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10月10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30年前的今天是星期六,15歲的你記載了一件事,是我後來早就已經完全忘記曾經發生過的,那就是你陪爸爸去拜訪一位老師,這位Miss Carol已教爸爸的MBA課程一學期,爸爸喜歡送禮,所以就去送這位老師,顯然也是送爸爸向來最愛送的鳳梨酥和草莓酥,送的應該也是舊家附近的「佳德鳳梨酥」,注意,這時候的佳德鳳梨酥還沒有參展,仍是沒沒無名,只是一間松山在地的小小店面。

在你的面前,老師稱讚爸爸,報告的作品寫的很好,得到99%,天啊,真高分!後來爸爸可是從這間學校拿到校長獎畢業的呢。有趣的是,那時候這位老師也教了你一些那時候你最在乎的事──進美國的大學,包括最神秘、最摸不著頭緒的傳說中的「社區工作」,到底要做什麼?不過這老師倒做了一個現在我看來是正確的建議,那就是趕快寫信給各美國大學去要求「簡章」,這樣可以先開始準備。後來顯然我沒有心去申請美國大學(因為下週的「一件事」)但後來我進UBC以後去申請美國研究所,的確是四處去要簡章、四處要報名表。

也謝謝你記錄,此時的你,在迷上網球大約短短的一兩個月後,已經「可以打出以前那種強而有力的正拍抽球」。不過這時候你還沒正式學,還沒有辦法打出後來超強的「發球」,等到你發出了那些強力的發球,網球的好玩度,又到了下一個新層級了。

辛苦你了,一個不知道要怎麼申請到好大學的高中生,每一天你都不確定該怎麼做,而英文都還不完美的還在進步中。還好,家裡充滿著愛與溫暖,你似乎沒有被擊垮。

以下是30年後的同一天,45歲的我的日記:

昨天晚上真的有被我家兒子感動到,他拿著一台已邁入第4年的破破的筆記型電腦,電腦的左上角已經翹起來了,電路板外露,他沒有說太多,繼續的做他這一份社會科的報告,研究為何Cambie高中的校隊會將原名Crusaders改成現在的Cayotes。他請我再唸一次,實測之後,大約需要講8分多鐘,他說不行,因為老師只能接受6分鐘到8分鐘,還包括丟給同學討論的問題。他問,要問同學什麼問題?我也給他一個建議,在這裡的學習,就會去練習這樣的一個思維。

不過我也有點「擔心」的是,兒子好像蠻愛做也蠻會做人文科系的。人文科系的思維,的確聽起來很「深」,然而,由於它沒辦法「做出」對人類實際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大幅改變的產品,不像科技,因此,人文科技的思維,我跟兒子半開玩笑的說,都是「講給自己聽的,認同的人很少」,認同的人也無法做什麼事,不可能成立一家公司。在高中的時候,人文科系的討論顯然比數理科系還要有趣,理科還在學一些基本的公式,但人文卻已經討論到看似「很有學問」的深刻事物,加上高中生的年紀輕,年紀就是優勢,會覺得自己比現今記者還要更高一層、未來都是他們的,但是事實上,除非你成為總統,不然,其實什麼事都不能做,現在做Investigative Journalism會不會還比不過一個網紅呢?

自己個人在人文科系相關的啟發,應該是從我小時候大量看報紙開始,但實際上開始思辯,也是等史丹佛畢業之後才正式開始,也剛好發生在我不想當工程師、想辦法找其他非科技工作的時候,開始自詡為文人,就在那時候,成為「它」的粉絲,後來成為部落客,大量的閱讀,提升了自己,直至今日。

今天在台灣是國慶日,但在溫哥華竟是加拿大的感恩節,所以孩子也放假。今早,再次和球友出來,繞了附近的社區一兩圈,經過各式各樣的獨棟房子,討論出是否離婚AI可以在沒有商業模式之下還可以靠它意義得到資源。

中午出來買午餐,今天居然就買三碗螺絲粉回家吃,孩子們也都吃了,好隊友為孩子們加了一些肉片,一些高麗菜,為他們添營養,孩子竟也都吃完;我自己點八佰伴三樣菜,其中兩樣是魚肉。最近我要開始吃嚴謹一點,意識到在國外的生活,有可能因為壓力大、太努力工作而突然生病,生病也不容易檢查到,因為暫停了健康檢查,不像在台灣這麼方便了。我都已經來這裡七個多月,才想起這件事,體重是增加了但還沒有破表,至少先從少吃炸,不再吃甜食開始。現在的我,對孩子的責任是更大的,絕對不能倒下去。

今天吃飯的時候,我坐在沙發,兒子又開始吵著要買蘋果手機。其實我們已決定幫他換一台新的筆電,是PC,但兒子拒絕,我眼睜睜看到他今天如何從筆電開始爭取,慢慢地,自己卡在那些爭論裡面,一直迴旋往上,越講越生氣。這一次我也看個清楚,我雖已完全平靜的坐在他的對等邊,但是並無法消除他的怒意的漸增,後來到了更嚴重之時,我提醒之下,兒子自己打算離開了,離開的時候還很多節外生枝。我覺得兒子就只有這一點讓我非常擔心,如果他可以學會自己「Walk away」(離開),就表示他正在進步中了,會愈來愈好;目前他至少知道要把門窗關起來以防他自己太大聲會吵到鄰居,這點也不錯。

晚上我第二次參加幾位加拿大爸爸的BMF會,我再次是唯一的非白人,看起來我臉特黑;這裡面的主導者與製作者GM,有很多有趣的點子,其中一點提到也要將「祖父母」也拉進來,他認為,講父母離婚多受傷,沒人會同情,講孩子,就有同情了,而講祖父母,也可以得同情,這點很有意思。另外,他要搞一個孩子們的國際會議,只讓孩子們來講,這也很有意思。不過,才七個人,針對一些大大小小的地方就「搞不定」,每人都有意見,也讓我看了警惕。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50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