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問題:我沒有把「情緒」放進我的影片,應該說,這「每日知識頭條」影片目前看來只像是一篇媒體報導,而且由於是我半路出家不專業做的,所以看起來也很不專業。因為,我忘記,我不是媒體,我是「人」,是有主見的人,我漏了將我的個性放進去了。在裡面的我,應該要透露出一個非常直接的「為何我想直播這個給大家看」的理由,不能只是什麼分享啦、解密啦、紀錄啦……這些動機都不夠強,夠強的應該是一種每天都有新的事情可以做、可以想的一種興奮感,那才是我。
今天我把握上學時間與車上的哥哥妹妹說,爸爸昨天迷上臉書影片共一個半小時,再迷了漫畫多看了一個多小時,總共兩個多小時,而且我浪費的不只是那兩個多小時,我發現,當我看完,回到現實世界,心中「有些東西不見了」,我的動力降低了,而這個動力是我從小慢慢建立起來,每天朝朝夕夕的訓練的,居然可以被這些影片與漫畫這麼隨隨便便的拿走。
我說,這些影片與漫畫就像「影宅」裡面的「祖父的咖啡」,喝了以後,人就失神了,這句話,妹妹聽得就很懂了。
妹妹畫的人物,超可愛的,從離婚後到現在我都記得,有一次她畫了一隻「9.7公分人」,有一雙純樸的大腳的可愛女孩,然後是她以前南港家房間的開關旁邊的「長頸鹿豬」,還有現在為了老師割他們的木板車,她聽說屁股大的跑比較快,於是就畫了一隻身體又肥又大的恐龍,脖子長長的,「眼神死」,超可愛的。然後昨天看到她直接畫在線條筆記紙上面的希臘眾神,雖然是模仿,那些肌肉的陰影畫的唯妙唯肖,應該超過的任何要上八年級的學生可以畫出來的,我該怎麼讓女兒此天份不只是兒時的才藝,而是未來動力的泉源?
我和妹妹說,現在有募資平台Zoop,可以幫妹妹過往畫過的一些卡通人物,先賦與個性,我說我還是有從「影宅」學到一些事,看,作者花了42章回來讓一個讀者建構出一個完整的「世界」──不只認識了一兩個人物,而是十幾個以上,即便最懸疑的已經解題,但這個「世界」會讓他(讀者)在決定零用錢拿來買哪本漫畫時,比較容易選這一本(影宅)繼續看下去;一樣的道理,現在我們可趁暑假來畫幾頁漫畫幫助建置世界,讓他們會想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
花粉症開始了。以前在加拿大,我就很嚴重,回台灣,就好了,一回到這裡,立刻開始,且看起來是從「那時候的程度開始」。今天早上比昨天更嚴重的打噴嚏,讓我陷入某種低潮,一直打噴嚏就幾乎沒有空檔可以打字或思考。今天早上的Vancouver Sun報說本週本地有一場叫做Doxa的「紀錄片節」,會播十幾部紀錄片,這裡果然比較大格局,各個族裔拍的紀錄片就廣了,有伊朗的,印度的,黑人的……相較來講,或許淺了一點,但都是沒聽過的議題,而不像台灣有時看來看去就是性別與新住民,看似大膽,最後變「大家都跟風拍這些主題」。
你和我介紹了一下「Wanda」,這個是在哥哥最近要求下我們才買的「Disney+」,才驚覺這個世界是多麼「劇情勝」的世界?非常驚人,用這麼厲害的劇本,讓我們深深為它著迷,且前面後面都有「接」上去,已經不是在小時候讀英文小說在研究這個修辭的對仗、隱喻、前後呼應,回馬槍……這些是更高超又更大眾化的,連小孩子都知道它們叫「彩蛋」、「翻轉」,這些手法事關感官刺激,已從以前對美國電影的那種聲光3D效果,變成深刻的人心的糾結,而它主要目的就是要耗光我們的時間。
我看了「40分鐘看完WandaVision」,已經用兩倍速轉,還覺得它太慢,不滿意,看了差不多5分鐘,我就決定不看了,這個劇情我不能陷落下去,我連20分鐘都陷落下去,可是你提到一點很好──這是不同的時代了,我以前的那些方式,已經或許不適用,擔心的是我的下一代,他們會找到自己新的方法。
但我還是好生氣,怎麼辦?我的生氣是面對一個好巨大、好黏、好深入在每個大腦細胞的那種蠱惑,其他人就算了,我生氣著我的孩子正被這些東西給控制著。我雖然仍溫柔鼓勵著妹妹,昨天抄了51個單字,今天少一點沒關係,不給她壓力,但,看到已經到了晚上十點多,她依然連一點點時間都不給單字,還在電腦前面亂看東西,我真的好生氣、好生氣。
但,為什麼我不放棄?為什麼不由它自然而行?我不知道,我心裡到底是什麼牽住。
另外,我面對今天努力進展的「今日知識頭條」影片製作,我不應該用16年前的我(寫部落格時代)來看,我應該用新的方法,而這個方法,我要有自信,如你說的,我是在一個「制高點」,大家看我的日記,有的時候是不合理的,掙扎而且好笑,可是長遠來看,我這個人的確試著在我可以取得的資源中排列出一套「最好的安排」,而我脫不掉一些堅持,比方說要希望孩子是積極努力的,希望家人不要有衝突,有一天或許會被看到我的苦心安排吧?所以我應該有點信心,站在一個制高點來看我自己所做的事,那麼,我就會是一個制高點。
但我今天看到VanPeople中文媒體提到溫哥華這邊犯罪變多,我們前幾天才去過的華人mall「百家店」昨天竟發生一件搶劫案,一個華人女子將包包放桌上,在小吃街吃飯,竟被三個白人兩男一女給搶包包,逃之夭夭。我想到,在外頭拋頭露面且拿著鏡頭拍攝,其實蠻危險,覺得還是在家裡排好了,現在技術可以用剪影的讓我拉到各種地方、秀出各種的字幕,今天下午克服一些困難,繞了又繞,下載了OBS,加上插件,也試了Snap Camera,最後又繞回來到蘋果自己的Quicktime來錄……終於找到一個方法可以勉強的去背,先做測試,錄了好幾段。
家裡附近的樹,現在都長出葉子了,突然間發現,車子開入巷口是一片的綠意,但仍與台灣樹不大一樣,加拿大的是淺淺的綠,視覺壓力較小,最茂密也沒有太密,仍看的出枝葉的圖形,樹頂也是尖的。開車沿著荒涼的鐵道路載你第一次來這裡的教室上課,第一次見到這麼多人,再回到家,感覺和以前每天只見家人不見他人,從封閉而整個敞開了;而這裡與爸爸以前的工廠非常近,也算緣分。
今天試下來,在影片上至少有幾個收穫:一、終於可以看稿子同時「看起來」像是看鏡頭,這是無價的技術,以後可以口頭念出我自己的文章;二、可以做透明的PowerPoint檔案,在我的臉旁邊寫上重點,讓影片更有意思。但我知道這還不夠,雖有一天若有後製團隊幫我會更精緻,然而沒有後製團隊我仍然可自己做,即可發射「資訊子彈」,對網路人來說,今天這兩點,是讓我可以抱著安心入睡的進展。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45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