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是什麼?交往是什麼?老實說,我的自信告訴我自己,我是一個很有特色、不是太差、還蠻了不起的傢伙,然而,慚愧的很,在「前任」的眼中,我絕不是她認識過所有男友中最好的。換句話說,我以為自己多出類拔萃、技冠群倫、善良又真誠?但,我連手指數得出來的幾位競爭者之中都排不上「第一名」───以上的小小「模擬」,就在暗示親密關係若沒有走好,真的會留下嚴重後遺症;親密關係之下,我自己看到的我自己,是真正的我,還是因為(親密關係終結時)處罰而放出的煙霧我?無論哪個是真的我,我只能接受那個「好的」,因為人類本來就需要在「美好的我」的想像下才能長得好,連植物都是,天天澆水對它說我愛你你好美,植物都會長得好,因此,或許我們必須想辦法避開親密關係,除非真的找到一個仰慕你的,才能讓自己一生好好的過完,不然,別再浪費自己的錢、浪費自己的時間、浪費自己的癡心想像───親密關係的投資,絕不是一門好生意;我一輩子都在做這種交易,於是我一輩子也這樣被交易光了,交易換來了什麼?換來的是「不孤單」。的確,從二十出頭歲我就再也沒有孤單過,So?

某程度看,在美國的時候,我的創業是被cherish鍾愛的。我的確是創業家,而其他的人大部份都不是,有一種人自己不是創業家,卻羨慕著創業家的勇氣、樂觀、自信、啥都不怕,可是,有一種人對創業家卻可能帶有敵意,看不懂,覺得「創業家沒用」,那麼,就不只爭吵,而是在「鬥爭」了。我得與負面念力鬥爭,因為負面念力的力量實在太大了,只要聽到「已經沒救」,一天只要一次兩次聽到這種話,就足以讓我變得非常消沉,不知道哪裡可以去了。還好我年紀已經不小,不至把這東西「複製」到下一代,只有在當下感到有點挫折;我知道我只有被「氣氛」影響,並沒有被那個「觀點」影響,不過,如果孩子的話,鬥爭就不會這麼順了,應該容易被那觀點影響(OOO沒救、OOO沒用),非常可怕,因為如果什麼都沒有用、都沒救,那一輩子就只能玩手機,在被動中過日子;找個工作,玩完一輩子。創業家需要生活在一個「hope」中,因為人生還有救,才能繼續地創造,只要創造,就會更好!離婚的人還有一個優點是「自由」,我更應該好好利用「自由」,創造更多──離婚讓人生可以真正的「創業」!

談正念。現在流行「正念」(mindfulness),總覺得這二字的翻譯可以再好一點,或許該稱「滿念」,大腦滿滿的,用當下的東西來充滿,亦被翻譯成活在當下。開玩笑,其實我是最不「正念」的人哪。時時刻刻,都是腦子滿滿的在想,但我都不是在想當下的事,過馬路的時候也不是在看馬路,而是在想───未來的計劃。我在創造,在擘策,然後激勵自己,於是我也無法專心聽當下的講,無論是台上的講師講,或眼前的朋友講,現在都在家,更是嚴重了!我女兒很了解我,每次她和我說話一陣子,看我興趣盎然一直點頭就會發現不對:「爸比你是不是沒在聽?」我也覺得愧疚,不是正念,充滿「雜念」。

謝謝你載我早上來醫院,耐心的等我好幾個小時。我把自己包得好好的,口罩都戴好,鐵條壓鼻樑,沒縫隙,眼罩戴好,人太多了,於是我走到精神科這邊來坐著等,不知道為什麼精神科這邊讓我有一種浪漫的感覺,很喜歡坐在這裡,欣賞受精神所苦的形形色色的人們,他們都是有故事的;有位年輕的女生,非常非常的瘦,雙腿像營養不良;有個頭髮像蔥的微胖宅男,手機放橫著一直看著,身體晃動;還有一個小男孩,護士在和他媽媽交待事情,他一直左跳、右跳、再左跳,竟停不下,媽媽都擋不住。有些看起來像上班族的,沒有一個老年人。此時,有一人上前來與我打了招呼,多巧,是以前鄰居,大家皆已戴口罩與眼罩,但一個人(我)的身形與輪廓大概就是不會變,看過的人看到我靜靜坐那邊也可以馬上認出;鄰居說她也看了我新聞挖挖哇影片,才知道我離婚,很熱心的給我介紹了心臟科醫師,很溫暖。

以為昨天只上一篇(資訊圖卡)就先休息觀望,後來昨晚突然點子來了,立刻做一做,竟做得差不多了,所以今天又上了第二篇資訊圖卡。這次創作的感覺,讓我記錄下來────是這樣子的,第一篇,我期待著使用新的資訊圖卡的方式,創作出去,第二篇我則開始想要「撐」出一個蒐集感,我知道,若只是亂找離婚的哽,那沒什麼,內容要可以「集結」蒐集起來才有創作出一個「量」的成就感,結果真的被我找到了一個有點害羞不合適但屬於這類別的「離婚的人最怕聽到的就是『難怪你會離婚』」,它符合了什麼類別呢?屬於離婚者的私密分享,這種文章若累積了一百篇,一定可以讓外人對離婚的世界有了更完整、更深刻之認識,推出之後,今天的狀況果然也比昨天好(廣告還是沒過,但至少有好幾倍的讚聲),於是,成功地策動了我寫第三篇的慾望!對一個創作者,需要一種慾望,有了慾望,後面就順了。

不過,我不只是創作者,我是一個創「業」者,我要對抗的是──慾望,不能拿來吃!慾望讓我感到安心,每天都可以做出一樣東西,這個資訊圖卡又一定做得「滿滿的一張全是文字的圖」,但,滿滿的全是文字,不等於滿滿的收入,所以,不應該等於滿滿的希望!今天試著在留言區寫上我的離婚顧問網站,沒有新報名。

連續幾天COVID-19新增案例幾乎掛0,餐廳裡就看到有些人拔掉口罩愈來愈大膽的吃,隔板等於沒用,大家吃的非常悠然自在,吃完以後,在那邊玩手機,口罩也捨不得戴回去。今天在醫院,甚至還有人真的就拔掉了口罩,在那邊等著號碼,而且,比對在餐廳與在醫院拿掉口罩者,竟都是五、六十歲的(男性)。或許,我打完第一劑後,也會大膽一點吧?但人性就是,看到昨天今天疫情只新增1或新增0,就會想,那下星期,還要冒險打BNT疫苗嗎?孩子也要冒險打嗎?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9:00am irregular heartbeat;服藥:11:50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