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向同事詢問對於我「今日頭條知識」影片的意見,同事對影片的感受是:聲音聽久會無聊,我的臉在前面晃來晃去一直在動容易頭暈,且很明確有了一位女記者為可模仿參考的對象,我很開心的收下,開始調整──不過,我也知道,我不可能和Youtuber那樣做一大堆聲光效果,現在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把我寫文章的那種強度,「移植」至影片裡頭去?早上我再次試著找Stock Video圖庫影片,這次專找2分鐘以上的影片,我發現,清一色都是重覆性高的影片,比方說一個人一直在亮光面板前滑手機,滑了2分鐘,或某個城市緩慢的空拍,飽覽市區美景……這些都不能拿來當成實際的內容。
早上趕工寫《國語日報》,寫文章還是這麼美好的事,用文字,我可以很快就組織起來,這種力量,這種成就感,難以言喻。
我先前也追過好萊塢電影蠻久的,好萊塢電影到底該拍一部全新電影或拍一個續集中間的兩難訣擇,也看到很多續集不如前集票房,然而現在,每一部電影都是「續集」了,電影的經營模式已經大展開,電影院仍長得一樣,拍電影技術差不多,但電影的「內容」卻發生了大革命!擺明就是開始開枝扇葉的拍出各式各樣的延伸電影,這也是以後孩子們會記得的所謂的「新電影」───明星們的一生不需要再拍很多電影的很多角色,他/她一生就只拍一個角色,一輩子就是該角色的代言人,所有電影都互相有關係,都會讓該角色上場一下下,同樣邏輯,我有個小點子──將日記每一篇精彩的以小說形式再寫細一點,披露詳細。
有的時候,只在妹妹學校門前,和其他家長的車子一起排隊在路邊,椅子斜躺,我突然想起以前車子「小白」的最後一排,車頂天花板有一個小小銀色掛勾,那個掛勾就「勾」起好多回憶,那些回憶都不遠,還在原處,「我們卻已走遠。」問我不想念台灣?上次看到爸爸團有一個人回去「饒河街夜市」,疫情期間,他的照片裡的攤位好少,我注意到的是夜市天空的遠方有一條一條淡淡的紫色燈光,那是八德路立體停車場,想像,我有一天回到那塊土地,也去逛饒河街夜市,會怎麼站在路中間,實際上是站在時間的長河的中間,看著前方的那個燈,卻發現自己已被遺棄,所有的人都已經走離了好遠好遠了。
早上連結認識了一位住在美國中部的某疫苗實驗室工作的學者,當然喜出望外,馬上邀請做我的華裔職涯訪談(已停好久了),聊到他如何在四月中得到新冠病毒,已近一個月,退燒了,但咳嗽仍不止,傳說中的「Long Covid」後面的慢性病果然厲害。我是直接在視訊中看到他一直在咳嗽,他說,只有在講話時候才會,睡覺時不會咳,由於睡得仍好,就OK了。可是他說真正困擾他的是一到下午就會起「腦霧」,無法專注,我問,咖啡因沒有用嗎?他想了一下,沒用。我在想,雖然大家說人人都確診,與病毒共存,但是再嚴重的國家確診比率也就是20%,也就是說,還是有80%的「多數人」(不然為什麼叫80/20理論)是沒有感染過的,萬一以後有要命的後遺症,會被視為「少數人」,所以,還是盡量不要得病比較好!(孩子一回來我就跟他們再說了這件事,不知道哥哥有沒有聽進去,希望堅持不噴酒精的他,更在乎、更注意一點)
晚上,開始台灣的白天工作時間,我問你,現在我還活著嗎?怎麼好像不太對?你說,是因為時差加工作。
哥哥拉著黑色小沙發來我桌旁,與我一起念了一段國家地理雜誌在講「吳哥窟」的文章,這是第二次背單字,他主動的,他笑說,不准妹妹超過他。哥哥有點沮喪的說,他看的很辛苦,才讀半頁雜誌,就畫滿了圈圈,全是單字,我幫他一路翻譯下來,寫出了53個單字,印出給他,也提醒他看這些的目的是背單字,不是讀懂文章!因此絕不必因為看不懂文章而難過,反而要開心這文章擠出了大量單字給我們喲!
應該輪到妹妹,但妹妹說「還在寫功課」,在大家都回到樓上寢室,妹妹仍一個人在樓下的電腦旁,電腦是開著的,手機也是開著的,而她所寫的功課,是和Chloe同學一起的「研究希臘諸神」的報告;她還在畫,原本我很欣慰,因為兩頁寫滿滿的鉛筆字!但晚上我再問一次才知道,字全是她的同學Chloe寫的,親愛的女兒只負責畫一小框,前後頁各一個框,她就畫了至少三個小時,卻堅持她沒在偷看漫畫或動畫。且我才知道,她的線上課程已經無法登入一陣子,她也沒有特別找我問────我開始發現妹妹不但沒跟上,也完全沒有動力在學校,只想讓今天此刻能看到漫畫,且為了要完成漫畫,她已經養成習慣在騙我們,且一提到此事,妹妹就極為激動的「青少年樣」───突然間,悲從中來。
或許,這和本期國語日報有關,我很開心的寫起這位我很有信心且寄與厚望的女兒:「這份研究來得正是時候,帶孩子出國到加拿大念書後,我發現她迷上了漫畫,履勸不聽,我只能往好處想,她可以一個月追二十幾部漫畫,表示她相當瞭解漫畫生態,也已經感受哪種漫畫可以吸引讀者,我試著鼓勵她:『本來就很會畫畫的妳,這下可能有機會變成『漫畫家』哦!』
「我以為我這樣鼓勵孩子,孩子會覺得好有信心,更努力的再精進畫畫,往漫畫家路上走去嗎?不,過了幾個星期,她仍意態闌珊:『我不想做漫畫家!我只想『看漫畫』!』她的動力並沒有因為我一直提到『漫畫家』而有所提升,反而嫌我『好煩』!」我寫這些都是事實呵。
「此時,我靈機一動,採用了一招在大人世界裡相當流行的方法───群眾募資。最近有一個漫畫集資平台Zoop,有個創作者看到烏克蘭很可憐,想為他們做點事,就提出了一本『烏克蘭漫畫』(Comics for Ukraine),放在網站上面募資。漫畫根本還沒畫好,也還沒開始印,就已經有人先預購了,截至目前已有超過1000位支持者等著買他的漫畫!為了讓支持者期待這本漫畫,創作者得先提出一個不錯的劇情,還必須畫出一張吸引人的封面,像那本烏克蘭漫畫,超人穿著烏克蘭的藍色、黃色國旗,面對紅色巨獸……。」我寫道:「我看到孩子的雙眼有兩把小小的火苗了,也看到了她學漫畫的熱忱,因為,只要上幾個月的漫畫課,畫出幾張作品,包成一份企畫案,就有機會跳級晉升為漫畫家!也就是說,學習不再為了一個遙遙無期的未來,學習是為了幾個月後變成一個夢想中的巨星,沒錯,可能就發生在幾個月後!」
或許,我今晚這麼極度的沮喪,是因為我今天寫出了我「上個星期」和妹妹的夢想,以及我要「下個月去實現」的課程,但「今天」的妹妹卻顯然沒有在其中。我開始在整理自己到底在做什麼?我可不可以calm down?我在做對的事嗎?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00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