾個月,我又會開始想念故鄉了。唉,真辛苦。

立定此地,今天繼續前行,將WP Engine安裝起來,這是昨天弟弟推薦的,讓我可以用我熟悉的FTP去看到所有檔案並且修改,價格也不會太貴,使用的程式仍是PHP和MySQL資料庫,也對,先求可以用,很快的架好。

今晚的線上英文課,轉眼來到了第四個老師了,人數高達22人。這老師有心理學背景,曾是諮商師。我有一感──外國人講英文的感覺時時刻刻是一種「秀」,但台灣人講英文則求附和、交朋友。要找到好奇的事情,覺得有趣,問到以後,再把它拿來跟大家講。

晚上,一度很可愛,我走到3樓,三間房間門都關著,妹妹在房間裡上日文課,哥哥在房間裡上Rebecca英文口說課,好隊友則在房間裡上心靈課,我只好又走回2樓,開始開會。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2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30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