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以下是30年前的今天(1992年9月22日)當時15歲的你所親筆寫下的日記:

你進入了公立高中的第二個星期,第一堂就是樂隊課,老師終於給你敲打你在管樂隊打的「鐘琴」,沒想到鐘琴是擺橫的,像鋼琴一樣,瞬間你就不知道怎麼打了。其實這件事看似小,對你在音樂上面的自信,影響非常大;另一位打鐘琴的,一個是Jacky(女),一個是Brenda或Jenny,我至今仍記得長相卻忘了名字,而我在她們倆人的面前打得很爛,讓她們想笑。

此時,你還是視「交朋友」為重要的任務,你很怕會朋友太多而「大意」、「重蹈覆轍」,唉,一個人這麼在意朋友真的很辛苦,但那時候的你就是這樣想,我有什麼辦法呢?

你考了化學小考,可能是在公立高中公佈的第一個成績,錯了兩分,卻很多人考滿份。我記得這化學課的老師是Miss Lee,是個妝化得很濃的華裔女生,口音完美,聽不出來是哪裡來的,她使用transparency,就是在PowerPoint之前、寫在透明塑膠紙上、可以經由打燈打在牆上的一種報告法。Miss Lee預先寫好了好多張塑膠紙,我在想,以後每一屆,她都可以用同樣的塑膠紙──殊不知大約兩年後就全面淘汰了!(後來我看到的第一個PowerPoint是在兩年後上大學物理課時)。

至今你還在繼續的上課、想辦法交朋友、煩惱著怎麼上大學,你不知道,沒多久後,有一件事即將發生。現在先回來看30年後的你、45歲的我的今天日記吧:

今天很可惜,我本來想拉一下台灣相關男性關懷機構至這邊的相對機構,讓他們一起合辦個什麼?但沒想到,就是那麼巧,在加拿大已有一個相關的活動發生在9月15日、16日,地點就在多倫多的飯店會議廳,也就是一個禮拜前,好可惜。然後我再查了一下講者是誰,他們請來了Denise Hines為主講人之一,這位是之前Wallace教授所推薦曾發表很多著作的學者,Wallace教授自己也在該場子中。我想,這個「學界」應該都是固定人士,主辦者皆是學者、教授,比較起來,我能力不足,因此,我不應該辦。

那該做什麼呢?我想到的是Database。

妹妹最近變得很會吃,很棒。昨天買四個三角飯團我嚇一跳,她又說,今天點的那個6吋的Subway三明治不夠,以後都要買到12吋。

昨天和朋友會面回來兩個小時左右突然拉肚子,連續拉了幾次,心裡有點警戒了,接下來到了晚上發現,喉嚨有點怪怪的,比智齒發炎那種喉嚨痛還要不痛,只在吞口水的時候,一點點、一咪咪的異物感,不吞口水就不會有感;好像還有一點點熱熱的發冷,馬上量體溫卻是36.4度、36.5度這種的。今天早上,我發現那痛居然還在,我才開始緊張了,戴上口罩。直到晚上那痛感都仍隱隱在,又比早上痛一點點,其他並無症狀。

今天帶妹妹走路上學,妹妹再請教我一個問題,他們要做關於「霸凌」的研究,老師教做infographics,後面的細節都一一填好,只剩一開始破題的inquiry question被老師打槍退回。我一邊看,一邊感受答案,一邊讚嘆,天啊,這真的是研究者的思維,如何設立一個範圍龐大的問題讓後面的研究都可解答,這個對妹妹來說真的是非常棒的訓練,但也遺憾,她的動力似仍不強,只留一點點的時間(早上走路才想到)以隨便交差的心情叫我幫忙,後面可能也勉勉強強地把事情做完就交進去。我也想像,老師批改的時候,看到這些好像對又好像不對的答案,到時候也在腦內放棄了幫學生思考,直接這張一團亂的作品丟在那邊、隨便給個分數、說再見了。

妹妹現在這樣做,30年前的我不也是這樣嗎?剛從台灣背書出來的我,看到這種問題,最傷腦筋!一方面連英文都寫得不太好,然後還要再想這些有的沒的,所以,我錯過了多少訓練的機會,而其他的歐美的人同學又把握了多少機會?好消息是,在我這一代,我可以影響妹妹,看到了這種教育之好,只是她現在也不理我,只想趕快從我口中套出答案、趕快交差。

昨天晚上有教妹妹英文文法作業,老師的命題方式也特別,給個10題左右,叫學生改寫句子,將沒有完成的片語,直接修成完整句。英文的語言並不容易,沒有任何公式,必須要真的了解那些介系詞,比方說當你用since或instead of,要修改成完整的句子,必須經過一些邏輯的翻轉,而且也沒有正確的答案一定非得哪樣寫不可。我只能盡量的暗示妹妹,但我已經放棄了教學,後來她有一些好像就自己寫出來了,有一些答案的文法很錯,但我也就讓她去撞撞看了。我的感受又起──我們太晚帶孩子回到歐美教育,以至於現在還需要再先追趕一下語言,才能享受歐美教育的這種高度邏輯性。但這樣一個結論又不能寫在《國語日報》上。

我今天特別的補眠好幾次,到了下午孩子回來,頭昏昏的,因為今天沒喝咖啡因,特別的低落,這時候再試著幫忙看不見孩子的爸爸的問題,更是低落。但,大家韌性都很強,有另一位爸爸,應該是本地人,居然主動用圖像的方式去製作了一支很有水準的「推動法案影片」,他們講加拿大政府之無能,說全世界上各地都已經有這個東西了為什麼加拿大還沒有?好像台灣在講自己一樣,讓我突然覺得空間錯置。而製作此影片者居然是一位加拿大的立法委員,而這位爸爸也非常非常的認真。

今天看起來時間很多但也沒有好好運用,做了很多教室上的準備、訪談了達人,然後明天又要趕著寫「今日頭條知識」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0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