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15歲的自己,你好。

30年前你在今天(1992年8月9日)所親筆寫的日記,請見以下:

你正在準備在語言學校的最後一次考試,包括數學、科學與英文,英文還是看「老人與海」。同時也繼續上家教課,家教Wendy這次去到真遠的地方,竟然到Chinatown,天啊,和上次的摘藍莓一樣,這次的中國城之旅我完全的忘記了,而且我不了解你們是怎麼去的?中國城很遠,肯定不是騎腳踏車,但我完全不記得有和Wendy一起搭過公車、或坐在同一車內?但Wendy說的那句話我倒記得:老外最恨華人的地方就是華人總是「互相黏在一起,不接受加拿大文化」,而這句話,你有聽進去,並帶到了後來的公立高中時代,你一直想辦法交到講英文的朋友。

但你可知道,我在經過了那一段,現在我教孩子,卻不要求他們「不要互相黏在一起」,我給他們一個信心我們跨中英雙語、是全球的格局,這也是後來我的「雙語孩子王」理論,這理論我寫成一本書、談我發明的「DIDE」(黛蒂理論)但這本書賣奇差、理論埋土裡。

好了,以下是我今天的日記,距你的時間30年以後,或許我真的過得還不錯:

今天是我們一家在溫哥華島的第二天,弟弟沒來,但他請我們住以及爸媽的機票等等,算是一直跟著我們在玩的。今早有個特別的節目──在BC省政府大樓前方大草地,這是溫哥華那個地方看不到的,因為這個真正的政府大樓,大草坪極寬廣,過了30年都不會變,只有花種不一樣,遊客的人數不一樣(變少)。

於是,孩子的爺爺將當年幫孫子孫女在此處拍的照片從他Google Photos取出,找到和當年一模一樣的噴泉、圖騰、還有街角戰士雕像,拿現在的iPhone 13拍,奇怪,好像組不出原本背景?可能是因為長寬、鏡頭視角,有一張則是角度不對,我從圖騰頂部的老鷹的頭發現應該從40度角之外來拍,後來幾乎只剩下主角的姿勢不太對,畢竟孩子們也長高,當年兩個孩子一個6歲一個3歲,比爺爺奶奶還矮,現在比爺奶都高了,孩子們仍願意陪爺奶擺個姿勢拍照。

這個清爽的早晨,天上是一小塊一塊像豆花一樣的白雲,陽光有點燙燙的,風還是涼的,水泥地面佈滿白色鳥大便和鳥羽毛,很多遊客沒帶口罩,可是這個「舊景拍照」的過程,拍完了,也製造了更多新的旅行回憶,尤其我們家哥哥都記得超清楚,他會將所有細節都記下的。

再來是開30分鐘車程外的布查花園。曾在汐止那邊看到號稱學布查花園的建案,今天來的是真正版。運氣真好,今天天氣有點陰陰的,沒有下雨思,陽光剛剛好遮住,布查花園的花也在暑假(此時)達到最鮮最豔,和以前所有對這花園的拜訪比起來,這一次,應該是相對最不掛心的(好像旅遊總有人不開心,旅遊被影響就是旅遊的常態);門口就有小咖啡館,其實有很棒的素食捲餅,我們先坐在入口不遠的露天座先解決。我仍是孩子的時候不知道此花園多大,當你不知道多大的時候就會覺得很累,所以花園會好像走斷腿都走不完,但你現在已它多大,覺得自己可以控制速度,想不去哪個也可以,所以花園其實一下子就走完了,一個多小時就結束了,特別去了玫瑰花園、日本花園,最後走回主要屋子後院,當時爺爺奶奶也帶孫子女來野餐過,我們舊地再拍一張(好可愛)。

此時再補去「Sunken Garden」,此處是最好的結尾,因為它最漂亮,也是布查花園的主要畫面。途中孩子們還算配合爺爺,用遠距遙控的腳架相機留下至少五張以上的紀念合影。

爺爺奶奶是上個時代人,仍喜歡拍照,我發現我這個時代好像已厭了拍照,但這也表示我們這一代是「沒有照片的時代」,不想拍照卻沒有替代的媒體,有拍影片但影片不容易保留,有拍照片但照片都存在社群媒體給人看、也沒有好好高畫質保留。平台倒了,影片照片都不見。

旅行本身很累,其累大多是因為跟著大家牽制著,聽說幾個好朋友出去旅行,回來變成再也不聯絡了,那,如果不旅行不是比較好嗎?回到一個人是比較好的嗎?但是我覺得我不能假設要教人家怎麼「Road to 1」,就算最後是那樣,一開始離婚者還是想辦法搶到小孩,搶不到才不得已的開始設法「Road to 1」。

離開花園,後來這一段開車令我很深刻,總共1小時又30分鐘的車程,對溫哥華的生活來說算是長程的,從布查花園開到Duncan左右,到島的中部了。頭先一段是鄉間小路,後來開上了1號高速公路,這也是「跨加拿大高速公路」的最西端,有雙線,路平,幾處是像美國高速公路路大天大地大,但竟然有「紅綠燈」,看來他們連交流道都懶得蓋了。沿路遇到一個plaza有賣Cob Bread我們就去添了幾個甜鹹麵包,要命了,我又嗑了一個double chocolate scone了。可能是加國車道較窄,加上時時踩煞車來停紅燈,這一條1號公路開得有點辛苦,有一次緊急煞車差點煞不住,但都算是安穩,一家人在車上睡得香甜。

這家旅館Microtel是此地連鎖,都好新。這間評價還算可以,和附近的建築都是新的木造屋,但他們給我們的其中一間房,竟是要拉沙發床,住宿品質頓時變很糟。此時我已準備要開始「讀書會」(台灣時間早上8點到了),很緊繃,我與他們交涉我訂時是兩張Queen-sized床,不應該變成沙發床。後來交給好隊友處理,經理來了,說OK了。

傍晚去哪吃晚飯呢?這附近都森林,連個快餐店都沒有,卻竟有一座小鎮,是heritage古鎮,叫Ladysmith,我們開大白車去看看──裡面每個街角都有鑄鐵做的雕刻,木造房都翻修了,漆成鮮豔的外牆,餐廳各國風味都有,只是都休息了,有一間Wigwam越南菜還開著,老闆娘會做些中國菜。我們坐在人行道上,石造的硬圓桌,三段圓周剛好各坐兩位,總共六位,但兒子不想吃這裡,我們開車回鎮門口的Tim Horton買他吃的。最後我們到一家49 Parallel超市買當地的,本地人都開GM、Ford大卡車,沒有東方人,路上常有放大聲音樂、破爛車的青少年,瞪大雙眼看著我,我手裡緊握防狼噴,但如果人家真要怎樣,我也沒有什麼實質有效的方案。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2:10am angina level 1;服藥:10:33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