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來,看到的真是一個lovely可愛畫面,我們家兄妹倆,一人一台電腦,坐在客廳,妹妹一直在憂叫:「明天就要上課了,知道嗎?」妹妹在看摺紙的Youtube影片,她的老師要上摺紙,摺完一後一射,嘩,超強力、超遠的紙飛機!哥哥更好笑,正在準備他明天(週一)的社會課就要上台的稿子,他和其他三位ABC及一位(後來他看對方IG才知道是)埃及人,他打開一個Word檔,裡面盡是斜體字的演說稿,哥哥說他負責這一段,光榮革命的介紹,蠻長的,雖可以看稿,但他打算「背下」才能講得順。我拍拍他的肩、恭喜他:太棒了,你賺到了,才第二週就可以有這樣的練習、全班看著他講英文的壓力!
我發現,為何他們能蠻開心的「存活」於公立中學的第一週?有個重要的工具、以前我那個年代沒有的,就是:Google Translate。妹妹笑咪咪寫她的紙飛機作業,直接打入中文「飛機設計得一重一輕」,問我,應該用「得」還是「的」,因為兩個Google翻出來不一樣,後來索性找我翻。我發現他們學校使用E化教育非常徹底,徹底的方式是簡單,將worksheet(學習單)線上化,所有的課,都在同一個平台上出作業,作業就只是一篇字檔,學生在字檔下方寫上自己答案,也可附照片及各種媒體,就這樣,各種作業都可以透過線上去出題、繳交、完成。另外我驚喜發現BC省的Covid的「Dashboard」也做得之好!台灣沒有這種程度的網站,沒有這種程度的精緻,為何?因為台灣的工程者常常視網站為「利益」而非「藝術」,做了只是交差或看看有沒有下一個案子,但這裡的人,應該是把它當作一個可以發揮人生的案子。
台灣人也想出名,但並非透過「做一個好東西」去出名,而是從媒體上出名,只求「事件的爆紅」,所有「做東西」都只是本業養家糊口工作的必要交差──想想,這樣的結果,和從小老師叫學生交的作業型態是否有關係?我明顯的發覺,才一個星期,兄妹兩人的作業都是大量的「發揮題」。
在家裡吃了昨天烤的蔓越莓餅乾、糖炒栗子,烤箱烤的Beyond Meat,以及沙拉等,這些慢慢都成為我們家固定的菜色,也有著固定豐富的營養,好吃;妹妹一邊寫作業,她今天專攻紙飛機,已經摺了四架,哥哥則把自己半關在樓上房間,練習星期一要報告的。
下午兩三點才四人一起出門,先到Staples幫哥哥印出他攝影課要的照片,店員問到取件號碼,哥哥可以主動的回答、念出。我覺得我在上一週之前,一整個月的時間,都處在像夢一樣當中,可能是落地不久,一切還在Too good to be true的心情中,一邊懷舊溫哥華種種,一邊覺得有責任來讓英文明顯不太好的孩子們盡量的被照顧。不過,這星期慢慢在「轉」了,我多做一件事──將自己在這邊所要「建立」的東西明確的寫出來,這樣子,我每天的生活就有一個目標,在幾個月內會完成什麼,然後這東西不是只是一個作品,而是會讓我有安全感的實際的價值,那就是「收入」。
來到Wal-mart第二次,買些做烤點心所用的烤具、奶油等,雨下大了,停車時,有一感想───這裡的成年華人都非常「好戰」,怎麼看出來呢?從按喇叭的習性就看得出來,這個半室內的停車場,充滿了喇叭聲,那喇叭真的是要按出人命的,瘋狂的一次又一次的「往死裡按」,是多少的憤怒,又是多大的藐視,此外又多大的把握被按喇叭的車上沒有危險的槍枝?我聽到那種喇叭,趕忙想辦法脫離這座停車場,到外面。此時我意會到,按喇叭者可能不是華人,更有可能是洋人,他們一看車子就知道這是老中,所以往死裡按(喇叭)。
瞧,我只是一個左轉過來,放孩子們與你下車,稍微沒有馬上啟動,後面一台超大的GMC卡車就偎近,顯然是洋人,把我叭到驚心動魄!接下來,停完車,因為正在後退,被後面開福斯的人按喇叭,後來對方下車去購物,我看清楚是一個留鬍子的中亞裔者,事實上中亞裔的人或是印度人來歧視華人的比例是更高的,就像在美國常被墨西哥或黑人歧視,如果有機會反對華人他們或才是最狠毒的那一群,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成長過程並未開化,加上他們本身也是被歧視的,某種神奇的心理拼圖,而華人只能一如以往默默地、輕輕的把這些對待往旁邊「推」,不去計較,不去看它,只有那些比較年輕華人願意用力的把對方嗆到爆──以前我敢嗆,現在,我已經不年輕了。
「蚊子要看準打下去。」我鼓勵自己現在做事業的方式應該為此。要建立,要看準,要省力。不過,我進入在這裡的第二個月,開始發現,在這裡,思考的速度已無法像台灣這麼快,好處是,好像比較平靜、平穩,是台灣的時候求之不得的寧靜,但我也很快的感覺到「nothing」,真空狀態,而我能做的只剩下──時間到了,將我這時間該做的東西「交出來」。這樣子的執行力,無法做大型的事務,只能將小小事做好──這並不是大家對我的期待啊!
我這星期的幾個正在進行中的「任務」,因為要思考一次往上衝的,正在調整,因此擱了幾天,更感覺到溫哥華的「慢」是有侵略性的,會侵蝕我本來很快速的神經,把它也拖慢了。
任務一:寫作課程,接下來應該要停止原本的規畫,將課程配合公司馬上進入「結構化」的教學,教大家立刻將自己心中的那些作品化為「30章節」以便做成有架構有系統的課程,但我發明的不太出來,卡住,我要趕快恢復,大家正在等我。
任務二:華裔訪談,已進行有些,但此部份意義在哪裡,隨著受訪者開始顯現「不易控制」的問題,我開始覺得這樣的合作不一定能走深;另外也發覺開個頻道來訪談,學零下56度C,實在效益太低,寫書、寫文章為佳,尤其以歷史為名的為佳。
任務三:線上讀書會,好像有些支撐點,還行,我找來的北美講者,他們亦稱是很期待的,這邊再往下,還可以怎麼更快的轉換參加者為下一階段的網站平台作者?還可以做什麼其他事?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1:30pm took coxine 5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