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蠻期待今早帶兩個孩子來上Summer School第二天。昨天體驗,就是一個很自由的早晨,和哥哥妹妹都有獨處的時間。已來這裡四個多月,或許因為來這裡,覺得他們有機會「更好」,所以我就會特別不滿意他們做的某這些事──房間的電風扇沒關,燈也不關,哥哥又拿妹妹水壺,哥哥早上吃A&W東西亂丟車上,妹妹東西只吃一半永遠無法吃完;昨天拿日本快餐,兄妹只想待車上,跟我下來點餐後就說要回車子,要我自己在那裡等。我說,沒有父母這樣對孩子的,孩子這年紀應該要幫忙父母吧。

可是,對青少年,要馬上讓他們「開始行動」,我所花出的力氣,包括但不限於催促、叫喊、情緒上的打架,都太「貴」了,所以,父母到這個時候就會有點放棄的心一橫「我現在就想要放鬆」,不「念」他們了,我就幫他們做吧,他們有一天會改善、會知道的?

所以今天這樣,更快樂的帶孩子出門,有說有笑,頂多輕輕提醒妹妹在日本店買的極細的巧克力Pokey,雖然真的很好吃,謝謝她拿給我吃了三根,但是它對身體不好,不要吃太多。吃正餐要自己注意營養均衡,長壽的人都是吃青菜,爸比希望你們都可以長壽、享受人生百態,而不是到了20幾歲就開始生病……都已經恐嚇成這樣,孩子還是沒太大反應,唉,就是孩子啊。

這兩天覺得妹妹可憐,開放桌機和手機讓她坐我身邊看一下同學的聯絡,其實雖然她哇哇叫想看漫畫,但如果就這樣限制了她,她真的也不會再去想看漫畫,只查一些訊息,主要都是查我們家族、家人間的訊息。漫畫老師今天臨時又請假,改明天,我們今天有時間去修理一下昨天我們卡住的劇情──昨天晚上我帶著妹妹,讓我們簡單寫的六段中文劇情,寫成英文。我來喬英文,然後與她解釋,其實妹妹大多英文都差不多好像懂一些了。我還特別用了粗體字、底線,讓這文件感覺上比較像是正規英文文件,每個動作,都在給妹妹一些耳濡目染。後來今晚再討論一次,我們完成了這本漫畫的全部劇情,寫了三頁,都是英文,共分成7小章,共60頁。

「耳濡目染」可能是今天關鍵字,今天中午我自己也終於寫完了史丹佛那本書的推薦序, 1700個字,頓時非常振奮,非常有成就感,經過正在玩Minecraft的哥哥,這次我就不提醒他趕快把程式第二章自己「掃一掃」看完,我只有和他說,爸比剛剛完成的史丹佛書的序,非常有成就感。他說,他只是在休息,我也更有自信地跟他說:「爸比從來不休息的!做完事情,就是在休息,那個成就感真的非常非常的快樂!」我自己正在享受那個成就感的時候,通常只有差不多10分鐘的快樂時光,我打算開始每次都把這10分鐘快樂的成就感時光,毫不保留,毫不害臊地在孩子面前展現,讓他們看到我的興奮,而且還讓他們看到到底成就感是什麼。

為了每天都有10分鐘的成就感「嗨」時光,我現在開始,每天要做一點非常明確的進展,開個帳號、做個頁面,讓他們看得到,讓他們看到這樣子時時刻刻、日日夜夜都在取得成就,是什麼樣的感受?

接哥哥把哥哥送回家,去接妹妹則帶她去香港仔中心(和昨天一樣的地方),她選了H-Mart韓國超市的熱食,她去OOmono逛,後來買了一包日本的泡稀飯想試試,我則買了昨天的蘑菇捲餅但它給錯了給成熱狗,我不能吃。

這篇給史丹佛書的推薦序,我順便將自己人生整理了一下,還算蠻完整:「我的確從來沒有真正的創業成功過,也不像標準矽谷年輕人早早賺大錢,從創業家變企業家再變投資家,不過相較之下我身邊近幾屆的史丹佛同學們都好成功,包括:有人創了全台灣唯一獨角獸跨國廣告公司,有人建立了全台灣上市櫃最快的集團,有人做出了佈局到國內所有商場的廣告螢幕,有人代理台灣電影院超過半數的電影,連原本走學界的同學也禁不住『史丹佛症』而發明了技驚四座的美音小提琴………但是,我呢?大家當年都認識的劉喬治(我),過去20年來,到底幹了什麼?」我寫道:「大家是否曾經這樣懷疑自己的人生?」

「所謂體現史丹佛的『創業精神』絕對不限於立大事、賺大錢,更美麗的是在自己人生的處處,用新的創意,開拓新的體驗,走出一條更漂亮的新路;人生處處皆機會,因此天天活在夢想包圍的泡泡中,更快樂,也更有精神。史丹佛和其他任何學校、公司、組織文化最不一樣的,就是它給了所有曾和它一起生活者一種隨時隨地都想『Just do it』(說做就做)的『我也要來自創一個』的『勇氣』。多年多年以後,我才領悟到,史丹佛的創業精神,不是教我成功,而是給我這份『勇氣』。」我寫道:「二十年前,從史丹佛畢業一年後,我發現台灣出版界幾乎沒有關於史丹佛創業精神的書,台灣讀者應該知道一下,因此我投稿出版社而成功的上市了人生第一本書。差不多同一時期,我體重高達90公斤,為了解決我在美國難以減重的困擾,我離開Oracle的安逸工程式職位,自行創了一家『美國大減肥』(America on Diet),投稿創業大賽,得了獎──我的確勇敢的如本書作者希莉格說的,將所有問題,都看成是一個機會!」

「接下來,我到創投公司工作,羽翼未豐,一個案子都沒有成,我就開始寫部落格,用老闆教我的那種看公司的分析方法,加上一點點想像力,便創造出從來沒有人讀過的另類科技勵志創業文……然後,我又辭職了,獨立出來接案子,要教大家寫部落格當『小編』,巧遇臉書突然開始盛行,我大膽構想,提供『小編服務』給企業,於是我的小工作室突然變成全台灣第一家社群操作公司………。」

「往後一生,做過了多少瘋狂事,不細說了,直接跳到最瘋狂的──我婚姻出了問題,要離婚了;別人離婚,在家療傷,找朋友喝小酒,找閨蜜吐心事,但我卻看到這是一個很棒的機會,居然自辦了一系列離婚活動,安慰離婚者的心靈;我寫出吸引人的文案,自費下廣告、訂場地、付講師費,還豪氣買食物給來賓吃,大家都問我:『你離婚很久了嗎?你是專家嗎?』」

「事實是,辦離婚專業講座,我根本還沒離婚,我只是看到這市場以及太多需要幫助的人。後來這系列講座辦了三十幾場,前後來了1000多人次,也啟動了好幾位社福人士辦了更多類似的活動來關懷離婚者──那段時間,許多人說我瘋狂,但我想,如果他們能讀到希莉格的這本書,就知道我的瘋狂,其實就只是一種源自美國加州舊金山灣區那座校園的傳統罷了。」

「現在,我已45歲,回顧過去20年,我發現,因為史丹佛,我在我人生所有可以把握創造的時機,真的都牢牢把握住了。」我寫道。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3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