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加拿大人特別愛吃「wrap」(捲餅)嗎?這裡的麥當勞有一個特別項目叫McWrap,不記得美國有這個。昨天到家附近商場,第一次嘗試這邊土耳其小吃店的「沙威瑪」,沙威瑪也專賣wrap,我不能吃牛肉羊肉雞肉豬肉,點了有俗稱中東蔬菜球之稱的falafel(油炸鷹嘴豆餅),裡面好多青菜、烤得脆脆的,再加上豆餅,口感非常順,真的好好吃喔。
意識到我正耗費很大的精力在維持家裡每天的情緒,平常的時候,孩子回家,一再而再的騷動都和「食物」相關,弄好了食物,孩子吃一兩口,擺著,沒吃完,買了不吃,煮了吃一半,丟了不是,還給冰箱也沒擺好,可是,沒有食物的時候,更是孩子整個可怕的靜音,躲在房間或在靜在外面的書桌,在做什麼?九成九在手機前面、電腦前面,昨天我花了多少的力氣、一天下來問了妹妹至少30次她是不是正在看網路的漫畫或動畫?但她已習慣掛嘴邊說「沒在玩」。
怎麼辦?我苦思不出方案,後來我輕輕在心裡做了一決定───不要直接和妹妹說這件事。當然也是因為一說,妹妹的情緒比以前更激動,亦表示她現在迷漫畫或動畫已到無法控制之程度,她知道自己非常需要看這些漫畫動畫,當然,這也表示她在學校非常快樂,學校沒壓力,朋友都主動來與她說話,人緣完全沒問題,英文不懂也有Google Translate全部罩,回家還有漫畫動畫看。今天早上,我不與她說這件事,轉而說:「爸比想要與你們討論,接下來可以多做些什麼事?」
這句話我也知道實在很空泛,但至少先講了,一講再講,慢慢的孩子就會懂;也和妹妹先鋪陳,你知道爸比為什麼不喜歡你們迷上這些東西嗎?我先主攻「為什麼不迷上」、「為什麼要移除所有的誘惑」,再慢慢的想到,要用什麼興趣來讓妹妹進而改為engage上。
壞處是,我沒得閒了,還以為他們一旦開始上學,且(我最怕的)學校不會給他們霸凌或帶來過大文化差異的壓力,我就終於完成我這個爸爸任務,可以忙自己的事了?顯然還不行!還好,昨天舊金山心理師很熱心的介紹好多位優秀的朋友,一口氣多認識兩位(後來變三位),剛好都和孩子有點關係───有一位在疫情期間與他兩個孩子創辦正式的公司,讓孩子當共同創辦人,到府修腳踏車,這是無上的學習!另外一位是設計師,一直在北美做自由接案者,我們家兒女都很愛畫畫,一定也可以從這裡學習。我現在是和孩子說,畫畫可當副業,不然妹妹一直反問我我不是說畫畫不能賺錢嗎,幹嘛一直叫她畫畫──今天早上剛好我們車子停在外面等時間,哥哥突然發現忘記帶便當盒,我幫他加速衝回家,居然還來得及將哥哥送回至已一大堆車子塞住的校園外讓他勉強過馬路過去;妹妹也完全沒遲到,還早到呢,不過,因為這一趕,車上就沒辦法和他們聊聊了,只和妹妹留下了一個引子────接下來,妳和爸比一起做「專案」,或許可以畫畫?妹妹說她可以幫我畫畫,我想到《國語日報》可以用妹妹畫的手繪圖來取代達志影像的圖庫圖,但那不夠讓人迷上,於是我又想到,或許可以設計妹妹一套NFT,學BAYC猴子,畫某東西,總共畫100隻?
溫哥華這個平和的世界,真的已經「連接全世界」,從溫哥華太陽報可以發現,這幾天TED正在溫哥華舉行,讓我想起它一開始似就是從溫哥華開始的,昨天比爾蓋茲已上台過,據說是他五年來第一次發表環境相關的演說,然後後來Elon Musk也演講,這是這裡靠300萬人口即做到的事,多少公司也開始在溫哥華開分公司。我開始第一次有一感───說不定溫哥華某程度,可以成為世界的中心?押寶這一點如何?
Elon Musk這位才剛剛變成世界首富,在入股Twitter後幾天馬上又進一步offer要將Twitter整個站都買下!這一點大家很緊張,為何他要買Twitter?是不是要把川普的帳號解禁掉?這傢伙自稱要公平,但free speech哪是靠他那個看法「當你讓討厭的人也能講話,就是言論自由」這麼簡單?只能說,「有錢的人,就是任性」,他任性的認為他是全球言論自由的守護者。
人到最後,有些很實體的東西,網路怎樣都無法取代。其中一件事情就是,「能夠住在國外」這件事情是任何的有錢的都無法取代的,也是永久的價值觀,所以,只要繼續開放移民,應該繼續會有很多很多的移民過來,房價也會一直漲,那也是一個機會。與賣商品比起來,順著這個夢想,讓大家到夢想之地,有意義多了。
中午在Richmond的公眾市場,買了三樣菜,前面的大陸人也是買了三樣菜,他聽到我也說台灣式的普通話,就改說英文了。三樣菜有兩樣是魚,一樣是青菜,我們疫情不內用,坐到戶外的陽台,今天陽光夠,戶外陽台空無一人,我們開始吃,外頭幾棵樹,樹上的櫻花,在陽光下面是晶亮的,特別的是,往下一看,看到一樓有一處露天區域,不知道是這社區的公共設施,還是公園,有兩個華人老人正在打乒乓球,這球桌的旁邊,就和自己家一樣的乾淨,雖然在戶外,卻比在台灣最高級豪宅的室內乒乓球室都還要乾淨!因為整個大環境都乾淨,我特別把它拍下來,整個畫面。
今天至一位長輩家,在Richmond南邊,她要搬家,孩子都大了,問我們要不要拿些家具,我們去搬了兩條紙做的藝術燈、三張木桌回來。
孩子回家後,我自己忙於工作、開會,沒辦法跟著孩子,於是又開始那個循環───孩子躲著玩手機,大人問他們有沒有玩,孩子大叫沒玩,轉個身趕快把手機藏起來……直到晚上,我估計,孩子回來了七個小時,從白天到黑夜什麼也沒做,哥哥倒拍了一部恐佈片(用妹妹當主角),晚上也又看Netflix的安娜貝爾第二集,他看恐怖片的時候不需要遮耳朵遮眼睛,還一直說「很厲害喲」、「很恐怖喲」,和我已過世的奶奶好像,很可愛。
我自己也身體力行,盡量把誘惑拿掉,最近的誘惑包括:LINE的爸爸群組裡拚命在討論俄烏之戰的軍備、討論軍事知識,大家都講的斬釘截鐵,論古論今,龐大的知識量,但看到最後,這些是真的嗎?又回到CNN看烏克蘭最新消息,一看,可能就卡在裡面20分鐘以上,一直滑一直滑相關的新聞,CNN的最下方每一次都會秀出那些廣告連結,專門吊讀者胃口,叫你點進去看10個你最想不到的好萊塢明星如今長什麼樣,這種東西,讓我好想點進去,點進去卻好像在侮辱我一樣,只是我沒察覺,還開心的點進去……總之,我要戒掉這個。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45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