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一個小朋友不在,今天兩個小朋友都不在,我這個天生的爸,一早起來就開始想念這兩個小惡魔了。女兒當然是最貼心的,兒子昨天才衝突嚴重,不過,看到兒子昨天想進我的群組卻滿臉失望的說他怎被踢出來且被禁止入組,我還是覺得很自責,沒有好好照顧他;即便我兒子已長的比我高,我還是會想抱抱他,抱他抱得緊緊的。雖然他比我高,但我感覺並不是抱著一棵大樹,我的感覺竟然仍是──還在呵護一株細細的、小小的初生綠苗。明明他身體都長這麼大了,但,只有抱著他,好像才摸得到他心裡的那小小的綠苗。人再大,心裡還有需要照顧的一面,而我竟然還想照顧到那一面啊。
這就是當父母的感覺吧。
下午上Triple P的離異家庭課程前,你早上還要先上Triple P的師訓課,這課是每個人四萬多台幣,聽你說,都是博班學生、教授、小學老師…等。我個人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許多根本就沒有孩子或還沒有孩子,因此,很多關於孩子的情境,他們都只是談理論。理論本來應該是有助於實務,應該是很不錯的,但不知為何我聽了就覺得一肚子惱火───可能是因為,煞有理論基礎以至於講起來就非常有把握,把握就聽起來較為強勢,拿到證照變成「老師」去教我們這些「父母怎麼教自己孩子」,但孩子怎可能這樣子教?有些立足點根本就是錯的,「愛」這個親子間的方程式往往放著不用;有些老師和父母說話本身就「不Triple P」,談話的時候本身已缺乏了同理心,這樣的事情令人惱火,但又不得不承認,這種東西好像真的有父母會買單,昨天我線上演講後,竟就有兩三個同學追著要問我提到的今天這課程的連結。
最簡單的方式切入到離婚單親族群,讓離婚單親者都能夠得到饒益,到底是什麼產品?一度我們很熱衷的教養課程,今天即將開始,帶著這個一直都沒有得到答案的問題,這堂課,我們買了100個人以下的ZOOM視訊軟體帳號,結果,差點超額爆滿,一度到了90幾人參會(其中只有少部份是我們認可的學員,很多是學長姐、及被我們設定成「旁聽者」的太晚報名者),發言非常踴躍。有趣的是,一有機會拿麥克風,大家說什麼?說的大多是自己的離婚故事,而這個故事是什麼,大多都是,被惡意攻奸,失去了親權,看不到小孩,或只能看一點點,然後儘管過了多年,對方仍然不是一個很好的父母而讓自己非常擔心,所以才上這一堂課,因為,無論離婚幾年,或者是還沒有離婚,在父母們的心中最大最大的擔心還是自己的孩子啊!而這個並不會因為有了新人生(新對象)而有任何改變啊!
離婚單親,最關心的就是孩子,但要開了一堂課程來教這些人,這些主角們的感覺就是:「教錯人了,真的來上課的應該是『對方』(相對人)。」這個世界要怎麼打開呀?答案就是,或許在這五堂課之中,他們學會了如何「單方面的改變」而讓孩子變更好,而孩子變更好以後,自己的纏結就可以放下,快樂去找新人生了。聽起來很憂鬱、很無奈、很悲情,不過卻是在客觀的現實底下真的可以解決事情的方案,而它必須要被解決,因為不解決的話,孩子就真的會被傷害到了。
這堂課很精彩,Triple P全球風行,開出各種口味,它並不是只有開離婚的,但我英雄爸爸公司當然是對離婚最有興趣,何老師也是對離婚單親族群最有使命感。這位Dr. Matt Sanders,變成此課程影片裡面的唯一長青一主角,他應該也成了所有心理學家羨慕的對象,相較於Sanders,佛洛伊德或榮格靠幾個理論,阿德勒則被引用延伸成各種新的理論,變得只出一個名。這就跟今天看到「弱連結」的提出者、美國社會學家Mark Granovetter,在1974年提出這理論以後,就這麼而已,但是Sanders卻留下了大量的影像,他真正善用多媒體;雖然這些也只是10年前的DVD,現在又變了、又變了。這場課程有進行分組討論,最後又問教授,圓滿結束,這次也幸好有你的幫忙,學員都說你的名字就是今天的「關鍵字」,何老師今天必須在大家面前聲聲喚你,你也成功且精準的播放老師所需要的影片、簡報;你同時操控兩台電腦跟一支手機同時連線,我在自己房間也用自己電腦監控,幫忙露臉,幫忙放人進來,幫忙回訊息。
