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我睡得仍好,不過,若醒來一點點,就馬上想起我活在一個糟糟的世界,是什麼糟?是收入。有收入,就穩,這點現在我已經很清楚了,所以現在的不穩,也真的是事實。半夜,弟弟傳來消息:離我們生活圈很近的某社區某國中有人確診,緊急全校停課,即便這城市一直在確診,人又流動來流動去,但直到病毒已真正來到我附近,危機感才真正的有感───雙腳發軟!早上鬧鐘響了,嚇軟,爬不起來。
妹妹早上得早點到校補寫忘記帶回來的功課,我弄了昨天IKEA買回來的早餐,用微波爐先烘軟,再放烤箱烤硬,千層麵則直接將鋁箔盤放進去烤,妹妹吃了一半;我催哥哥,別拖妹妹上學時間。在車上我也對孩子們語重心長的說,我們資源很有限,不可以太挑食……云云,一邊講,一邊發現我怎麼像個老爸爸在嘮叨的那些孩子不會聽進耳的話呢,但好像還是覺得有義務必須講出來,而講出來的結果也可預測──哥哥當然是一直辯解一直辯解,反應很熱,語氣差,內容和那個堅持度會讓一般成年人抓狂,不過我不是一般成年人呵,馬上想起我家孩子有這樣的「能力」,應該怎樣維持它,同時扶持我自己的情緒不炸開:我試,暫時不回答他,來調節自己,但我不回答,妹妹說話了:哥哥你真的很嗆耶。兩人都可愛。其實青少年問題不只此,哥哥直接拿手機裡刷卡了訂閱費,一個是每個月100元的斷食法APP,一個是每月30或50元的某知識網紅,每個月總共150元他說和我們每餐比起來並不多。我還在處理中。
好吧,一切都在送孩子下車以後,就打開了,在車上,我仍緊戴著那副由兩條鬆緊帶綁住耳朵的、一塊經過設計的三層薄紙,四輪滑動,暖暖煦煦的早晨太陽。現在兒子女兒與今日特別早到的同學們,已出發到一個有老師有同學的那個無論從所在的時間與在心中的重要度都堪稱「第二個家」的那個叫做「教室」的地方。而我呢,相對的自由了,往東邊的自己的地方開去,而我的「課」,這時間才要開始。今天要上事業課、文章課、與人互動課,以外,另外一堂相當折磨的課──心理課。
心理課,在想一件事,如果世上有一堂教你不痛的「離婚課」,和一堂教你不痛的「分手課」,這兩堂課,到底是不是同一課?如果不是,哪一部分是重疊的呢?或者,一個是另外一個的附屬呢?今天看到一個線上課程,女講師打扮的漂漂亮亮的要教一堂所謂的文案課,這種都是一大堆人報名上課,下載,我怎麼都搞不懂,也因此好像還沒有動力拍上去,覺得自己落後很多了,是的,動力呀,動力,這時候我最需要動力,以前那種什麼都有可能的動力,現在居然擠不出來,還擠出了偏頭痛。
早上怔怔悵悵的度過,中午的時候,我們開始了今天的第二段,我享受了一段非常安靜的打字時刻,穿破金黃色的陽光,平坦無車的高速公路,Google地圖畫了一條線,一路到這個島的最北端,剛好也是我祖先靈骨塔所在地,最美好的海鮮也在這裡,叫做龜吼,新北市全部禁止內用,這裡仍是新北「市」,在餐廳裡看著窗子外面,仍有人玩海水上來,對他們來說,COVID應該不算什麼。他們幫我們炒好九百多元的海鮮幾道菜,然往女王頭方向,倒車停車,車頭轉向海面,看海,看天,看三、四對男女走過去,有年輕人有中年人,有獨自一人的老頭子來運動,還有一位穿著白球鞋男子,往海裡甩了十幾次釣竿,轉轉轉上來,都是空的,再回到車子拿餌。我們吃完了花壽司、川燙透抽、水蓮、花枝丸四樣,尤其是那個海菜超大一盤,配你弄的咖啡豆漿。喜歡上這種豆漿,不像牛奶有脂油感,它成了早上的儀式。
身為單親爸爸在家,我也正在做一個「時間實驗」,今天到貨了三本關於時間的書,其中一本「為何時間不等人」,看到了一位Michel Siffre於1970年代把自己關在地洞好幾個月,最後孤單到跟小老鼠對話,實驗研究人在自然沒有時間感的環境中,會慢慢地,愈來愈晚睡,清醒愈久,並睡得更長,最後變成48小時的日子而不再是24小時。我想到我自己的離婚事業,也是一種實驗嗎?不過,這個人本身也被時間給沖刷掉,他的70年代實驗好像只留下幾張照片,從現在懷疑所有文獻來看,是真是假,還不確定,而他只是一位地質學家,後面還因此出了書,維基百科亦只引用2008年的訪談,好像前面的都不存在,更令人起疑。
等著孩子放學,看到好多學生,才剛上七年級的,一路都在看手機,不看路。妹妹聽不到電話聲,我們打了八通電話給她都沒接,她上車卻因為找不到我們而炸裂,你也跟著炸更大,車子也飛了,我立刻制止你們兩位。只希望今天,不要再重蹈覆轍,不要再走入循環了,好累喔。後來妹妹和我來到這間買文具,很可愛,看到同校同學她羞羞的縮起來,不巧還看到「老師」,老師還認出她這個新生,老師掉筆,妹妹幫老師撿起來,很開心的。我和她走出文具店,夕陽剛好從這條東西幹道的西側直直的照向我們背面,將我們背部烤得溫溫熱熱的,這就是與孩子的一段路,很甜。
但晚上嚴重,除了提上述的錢的事,還請求日文家教將兄妹拆開上課以免哥哥會去干擾妹妹,我在直播,孩子走進來──原本我是想鎖門的,但我又想信任孩子,沒想到,他們依舊闖進來打擾,但我知道,那是他們仰賴我的表徵,但後來不得我注意,孩子故意門開著、發出聲音,點了明天午餐的Uber Eats多次提醒了也不去拿,晚上管理員突然打電話給我原來還沒拿,我覺得很生氣,這些一直搖頭的行徑,但我仍盡量看到它的好───我又想起那幾位低著頭橫向看手機螢幕走路的國中生,回家大概就房門一關在裡面,我家的哥哥至少是family kid,手機玩超過時間頂多也只是半小時變一小時。然後又想到一個概念:「在不平中度完餘生」,看史書看到很多人都在「不平」下活著、死去,如果宇宙這麼長遠,我就不要再這裡計較了吧,好好的度過,讓自己心情愉快,往好的想,不要往壞的想;往樂觀的想,不要往悲觀的想。這是縮頭烏龜,還是豁達智者呢。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9:10-9:30pm angina level 1.0;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