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幾個老同學看到我想帶孩子回去我成長的地方,就幫我想想怎麼找找當地的工作,但多方思考後,給我的評估皆不樂觀,我被事實感到寒心,沒想到行情這麼差。想想,就算我有名到都在電視上面演戲,一進到職場,就好像就進去了某一種,呃,(只能形容成)「封閉的世界」,裡頭的人絕非比較強,只是在裡頭展現了一種「氣場」,履歷表也是氣場的一部份,位階是,產業是,全部都在表達我是不是屬於職場的氣場!什麼叫氣場,從昨天在YouTube看到幾年前靠「我是歌手」現場表演一首「阿刁」重新翻紅的張韶涵,她當年也住溫哥華,沒想到同樣類似的加拿大住家,她的童年可以過得這麼慘?這首歌她唱的時候就是自帶氣場,那是身為一個歌手的氣場,每個行業都有它的氣場,當我換了一個產業(從廣告界變成其他),換了一個角色(從資方變成勞方),原本的氣場就沒了。

最近網路上的社群流行,又開始了另一批內容,主要是LINE影片,一群組一群組的散佈,某些種類的影片真的就改變了所有地球人的一生,為什麼呢?因為有些「畫面」,譬如「被砍頭」這麼可怕的,只要你看過影片,就是看到了,也將是永遠的噩夢(我沒看,但當年有朋友真的看了)。上次在日記寫道,現在LINE上面突然流行傳送各種「車禍」的影片,其中在台灣最常見也最慘就是機車騎士被爆頭,影片裡的那位騎士仍有意識的時候,他人生最後的30秒,被幾百萬個人拿來看,而當他已過世而自己看不到的頭30秒,那幾百萬人仍繼續看!非常殘忍,但人類都會認為這支60秒影片是在警惕眾人,所以安心的當「鍵盤助攻手」,將此影片再傳給朋友,留噩夢給其他人。

另外,還有兩種影片,我認為比車禍影片更可怕──第一種是自殺的影片,尤其跳樓自殺,最近一個月就已看了兩部跳樓自殺,主角在樓頂女兒牆走來走去徘徊猶豫,突然充滿決心意志用力跳起,影片總不知是否被後製加強聲音,落地剎那總是不尋常的大聲。第二種是「打架」的影片,打架這兩個字從小聽到大,但這種影片將我們對「打架」的印象又更恐怖化,因為這些人是用腳「讚」對方的,還會用拳頭加臂力死命地擺動去K上對方的頭、一次又一次的往死裡打的,這些都被錄下來,傳出去,孩子們以後都知道怎麼打人、怎麼自殺!看了這些,我更覺得應該要讓孩子到一個更「真空」的環境──真的不行了。

今天可能是一個月來最空的一天,你又不在,特別的淨、特別的空,早上弄乾麵給兩個孩子吃,配哥哥昨天拿回的便當的菜,兩個孩子都只吃一點點,剩下的麵都我吃。然後我立刻回到簡報,和離婚不同,這種主流的東西,我動力有變強,雖然現在仍有存款尚不到最緊急,但我想賭個氣───朋友們都不覺得我做得到,我這個人就是不喜歡聽到大家說我不行,都已經活了45歲了,還不行,那我怎可能有行的一天?

一人來路易莎咖啡,頭一倒,就飲掉半杯,寫完了文章,走在中信廣場室內三樓公共空間,這新建築蓋成企業總部,因此空間比一般室內空間都大,刻意沒有柱子,看得很通透,今天出了冬日太陽,好像特別刺眼,從不規則形狀的窗子投射進來到地上,我踩過那刺眼的陽光,觀詳自己的心,嗯,暖暖的,而且心不痛了。很好。因為在離婚後的一段時間,我運動完,也常走在這一條路上,心裡是好痛、好痛、好暗、好絕望,那時候的我明明存款比現在多,孩子在身邊,甚至公司也在,對(離婚市場)新創有希望,且正享受著沒上班而自由的時光,卻覺得心好痛,為什麼?就是因為「被討厭」,後來又得知有心臟病,全部加在一起。

