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事,就是源源不盡,整理不完的平面,我偏偏喜歡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然後,腦子也容易一整理過後就被「小回饋」給弄得舒舒服服,無暇問鼎大事、拿「大回饋」。

大回饋,會是在加密貨幣上,今天花了一些時間思考「發幣」,問了一個很懂的老朋友,我喜歡跟這樣的老朋友談,因為,虛擬貨幣這種事,聽者聽了大可以大手一揮,批它是沒用的、作夢的、甚至詐騙的,但,也可以(像朋友)和我分享最近「幣圈」仍在進行的事,在這位熱情的朋友眼裡,看得很清楚,直至這幾天,「幣圈」都還在發生熱騰騰的成功事件。我負面太久了,聽見這些消息,連裡面的字都聽不太懂了,可悲的暫時也沒時間再鑽研它,只能想辦法趕快把自己的點子與這「發幣」的概念互相安裝上去、結合起來。這位朋友「點」的非常直接,直接說了一個例,如何從一個小打賞型的perk變成發成大幣,聽下來,我這個點子不但有機會,說不定還能變成幣圈的新玩法呢。

聽起來,很多應用都可以轉成token,而,用在離婚市場這個「應用」,對幣圈來說,更是一個藍海,其他地方不想聽離婚點子,大概只剩幣圈想聽!因為幣圈就是各種奇奇怪怪的點子什麼都有,什麼都在發幣,什麼都不奇怪,只要人數夠,需求夠分散,而離婚這件事的確有「去中心化」的需求,這些幫助者,希望在一個人的離婚生涯中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印記,去中央化的紀錄可以永遠的跟著?

好朋友打電話來,他媽媽的手術之後,一直發炎,清創不順利,疑似治療過程有瑕疵,而這種事情,聽他用短短十分鐘敘述過去十個月長期的住院過程,最後卻完全沒修好,一直發炎,折磨至今,醫院只是趕快趕他們走,只好辦理出院,刷卡,一刷就是上班族好幾個月的月薪,然後說再見,再繼續約回醫院的時間,而每次回診,排隊、大費周章、預約復康巴士,真的很無奈。病人一直過來,病人只是其中一個號碼,醫療總有失敗率,於是我們眼前最重要的唯一家人,也只能變成一串數字的其中一個,無法再去被關心。難怪美國有貴族醫院,因為任何一個人生病了,都不希望這麼麻煩。

感嘆,為什麼人家說「健康很重要」,這句「老生常談」背後,是「天」與「地」的差別。一個六十歲、七十歲的老年人,若是健康的,生活可以自自在在,身邊的家人也都愉快;但若不健康,一個不小心就進入了開刀、復健、疼痛、無盡的等待……的底面循環,掉到了地獄,家變成了醫院,兩個同樣年齡的老人,身邊卻是「天堂」與「地獄」的差別,一個是時間可以自由運用,一個是時間永遠的卡死──常聽到某某人,在父或母末期一直照料父母,或說他最近很忙因為他一直在醫院照料,這一句話,僅僅短短少少的幾個字,背後的意思卻是滿滿的滿滿的「無路可走」的巨大的悵,更別說如果還有經濟壓力了!可是健康,本身也是一個很不確定的事,這件事情只能說極不合理的是,人類在平常的時候真的完全不認為自己有朝一日會變那樣子,如果會的話,或許每一個人,在年輕的時候,都會考慮是不是要當醫生,既然人(及身邊所愛的人)最後都得進醫院,讓最後一段路相當辛苦,那,年輕時先梳理好這個辛苦吧。

晚上就與醫生老同學聊聊,很久沒聯絡,我有感而發,掛上電話,我仍寫給老同學分享自己今日心情:「創業魂,讓我現在的人生也過得有時候很錯愕啊!一直以來都覺得做什麼只要努力都會成功,所以當初就回台灣故鄉重新開始,覺得到哪裡都能偉大……但現在,頗有愈做愈『小』的感覺。」我寫道:「不過,還撐著。有時給自己打氣鼓勵!那些矽谷的同學說據他們所認識的我,如果我一直都在矽谷Google或臉書工作,反而會遺憾一生。」

同學回覆,創業的人都很有勇氣,我回應:「我覺得勇氣才不浪費人生,但有時候會覺得如果我不是在創業,或許人生過得簡單一點點呵。」再寫道:「尤其在我們44歲這年,大家都在用以前累積的經驗在辦事,輕輕鬆鬆,但我卻在重新的開展一個新方向。有時也會害怕呢!尤其看到我家兒子(剛好小我們30歲整)今年剛好是也就是我當年出國的年紀,更會湧上一些『當初那樣、現在這樣』之感。」、「只要夢想可以完成,不一定要創業……或許我其他夢想不夠,所以才搞創業吧!」

晚上哥哥妹妹發生衝突,好像是妹妹下床,和哥哥肢體碰撞,哥哥打她,後面當然就是兩個人在那邊互嗆了。而我做的方式,就是對兩人各自的傾聽,也順便聽到他們還氣頭未消的兇惡之語,繞過我,大聲的對另一個房間的對方鬼嗆,而我只是一再的、和緩的請他們「明早再回來檢討」,如果覺得自己錯了,明早記得一定要對不起,如果覺得自己冤枉,將今晚發生的事情牢牢記起來,明早好好的說明,總之,方法就是先強迫靜下,面對它,但明早再來討論,它不會不見。我希望讓兄妹都能體會到如何「自離氣頭上」,不要當下和另一個人發生衝突。這時候家裡的另一個大人(你)也辛苦了,看孩子這樣,大人自己的確也很容易生氣,不理,怒。

今天又開始上「表單」了,上上週的週一到週三共301至303號表單帶來了一些離婚顧問的客人,今天我還在思考網站,遂再開了311號表單,這次主攻「dating」,等於是dating再加上離婚顧問?我也不知為什麼,有點怪。這只是在空檔時間隨便發一個出去看看會不會帶來不太一樣的離婚顧問法:「不靠愛情,門當戶對:離婚後如何謹慎遇上更匹配的對象?」

「離婚後的我們,盼能『謹慎挑一位』真正匹配自己、可對話、可共度餘生者,但我們已失去年輕的信心,太多理由一直拖著。過往,我辦了好幾場離婚配對活動,累積近300位離婚者,過去一個月我牽了3對男女在一起,有很多很多心得、感想、觀察、秘密,想與你分享。」真的,我有太多太多的心得,想與這些想找男女伴的人分享,然而,不幸的,這個表單顯然特別「沒生意」,半天都沒有人來想要聽我分享!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12:10am angina level 0.5;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