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中午的這個電台訪問,是個特別的體驗,「寶島新聲」是經常在計程車上聽到司機在聽的電台,這是第二次受此電台訪,前次是上上個月與立法委員,這次是電台總經理聽到我的主題感到有意思,本身亦有男性朋友遇見相同情形,加上人生經歷讓這位長官對兩性理解成熟、並不偏頗,可以理解中老年男人之苦,因此我們談的非常順場,提的訪綱也非常得好。比較特別的是它必須以台語來訪,是我生平第二次以台語受訪,前一次大概十年前;昨晚我特別先擬稿,自從奶奶過世後已五六年沒開口說台語的機會,或許這是住在台北很多人的現況,平常不太使用此語言,開口也都是所謂「混合語」,混合到什麼程度,可以到全部每一個字都是普通話,只剩腔調像台語,但我這次希望盡量維持我在溫哥華時期試著練台語,每一個字都用台語來說。

才知道原來「離婚」是叫「離緣」,我相信對於電台的目標族群來說,離婚恐怕更常發生,發生的方式也更像我所觀察到的這些男性,因此,觀眾絕對懂我在講什麼──「說真的,大家認為失敗的婚姻應該是老爸做不對了什麼事,這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伊真的做錯了什麼,打某啦、罵三字經罵得很難聽啦、常常嗯嗯不講話啦。另一種是伊「減做」了什麼,不夠浪漫,嘴不夠甜,事實上,是這社會把查埔人看得太厲害了,查埔人其實沒有辦法改變對方,沒辦法改變離婚命運。有很多查埔人,暴力,是因為他被這種的冤枉給氣死。於是,大家對這個查埔人的印象又更差了……。」

「一開始我不讓(我的)孩子知道這些事(離婚),但前妻常常教他們,後來我就開放了,我做這些離婚事業,參加演講,出書,孩子們也跟著我一起學習離婚的事。我告訴他們如何照顧其他也沒有爸爸或媽媽的同學。」我說道:「國外有一個新的概念叫『Sleep Divorce』,就是用分床睡來重建。我才想到,其實先吵架再分開,不如在沒吵架時分開,才是離婚的藝術。」

也頗有感觸,雖然我對離婚已經透澈了解,但,當眼前就有這麼高階的一位人士,提到她的友人也有類似困擾,皆是高階人士,談離婚就像比爾蓋茲,我卻沒有任何的服務或產品可以直接的幫助到他!我頂多只能留下一句:如果您的朋友有需要,我或許可以介紹一位友善的律師給他,就這樣子而已,其實我完全知道接下來發生什麼事,包括技術上的操作,包括法律上的防範,包括心理上的建設,我都可以「教」,但我在高階人面前卻來不及提出,這是一個需求──趕快拼湊出一系列離婚大課。

中午我一邊洗碗,我一邊開始思考了今天要上什麼迷你課。已連續三天都是做各種的「dating」的管道,我寫給一位網友:「交友的方式有很多種,我會提供盡量多不一樣的管道讓大家可以找到自己最適合的,有的希望看視訊,覺得戴個口罩看到真的人比較安全,且他們可能長相也不錯,可以這樣進習,有的長相不太行,但覺得自己很會撩,所以就用文字聊天室呵。但有些人可能喜歡慢一點的,特別是有些事情,慢慢寫、慢慢講、分享以前的照片……不求馬上回應,就是用email或寄信的了……這就是『筆友』了!」筆友的部份,報名者目前都是40歲以上、50歲以上,離婚女性居多,這又是另一個有趣的觀察(與機會),我已經去問朋友,是不是有這樣40、50歲以上熟齡的dating市場可以發揮,這部份肯定也是年輕創業家不想做的,我是否可以做一條線出來?

