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發現,妹妹坐在書桌前面安靜的時間比例比昨天又更高了,你開玩笑,你們三人都在唸書,只有「我」沒念。也對,我沒念書,是在苦思微調我的筆友嘗試。不過,我想起來了。小時候,就是這種安靜的感覺,應該就是為什麼我會成績好、充滿動力,當孩子們在這樣安靜的環境下,只能念書,不念書頂多睡個覺、發個呆,很難不成功啊。我真的很開心,很開心;很熟悉、很熟悉,10幾20年前熟悉的溫哥華的書房,大家一起念書的夜晚,下雪了,在更安靜的雪地裡的木屋,像這種一家子的安靜,與一個人的安靜又完全不一樣了,那麼,與一個人靜坐咖啡廳沉浸在背景音樂也完全不一樣,那,就是一個家───一度,妹妹坐餐桌,哥哥坐書桌,你在小房間,都在念書。我想以後我們能一直經營這樣一間「家的咖啡廳」,無論什麼時候,都是只有念書,累了就小睡,睡飽了起來看書、看報紙(國語日報),孩子美好未來已經自然形成了。

Jeff Bezos訂下七月二十日成為第一個上太空的平民,沒想到,硬被另一個富豪超過去,超沒水準(我認為)的、已經70歲的老風流Richard Branson,硬就安排了他們公司的維珍太空船,趕在七月十一日和五位同事一起上太空(這數字有點大,怪怪的),此消息一出,也奈何不了其他人,最生氣的應該就是Bezos,週末才剛和孩子們聊到,原本他會被寫進全球的社會課本的,現在,不見了,那,他(Bezos)還要冒生命危險飛嗎?還是他不應該飛?

今天突然LINE上面都在傳一個疫苗表單,LINE現在很厲害,一擴散出去,聽說半天就得三十萬以上填寫。我也填了,拿健保卡填,可能是我健保卡一直看心臟病、長期吃心臟病藥,竟就填進去了,而你和我弟都填不進去。後來他們說這是外島測試,所以即便訂到了也沒用。我發現,這個「訂到」,對自己的心理狀態非常幫助,只是「訂到」,還沒有正式排隊,也沒約到時間,就已經覺得「安全」了,更何況那些,已經排到隊的,又更何況,已經打過疫苗的?一定也感受到一種極滿足、極安全感。人生永遠是和別人比較的,別人糟,自己好,快樂就油然而生;疫情讓每個人都多了一個快樂的理由,即便人生慘慘的,比較其他人,都可以快樂起來一下子。

昨天收集了「旅伴」的配對,今天則打算寄出一篇「旅伴」文章,用電子報送出去。早上開始寫這篇文章,寫到中午,還沒寫完,原本我是想寫散文的,像是這種:「任性、三萬英呎高空,在天的邊邊,滑翔在雲的尾巴;軟,床總是全白,一個人的旅行就是最好一頓午覺,起來才是認識這座夜的城市。這年紀在哪裡都能隨性的稱它為家………」但,後來決定,我應該用我最有價值的寫作方法,也就是為每一個主題找到一個全新的切入思考點──我也馬上想到了點子。

這點子是:「為什麼和朋友一起去旅行,就再也不聯絡了?因為,旅行本來就是一段友情最美麗之ending」,帶來的開信率還OK,超過30%。內文是這樣寫的──「有沒有這種經驗,有一個朋友或同事,原本還蠻談得來的、交情不錯,就相約一起去旅行,沒想到,十天的自助行,才到了第三天,兩人就吵翻了,剩下的七天,幾乎是『各玩各的』,冷漠以對,回到台灣以後,也沒有再聯絡了。說也奇怪,這樣的朋友,沒有再聯絡,好像也不會覺得特別遺憾。會覺得,因為他/她本來就不是合適的朋友吧,旅行只是更叫出了對方的真實模樣。你們之間也不可能去開啟那個共同的話題(那趟旅行),因為該旅程,處處都是互相不理、互相尷尬的不太舒服的回憶了。」接下來我立論:「其實,一個『旅伴』是代表一段友情的結束,而不是開始。會成為旅伴,兩個人可以搭上飛機、住進同間旅館,同個房間、一起看行程,表示兩人之間知道是經過某個認識才到此程度是非常大的好感才會促成的,原本想要讓一開始就「很談得來」的感情,透過旅行,快速加溫,雖然約得有點勉強、有點匆忙,但終究都還是成行了。這時候,兩個人的友情,就在這一次旅行,到達它的功能。功能不是享受友情,而是享受旅行。最後,雖然友情必須中斷,哪一段友情不中斷的呢。最親密的家人、相約一生的伴侶,終有離開的一天,所有山盟海誓,頂多差得最多幾十年,也會一一的斷掉,可是,有這一段認識,可以造就這一趟美麗的旅行,那它就完成了它的功用────因為和友情比起來,旅行更像是你人生最大的意義。」

