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歲的自己,你好:

下面是你在三十年前的今天所寫的日記、你的筆跡:

可以理解你在寫這一段的時候,並不知道這次寫日記,到底會持續寫多久?你也提醒自己:「以往寫日記,往往半途而廢」。你知道,後來這日記寫了幾年嗎?

到今天為止,已經30年,剛剛滿30年,等於你當年年齡的兩倍。

親愛的15歲的自己,我虛長了你30歲,像長輩一樣講幾句也應該的:其實半途而廢也沒啥要在意的,我已遇過了太多太多人說他們曾寫日記但都半途而廢了,反而是沒有半途而廢的,一個人都沒有了。

所以,今天這麼重要的日子,我還沒有真正準備好,說真的,開始與15歲的我每天對話。沒想到已經過了30年。首先應該要開心,你真的可以至少活過了青少年時期,活過了適婚年齡,結了婚也生了兩個孩子。一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我後面再慢慢說──總之,有賺到錢,有出到名,有荒唐到,也有愚蠢過。要先謝謝你在15歲至16歲那一年打下寫日記的習慣,讓後來的我們人生幾乎都被日記給紀錄了。現在還有大約十來組的人,拿到了我至2018年的日記,珍藏在家裡。

我也還記得那個時候CD音響修好有多開心, CD那個時候很好的音色,比錄音帶還好, 30年後,拿著CD卻不知道要在哪播放,車上後來有CD player但後來又沒有了;在你那個時候,我們認識的很多人還活著,包括我的爺爺,我的奶奶,我的表姐,我的小學老師,現在他們都不在了。不過,好消息是,也只有他們不在,其他我們認識的人都還在。

以下是你三十年後的今天的日記,與你分享:

有一些人,是靠笑別人、說別人醜來控制自己自信心別衰掉,目前還不知道這樣的心理到底是怎麼運作的,為什麼說別人醜、說別人爛,可以對自己產生任何好處?或許,當自己無法稱讚自己,就只能靠自己開口罵別人,自己的傷口自己救了。

這是一個在此世間避不開的心理上的戰爭,真正能夠得到自由者,是「不怕罵」的人,因為當大家都在跟你說你爛,用非常糟糕的情緒來指責你的時候,當你根本就聽不進去也不管對方,那麼你就自由了!認真的想,在這個世界為了要讓自己更自由,而又無法讓對方閉嘴,那,我能做的或許是應該讓自己更去吸引更多這樣的人、這樣的話,讓更多更多人對自己一直說出「你好爛」,這樣,你就變得不怕了,也就更自由了,你說呢?

今天早上很特別的和一位老朋友約一大早,在溫哥華市區,老朋友介紹一間在伊麗莎白公園附近咖啡廳,這一條Main Street,香港移民翻成緬街,是溫哥華的商業街,在我來的那年代第一晚我爸爸就帶我吃「東來順牛肉麵」,過了二十年後,這條街現在若有牛肉麵還真怪怪的,因為店面都變成時髦的咖啡廳,或許是在疫情期間吧?它們都被政府允許將座位往路上推,推到街邊無法停車並用木板圍起來,變成露天座,有幾條街街口甚至也被「封街」,變成了咖啡廳座位,造成這條街邊座位太多,好多都空著,沒人坐。

不過這一間居然沒開。還好,我們剛剛有先去另外一家Continental Coffee,一對歐洲情侶開的,我就和老友也來這裡,今天陽光特別媚,旁邊敞篷車入巷,有牽著小狗的,幾位華裔的女生單獨來的,有老年人來的,但是我都沒在看,因為老朋友在眼前;然而我們聊的卻也都不是現在,而是過去這多年來彼此人生發生過什麼事情?老友也認為,溫哥華這裡住久了也覺得不錯……總之,都是40歲級「過半」的中壯年,大家的感覺都好類似──比以前年輕時更願意放下自己面子、自己尊嚴的檢討自己的遺憾,說遺憾比臭屁自己做了什麼還多。老朋友也分享了在溫哥華這地方有什麼好事可以做,提到,這裡做房地產產業的無論做哪一方面的其實都混得不錯,我也和老朋友分享回台灣的挑戰,回台灣最初,大家都注意你,覺得很開心,但一年以後就很快地變得跟大家一樣了。

我和這位老朋友的狀況在多處剛好呈相反,他的孩子在這裡出生,與我們的成長過程都不一樣,但我的兩個孩子,則和當年我們(我與老友)一樣都是中學移民過來。但,現在這個地方,環境也又不一樣了。我所觀察的,老朋友也認同──當年很多新移民,但這一代都是新移民的下一代,英文都講的非常好了,這也是為什麼連本地大學UBC都聽說變得這麼難進吧?