開始寫離婚大課201號。離婚大課,已經先框出來了,我打算設計十堂課,每星期用五個迷你課來串出一堂,若做,需要十個星期即可完成此超大的離婚大課。查到目前旅居在美國的英國哈利王子,開始用Tapping以及一種叫做EMDR的方法在進行,這些都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療癒法,想想,對啊,離婚好痛,怎麼辦,其實我們可以「借用」其他的療法,這又為離婚解痛打開新的一片天空。

我命題:「這個月開始風行的tapping心療法背後的科學原理,減緩你的家庭問題離婚單親之痛」,然後寫道:「英國哈利王子上個月剛參與Apple TV的紀錄片,片中,他在心理師導引下,進行一場奇怪的『療程』,只見他雙手交叉、置於肩上,雙手不定時的拍打自己自己,伴隨著身體搖晃,這麼簡單的動作,對曾經遇過喪母之痛的他來說,就有了療癒的效果。他們稱這動作為『Tapping』,其實是一個已經在使用中、專門應對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新治療法『EMDR』(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療法)的新延伸。」、「EMDR的原理其實是科學的,先叫出那些令人心碎的記憶,然後一邊快速的移動自己眼球,或其他動作(譬如哈利王子不斷自拍肩膀tapping),學者說明,由於以上動作對大腦產生大量負載,能將創傷的回憶消滅掉,並和一種『自己可掌控』(眼球移動)或『自己可療癒』(拍自己肩膀)予以混合,降低心痛。」、「離婚的艱辛,沒經過的人不會瞭解,近兩年歐美人士已開始討論使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各種治療技巧來減緩離婚失親之痛苦,我們也準備了國內第一堂關於Tapping與EMDR的導引迷你課,歡迎來聽聽看。」

我查過資料發現,有些專家文章,因為他們自己並未離婚,所以竟然拒絕將離婚的創痛定位成「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他們認為「離婚沒這麼痛」,這實在很傻B,只能這樣說了。所以離婚者還是非常的少數、非常的無人幫助。

晚上受邀來BNI東穎演講,進來後這裡最多到50幾人,一進來的感受就不一樣,真的像綜藝咖的頂新律師已經將整個聲音頻道塞的滿滿都是各種人的招呼聲,大家都很開心在報到、介紹自己、pass給下一個人,大家其實不見得彼此都認識,但語氣卻一副「好熟」,為什麼,因為氣氛已炒熱,就這樣而已。我突然生起一感──「天啊,好熟悉!」

不過,打開視頻,我的臉雖是亮的、眼睛是圓的,但,我的表情卻是垮下來的;不是不開心,就是嚴肅而已,且準備好用一種感性、磁性的聲音,慢慢的、緩緩的、有感情的講我的簡報,適時的還要掉下眼淚!這是我準備今天分享的表情,也是三年來,我都是用這樣的表情在分享的。這才發現,不對,這種苦喪表情,不符合此場合!那,什麼才符此場合?

我當然知道什麼才符合啊,這個,我很熟悉啊。因為,我只要回到我以前的網路演講,就是很熟悉的那種很high的演講。

這才想到,對,為什麼我不把我原本天生的陽光心情,帶進離婚的市場中?三年前我還沒離婚就開始辦離婚事業,我是打算打一場戰爭、一條平反之路,所以當然不能笑,但,現在已經不一樣了,我已經走出來,我已經happy了,現在我要幫助離婚者走出來,為何不能辦得開開心心的?這樣,或許我也能得到較多支持啊。前面兩位講者剛好就是邀請我來的貴人,朋友分享的非常好,都是正向的、告訴我們該怎麼做。無論他們是不是真的過的如演講中的表象那樣這麼好,單單看到他們的分享,我就整個high起來了!這不就是幫助?這不就是演講的魅力麼?

傍晚,我家女兒用她的新電腦,在你的協助下,寫了她生平的第一封email,這email的來源住址是她哥哥幫她設定的連續字再加她英文名字,她很喜歡,但我覺得哥哥有點亂取;而我很嫉妒耶,因為女兒的第一封email是寫給你,主題是:「我要買的書~~」。寫了第一本的連結,還有第二本的連結,然後寫「沒錯我要買兩本XD」,下面空白很多,用空白來排版,寫「這封信非常有紀念價值」、「幫我拍照拜託拜託拜託」、「天哪我打字打好久」。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無);服藥:12:13a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