昨天的配對,亦變成今天的文章的一部份,這就是我現在打算做的策略:「昨天快速的配對我們有一個一對新的不錯的對象,我收到的包括法國、日本、南美、還有太平洋島國,但這一次的配對我們卻為兩位同聲想要在台灣鄉村度過美好的一段平靜時光的兩個人在一起:男,45歲,已離婚,女,40歲,已離婚,主顧青少年孩子。」、「巧合就是這樣子發生,兩人皆已離婚,都有孩子但孩子也大了,生活上的酸甜苦澀讓他們都渴望安靜以及新的地點,雖然曾搭高鐵或火車,但從未好好的細細的走過台灣這個島嶼,特別的想去那些比如小琉球這樣的地方。問,為什麼?因為它的安靜,變成一種期待。當然兩人不一定真的要去旅行,還要看緣份,我們也不直接寄出個資,會兩方分頭詢問,有興趣者再繼續進行。若看到此信,請你們今天要好好看信箱哦!」

後來寄出了給這兩位,有趣的是,後來,兩位也都繼續主動的加入了今天後來新的表單,可見兩人被配對後都更有動力了!另外,這篇文章可以拉高我這種「紅娘網站」的層次格調,我也將文章拿去加強在昨天那個表單,這就變成了以後的模樣──文章,然後表單,然後直接付費。這樣也帶來了兩位付費填表。

晚上,帶著孩子,來到旁邊的商場的無印良品,兒子急著買脫鞋,順便買今晚晚餐回家吃。女兒一下車就說:「地板」,什麼地板,什麼意思?原來,這是他們疫情一個月以來,第一次踏上真正的土地!因為每次出門,他們只被關在車上;去淡水爺爺奶奶家,他們也直接下車之後就上樓,從沒踏過外面的地板。

孩子們一看到商場,好可愛的竊竊私語,他們說,怎麼變得完全不一樣了?的確,裡面一個人都沒有,明明是周間的平時下午七點,上班族一個也沒有了,只剩下戴著大圓頭(安全帽)的外送司機,也只有幾位而已。我們到無印良品店裡,更誇張,整家店只有我們一組人,所有的商品整整齊齊的擺列,地板乾淨的好像剛擦過,一個腳印有沒有。最近,不是大家沒有需求,而是,大家都沒有心情逛這個吧?可是無印良品仍請滿了三個員工,站在那邊枯等客人。

專注的美好,做某件事,將它做到最好。我看到無印良品這樣,想到我自己做的是「軟商品」,一直以來都是,我也可以將它做到最好。

下午推出了新的主題,這次要下什麼主題呢?我下了一個「老後」的主題──我列出十條老後的夢想,包括做大量的公益、盡量的出國旅遊(一年至少三次)、搬到鄉下住(台灣鄉下)、住到國外去、一起認識更多更多的朋友、一起去住養老院、一起學些瘋狂的新東西、開一間質感小店、每天都要笑,在幽默中度日子、追求心靈的完全平靜,「一起老的異性朋友,得用半輩子才碰得上,走過人生上半場,找一個人一起老去,想要怎麼老,老時要做什麼,有什麼夢想,有一個人可能和你有著一樣的計畫。大家都希望怎麼老?住到鄉下去、不斷的旅遊、一起開間咖啡廳、做公益……哪些是你想做/要做/可做?順便……配對!」一開始填表很慢,但後來再次追上。

晚上一邊看「未聞花名」的電影版,我們四人一起看,我一找到空檔時間就沉思分析──首先,每天出一題,目前很OK,沒下廣告,就已有人來填,他們都會收到電子報,資料我可以拿來寫明天文章並配「一對」,此文章目前在開信率方面(30%以上)及點擊率(有好幾位點進去「我要配對」)顯示是有感覺的,於是,問題只剩下,點進來以後,到底是什麼可以讓他們留下,什麼樣的服務是有幫助他們的?原本我想,headhunting才是我的任務,而不是matchmaking,若是後者,那我無法保證做到與別人不同,怎麼利用每天不同的主題進行準確且有效的headhunting?但隔天早上我一起來就苦思此點,不對,這樣我會真的「手工配對」做到爆,無法scale,我應該要建立一個系統讓人進來就可以自己服務自己,而我只需要每天出一個嶄新的主題及寫那個文章,這樣才對,不應該求upfront fee,應該求小小的每月固定subscription,也才合潮流。我要往這邊想。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6:30pm angina level 0.8、9:30pm angina level 1.5;服藥:12:15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