有些東西或許可以互相當忙,我們相約接下來繼續交流;我送了這位老朋友一本《英雄爸爸》,其實我有三本書可以送,但這一本我覺得是最好的代表,因為此書延伸不只是離婚這件事,而是我事業的發展,雖然它是失敗的。後來,與老朋友聊了長達兩個小時又15分鐘。

由於在那附近的Choice超市沒有買到non-homogenized milk牛奶,我們又來到57街的Choice,這個早上兩個孩子就留在家。57街這間Choice超市真的很特別,有一處三角落房子是兩層樓木造,旁邊有座像電影佈景的教堂,我來這邊喝本日咖啡第二杯,這位老闆長得像電影明星休傑克曼,他正帥氣服務著兩位小客人,兩個韓裔小朋友,大概才小學一二年級,哥哥手拿Switch機,妹妹負責等那些早餐漢堡和飲料,拿出一張刷卡,眼神淡定又成熟。店外的木椅邊上綁上兩隻小小狗,一隻黑一隻白,像雙胞胎,非常乖的坐在地上,路人走過去就會被牠們看一眼,超可愛的。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時間總是這麼趕,我們去教堂炸雞買午餐,我再點了切葉子捲餅,應該要趕中午12:45的小小兵電影(是我與妹妹,因為兄妹倆想看的不一樣,哥哥看1:00的雷神索爾),我們12:52才勉強趕到進廳,先讓妹妹坐好,我再跑出來上洗手間。

今天和老友談過,下午我就延伸,與孩子們講了一個「理論」,我才剛剛整理好的:「爸比(我)帶你們來加拿大,現在這裡比以前更少華裔移民,這邊孩子都是移民生的小孩,所以都是ABC了。然後又因為爸比(我)自己曾是移民,所以對你們一直鼓勵『別擔心,我走過這條路,一切都會OK,都沒有問題』,讓你們很放心,但當年我爸媽可不是這樣和我們說的──我們是被告知,既然是移民,英文什麼都落後、格格不入、加上膚色,就得更努力一點,不然我們融不進去、融不進去……。」

「我那個年代面對一堆移民同學,都那麼努力,你們現在面對是一堆ABC本地生的移民二代,卻因為我保護得太好而沒有當年我努力。」

聽起來真糟,不過,又有一個好消息,從目前哥哥妹妹學校這樣子來看,你們是很獨特的,跟你們一樣這樣子雙語背景的已經非常罕見、非常少,因為已經很少華裔新移民過來,看妹妹的班上,在班上她的「中文程度」比全班那些華人子弟的中文程度好了至少10倍到100個以上,這是以前沒有獨佔的優勢。而我們都已經在Richmond華人最多處都這樣子了,在其他地方可能也是;換句話說,很多我們當年移民的第二代因為大家皆已回流,很多選擇在家鄉念雙語學校,而不是再回流到歐美。

這個時候哥哥的回覆是:不過,他有信心,他現在所做的努力是我當年的1.5倍,如果再加學程式,他說,大概是1.75倍。我稱讚他,很好,你有這樣的自信,這就對了。

我和妹妹的小小兵電影看完,來到旁邊樹蔭下等待,喝兩杯咖啡的我仍然不支睡著了,妹妹看了「Inception」電影解說,等到你和哥哥的雷神索爾看完,我們來到Save-on Foods超市,孩想起我們四人四個月前落地也這樣四處逛各種超市,但現在的氣氛和剛來已不太一樣。

今天的漫畫課,連續第二天這樣連續每天上,感受到它的緊湊,也感受一種因為習慣而稍微放鬆一點了。我相信老師也是:既然要每天上課,就設法輕鬆上。今天直接跳到「畫故事storyboard」,老師教,打草稿,用畫的,因為是畫家,不是作家。我們就先畫七章中的第一章,用了16個大小一樣的正方形。接下來兩天的功課就是要繼續把七章都畫完,老師本來說下星期二就要畫完,我問妹妹,那,妳怎麼計畫時間、打算週一前畫幾張?妹妹想了一下說,週一前先畫四張。我很開心她下了這個大膽的進度,我會繼續鼓勵她。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