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還在剪「今日知識頭條」,我一時陷入低潮,不知道做這個是怎樣的目的來著?是的,我靠燈光設定弄出了乾淨的背景,用PPT可以寫字,還有讀稿機……那又怎樣?這些技巧,讓我在未來可用上,但我要做什麼「內容」?目前的內容,單單用想的,就沒有希望……做內容都不是簡單之事,又是長期的做,我做完了,我的時間也就沒了,我要做什麼「內容」呢?

早上我特別約了在美國的老朋友一家人試試「視訊」一下,朋友離開台灣,我難過了好一陣子,也真的萬萬沒想到,我們馬上就跟了腳步,今年也出國了!所有的遺憾瞬間解開。另一位很有緣份的前客戶也問我怎麼突然出國,上次見面是「去年10月」,現在才半年?想想,我就是在去年10月中旬才決定出國,在那之前,不用說沒人知道,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呀。

和老朋友一家,我秀了我們在這裡的家。周末,在北美洲的家,都是陽光充沛得不得了的,孩子們的臉都好亮、好亮,我們家妹妹的也是,臉上都是笑意,不像在台灣那麼緊;由於時區一樣,透過視訊就會感覺「根本就在同一座城市」,這也告訴我們,時區的問題仍是工作上最大的障礙,只要時區在同一地區,其實都可以共同合作。

此時,開車出發,視訊繼續,秀了一下沿路的風光。我們是要去看電影的,這個電影院Silvercity Riverport,在Richmond沙洲的東南角,以前覺得超遠,現在覺得不遠了,沿路都開發了。電影院內部挑高幾樓高,超寬廣,跟我小時候看到的擺設,包括裝飾等等都是一模一樣的,沒想到這麼久,這招廣闊裝修還是很有用的表現出電影院的趣味。疫情,我們不敢吃爆米花,且我特地訂此戲院最早的票(早上11:30)、最偏的座位(左前方邊角),坐下去只覺得這椅子已經被坐爛了,大概是坐了二十年沒換。

哥哥非常想看Doctor Strange 2,為了看此電影,先前我們訂了Disney頻道,將整個WandaVision系列追完,果然這個prerequisite是必要的,還好我也先略知一二,因為Wanda直接就是第一女主角兼大反派,它的大反派一開始就壞的很徹底,我一度覺得可惜了我對這個女演員「悲傷氣質」的喜愛,最後回到「一個母親的心情」,突然讓人感動的淚流滿面。此劇的後面有「兩個彩蛋」,看完一個,所有人都留下,就知道後面應該還有第二個,果然───這些電影愈走愈激端,以後是不是要十個彩蛋。

還是我年紀真的過了,沒辦法接受新的事物、將它視為好事?我家哥哥妹妹都是第一次看沒有字幕的大螢幕英文電影,妹妹說她看到一半就睡著了,一路睡到電影結束,哥哥看來OK,且後來比對,一些特別的轉折句子他竟然都有抓到、都聽得懂!只有在審判那一幕,他一邊看,一邊問坐在隔壁的我比較多的問題,我也一一說明,蠻驕傲的,老爸(我)還能給他問、即時回答他的問題。其實電影由於劇情燒腦、加上口音等因素,我們以前也沒有完全看懂,也都是看完電影後,再電影院外面「圍一圈」朋友們再討論一下那些劇情什麼意思,就好似我們考完期中考討論的感覺。

我也真的很久沒有看大螢幕電影,至少兩年了吧,中間曾陪哥哥去看Blackpink的電影院播放的演唱會,但那不太算電影。今天我從我自己「觀後感受」證實了一件事───電影真的還是很厲害的,對我這種平凡人來說,雖然我們人生與電影裡面的幻想人生不一樣,不過,看了電影,仍然有效的馬上打開心理糾結,「電影打開了我的人生」,這種戰鬥片再加上家庭片,看完之後,走出電影院(我們捧兩包爆米花、一杯Zero Coke、一包Reese的改良圓型巧克力),第一,我覺得我比較可以接受風險了,比較不怕,後來買越南麵、wrap、Popeye炸雞遇見旁邊卡車兩個盯著我們的洋人,我比較無懼。第二,更珍惜家庭所有的一切。在現代生活的人們,壓力之下,可以靠這種同等厲害電影的「沉浸式體驗」來得到真正心理翻轉。

好萊塢的腳本,太多提到時空旅行,但其實之前看過一本「時間」的翻譯書,指出人類歷史來看,已經幾千年的時間,人類顯然沒有想過「Time Machine」這種東西──直到一百年以內,才開始談起「時空旅行」,而且自從小說、好萊塢開始大講時空旅行才愈來愈多人在創作時空旅行相關的作品。電影的影響力其實很大,可以影響這一代與下一代科學家的研究領域,比方說幾年前買的那本《時空旅人》講到一位黑人物理學家因為摯愛的父親在某耶誕夜心梗過世,發憤做出「時光機」想回到過去那一晚來警告他爸爸,他後來真的有研究出某種「環狀雷射」但基本上這種研究已不是一個單一學者獨自瘋狂的做的出來的,他也一直被笑──這位黑人學者應該也是被電影影響,才會想起時光旅行來救爸爸吧?

有趣的來了,現在,電影已經從「時空旅行」變成更常在講「多重宇宙」(Multi-verse),也就是在好幾個宇宙看到不一樣的自己,有著不一樣的結果。這種概念以前就有,但算是從上次漫威的「蜘蛛人」開始發揚光大,緊接著這次的奇異博士2,又特別講了再講。我個人覺得多重宇宙不若時空旅行還要有意思(事實上多重宇宙也和時空旅行衝突一些些),但它有意思的是,多重宇宙和現在網路技術在推的「元宇宙」有一點點關係,當每個人以後在元宇宙裡有了自己的世界、自己的朋友、自己的identity、自己的家庭……他等於是在一個人生中同時享有兩個宇宙(或更多宇宙),另外,多重宇宙也有「心理」上面的探索價值,因為所謂的多重宇宙,也可以看作是每一個人在人生中所做的「選擇」而成,一個選擇不一樣了,後面發生的也都不一樣。再者,它還可以與宗教有關,多重宇宙可以說是一個生命「無限」的一種表現,無論如何它都在強調──這和空間無關,和時間也無關,卻是另一個象限,而這象限沒有測量的方法,所以人類都意識到,需要再一個全新的象限;或許,這方面的研究比時間旅行還要更「實際」,或許解決了此事也就可以時空旅行了。

總之,可期待接下來三十年、五十年,更多的腳本關於平行多重宇宙被拍出來。我可以做什麼事呢?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