坐下來吃飯,點兩道菜,全部100%都是我的,吃起來就沒有以前這麼好吃了。一邊滑手機看新聞,新聞都被瑪莎拉蒂鋁棒打人事件洗版,多年前我一直覺得台灣新聞太膚淺,現在到了更淺了,但,如果現在我來開個什麼好的媒體什麼的,絕對不是趨勢,以後每一個人都會看到自己的媒體,現在我看到媒體這樣是因為媒體知道大部分民眾喜歡這種新聞,所以我再做什麼媒體,也都只能成為偏流一方,而現在最厲害是「給所有人看他想看的」,那些偏流的媒體就交由個人自己去產出,這就是Facebook臉書已經在做的事,它變成元宇宙以後只更繼續忙著這事,它的動力就是「駭」入全球的人的生命中,我在自己的短篇小說集《今天是》已有一篇小說提到這家公司,在我的小說中,它仍以廣告為收入來源,開始計算它目前搶佔人類每天幾個小時,而不是全球的幾%的使用率,因為100%所有人都已經在用了,現在只是每個人可不可以用更多小時而已。

未來的人會覺得理所當然,本來就是那樣不是嗎?但要看到現在2021年的時空背景,才會了解我這句話的可貴,或者,如果我沒猜對,都是很有意思的。看完本期的《傳記文學》,這位叫藍博洲的作者,連續連載寫了十幾章「台灣第一才子呂赫若」,原本我沒注意的,不小心看到,也迷上了;這期到了完結篇,作者寫的很好,為什麼他會去追一個與他素眛平生一點關係沒有的歷史人物呂赫若?因為,呂的一生有一種「華麗而悲壯的意象」,讓他「不可抗拒的去探尋呂所走過的道路」,一路跟到南港旁邊的鹿窟山區,被龜殼花毒蛇咬死而被草草埋了。因為這句寫的太美,我必須整句抄進日記裡:「如果呂赫若還能像電影一樣快速而集中地瀏覽自己短短一生的風流畫面,從而總結一句告別人間的話語,那麼,他應該會如同尾崎那樣,望著滿天繁星而含笑感歎說:愛情像滿天的流星雨。」到最後,歷史從來都沒有正或反,也沒有高階或低階,一切都不重要,最後都變成某種愛情了。

最近有一點點失憶,一忙,忙得快樂,對於兩天前發生的事情就會覺得是好久好久以前,這是好事,我的時間終於慢下來了,不過,活在一種飄飄然的日子中,比方說今天晚上來接孩子,竟覺得這條河畔夜路相當陌生,晚上來接孩子的感覺好像很久沒有了,但我其實只有昨天沒來接而已,奇怪。

你才剛與你媽媽去宜蘭簡單住了一晚民宿回來,善用時間飽覽田間風光,去咖啡廳還刻意去見了久而未見的高中學妹,也和你媽媽聊到半夜。今日藉由載你媽媽回家路上,正式向她提起我們要到加拿大一事,我看到媽媽在後座的──沉默的眼淚。像是一種無奈,將變成這麼遠,又這麼陌生,女兒剛從雲南回來,現在又將出發。不知道是誰說的或我自己在心裡響起的──這是一個人家的女兒啊!我很難過,微妙之下,起了一股很深的自責:是不是我沒有給你,該給你的?你在離婚之後經常鼓勵我,I am not lesser,告訴我我並沒有比其他人差,我是否沒有告訴你you are not lesser呢?我誓言(而你也說我說的很好)這次出行,不只孩子提升,大人也要提升,我指的是你會比以前更好。先前我已經多次走過這條路,還帶過別人走過那條路,你將燦爛,如漫天流星雨之下的盛開之花。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0:15-10:40 angina level 0.8;服藥:12:00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