我這樣開場:「各位先進、各位父母、各位專業人士、大家好,我是英雄爸爸公司的創辦人Mr. 6,身為父母,每個孩子都是寶貝,都希望他們好好的長大,可是,離婚的時候,太多的無奈,成年人都無法照顧自己了。而我自己身為離婚者,深知離婚的家庭真的太需要幫助,但,最後才在法院,在醫院,在老人院,其實最有效的幫助「是從『家裡』開始。」
「這一系列課程,總共有五堂課,我們會早十五分鐘進來開始,1:30準時開始。每一小時會休息五分鐘。每天的最後我們會再多半小時,讓大家可以自由發問,何老師會邀請我們另一位資深VIP來賓一起回答。」
公益課程無法賺錢,所以我今天繼續很努力的在想想創業切入點,在筆記本上畫,要把腦汁全部擠出來──我有點過了黃金年紀,想不太透,所以要「擠」得更透,擠得更「絕」,結果我發現的關鍵字是──「匿名」二字。看,離婚者們,因為身分特殊,不敢隨便說也不敢隨便透露,也對自己沒啥信心,所以,一個簡單又快速的匿名,讓他們能快速加入對話,認識新人,和外人聊聊──這就是為何LINE群組開此話題很快就能吸引精準的離婚單親男女來參加。
晚上是連續第三天到淡水,這次是去接孩子回來,這樣模式其實也不錯。其實,來回淡水的這一趟路,大約是25公里去、25公里回,可以想很多事情,欣賞很多風景,以前在溫哥華長達四年上大學、在舊金山灣區長達三年的工作時間,這麼多年,我都習慣了每天在車上時間超過一個半小時,那段時間,我從靜坐,得到了多少的文青能量;可以說,若沒有那個時間,我也不會寫書,到現在都還是工程師,或許我很快就會買比特幣,或許我可以做很棒的事,但我會少寫了16本書。
整個家六個有四個確診的朋友,已經自己去住隔離旅館了,因為當家裡有這麼多人確診的時候,有些心理,平時的我們根本無法模擬到底──原來,一個到處都是病菌、已然空蕩蕩的家,也沒有人想住了,乾脆自己先住旅館,就算真的有壞消息也是繼續住而已。這時候另一位同事好像也有可能確診,這是我第一次感覺到病毒已在身邊,恐奪走人生中重要的人的生命。
匿名群組裡,繼續做社會觀察,一位女生突然飆罵,其他男生女生聽了竟然是盡量緩著緩;回到家,哥哥也繼續吵著要買新電腦,你也受不了,開始覺得妹妹準備要讓步了。兒子的補習班好幾個星期都沒交作業了,今晚更急的是,妹妹突然流鼻血,兩個鼻孔都流,止了很久都止不住,我自己這麼流鼻血的從沒遇過這樣,妹妹哭得很累,我其實也嚇壞了,裝著堅強的告訴她沒事,這血很少的,放鬆一點……。
今天為了課程,我寫了一段話──「在自己人生中愈『不成功』的父母,就愈喜歡對孩子說得斬釘截鐵、罵得鏗鏘有聲,但自己都做不到。」、「孩子只是讓他們補做人生未竟酣夢、發洩兒時創傷的代罪羔羊。也是我最新一篇我的《國語日報》專欄文章主題───『不矯正的教養法』。這樣的一個國外來的教養觀念,就在今天下午,由我創立的英雄爸爸公司所主辦的『新型態教養課程』將在線上盛大舉行,因為疫情,我們特地以公益場(也就是完全免費)來將此原裝進口的課程,奉獻予台灣這裡的離婚中、離婚後的辛苦的單親媽媽、爸爸們。」我寫道:「這次報名的人數非常誇張爆多,以致於我們必須在報名人數近150人時停止了表單,並只能從中挑選出不到一半的父母來參加。而其他旁聽者亦是陣容非常驚人,家事法庭的法官就有好幾位,再加上調委、程監、律師、心理師……他們接下來連續五個星期將犧牲他們放假的時光,每次長達三小時坐在電腦前;我們這幾天細細教他們如何使用我們遠端視訊軟體,感受到台灣這一批專業工作者的敬業,真的,由衷的,禮謝。謝謝你們,願意陪著離婚單親者走這一段路。」
這一段我寫得很用力:「離婚不會打倒我們與孩子,哪裡跌倒,哪裡站起來──孩子們與我們都將大放光芒,請大家仔細看著。」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9:45pm angina level 1.5、10:45pm-11:10pm angina level 1.5;服藥:11:03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