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為了找溫哥華的住處,準備做出最後的抉擇──到底是要租一樓的,還是要住高樓的。一間是一二三樓偏向瘦瘦長長,只有以前我在加拿大住的房子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之間,空間較為狹小,光線不亮,或許只比現在在南港住的新公寓還略好一點而已,但是周邊草木扶疏,社區管理良好,學區好,疫情時代是可以獨立車庫進出、UberEats送到門口不會危險,且落地窗都在二樓以上、不易從一樓直接進入;另外一間則位於高達16樓,風景當然比較好,光線也還行,但風景與光線以高樓層標準都還算普普通通,但室內坪數較大較寬廣,三個房間皆大,床也都大,廚房一應俱全什麼都有,不過,以上兩間其實五五波,然而到了今天早上,房東訊息醒了我,我知道,該是做決定的時候了。
這兩間尚有一重大差異,反映了我現在的問題───第一間是比較便宜的,價格與現在台灣住的差不多;在台灣住這種價錢是奢侈,但大溫哥華地區這價錢變成有意思,這一點很重要,因為如今怎麼住都比以前小時候在此地的生活還差,我真的不太想花更多錢去租更好的了,在這一間比較小的房,第一,由於它是類似獨立屋,有大門、車庫等等,仍足夠孩子們去稍微感受到他們爸爸(我)以前的生活一點點,第二,因為屋子不大,等於時時在提醒我現在「尚未發達」,是在克難階段,時時刻刻要努力一點!「今天住的較小,以後會住更好。」知道自己的房租是所有人之中最便宜的,溫哥華地區三房能到如此是絕對找不到矣,連更遠的衛星都市都沒有,而它卻在華人地區正中心、學區是排行前面。弟弟說得對,我們是帶孩子出去唸書的,所以學區是最重要的。但有小事,突然發現廚房只有電磁爐,不像台灣是明火瓦斯?我請教我媽媽,媽媽說,溫哥華許多本來就是用電磁爐的。
為什麼要加一個手機的吊環,是因為我已想像以後在北美洲疫情嚴重,需要常拿手機出來拍照、拍影片素材,那時候,怕常常手拿手機,進出口袋,不太衛生,所以想將手機固定在脖上,比較防疫。為了裝好一個吊環,昨天為了此小事情就折磨我一整晚,因為手機是iPhone 13,怕常打被吊環上面的鑰匙打到、磨到,弄到最後,放棄,手機又自由了,暫不和繩子綁住了。
今天更重要的是,今天是我的社工課程的「第一天」,為什麼訂今天為第一天?只是前幾天純粹想要再幾天的準備,但這一天馬上就到了。昨天已先將圖片都做好、影片都上傳好、連文章都寫了,要發送給學員,過程有點複雜───今早先送出了一封信給121個學員,裡面附上了兩樣東西:一樣是非公開的影片,40分鐘的一位「阿宏」訪談影片。第二個東西是看完此影片後需要去發表觀點與回饋的連結,這是在教室裡面,且題目已經寫好了「請各位同學對孩子不當用藥、導引問答與阿宏發表看法」。這件事情原本要測試教室的「功能」,沒有想到,竟然大成功,吸引這麼多同學,現在變成一個重點,我期待這個,不下於期待房子!後來到了晚上,只有兩位寫感想。
昨天休息一天以後,今天再進行兩場離婚當事人爸爸媽媽的訪談,採用了你的建議,將一則影片分成至少三段,錄影的時間仍大約40分鐘、50分鐘左右,我覺得那就是我的耐力以及對方的耐力,這一次訪問兩個媽媽,分別剪成三段、四段,總共七段(譬如分成「離婚後分住兩方手足之衝突」、「助人工作者如何安慰當事人?」、「離婚當事人因為不平而決定念法律學分,才發現……」、「每週3小時的耗神接送孩子」)也就是說今天下午各花近一小時,總共不到兩小時共隔空用Streamyard訪問兩位,晚上就全部剪完、下標、上傳完成,只剩曝光到教室去而已。今日事今日畢,我做得好有效率、好熟了,剪出七段,非常滿意,以後可以繼續訓練,產出對話式的影片。
在溫哥華時間房東還在睡覺的時候,我們對整間做最後的「DD」,怎麼D呢?看一些細節,比方說學校是不是真的這麼好,然後,合理的再回去craigslist網站擴大搜尋、再看一次網站上面的其他屋子,看整個感覺,並且找你一起來,連你也被說服────這網站的房子皆已看過,都不會太好,我們都已經找到一間房已接近美國邊界,另一間房是沿著菲沙河到了中上游,有一間甚至在洛磯山脈的山中小屋,全部都是加幣三、四千元以上,不可思議。或許也意味著在未來可能會有某一個不恰當的地方被我看到,妹妹回來以後,妹妹慘叫,我們再說服她,她求,可以再開一次Craigslist網站嗎?我們去找隔壁省的Calgary了,那邊雖然便宜但三間房間更少,而哥哥仍在畢業旅行,你的LINE訊息他終於回了,他說,看起來很棒,有些家具可不可以少掉。這個簡單。
於是,我們更進一步的接近「完成」,要出國的感覺是,現在覺得筆筒很難用、裡面的筆的汁都漏了底了,沒關係,馬上就要搬走,這個絕對帶不走的。「這個絕對帶不走」變成幾乎所有所見之物皆是了。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0:30-11:00pm angina level 2.8;服藥:11:45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