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上網課到了半夜四點,這次好像比前兩次都難捱,到半夜兩點多就真的忍不住想睡覺,但美國人其實比我還想趕快結束,他們到最後也是感覺上草草速速到最後,最後一天都是客座講者,學員都沒在聽,有一個講師講完了,問大家有沒有問題,沒想到ZOOM畫面螢幕上顯示大家都在做自己的事,連這個講者問那個「大家有沒有問題」的問題都沒聽到!於是很尷尬的講者佇在那邊,總導師出聲,請大家拿掉靜音,學員們仍沒聽到,繼續在鏡頭前做自己的事。我雖然已經半夜近四點但我至少還專心著。
昨晚這樣算起來睡了才三小時,睡眠時間短,但睡得頗深。昨晚撐這麼晚卻也能睡得這麼麻麻酥酥的,亦是一個特別體驗,關鍵在「冷氣、加棉被」,就可以睡得比較深,我家小妹妹很早起,六點就起來,細細的聲音叫我這個爸比,我就算身在再深的夢境也馬上跳出來即時給她答應一聲:「嗨!」早上八點多我已到了超商,買兩顆茶葉蛋、一條蟹肉棒,來到現場,都爬樓梯到3樓了,發現跑錯棟,還要到大馬路對面去,這時候心臟已有點不舒服,原本穿很多的衣服冷冷發抖的現在開始流汗,狀況差。你開玩笑說,小朋友們都是「廢廢」,我不必被叫這個綽號,你稱我「勞勞」,是廢廢的相反,永遠勞心勞力、在家停不下來不做家事,工作依然繁重。
今天是一整天的實體課程,主要在訓練講師、主持人、司儀,三人一組,我是講師,感到不好意思,讓其他兩位(司儀、主持人)都要熟練我自己的人生故事。早上先聽課,講師是一位我很喜歡聽的,我在想為何我會喜歡她的講述,應該是一種姿態,雍容大方卻不嬌貴,侃侃而談卻不給任何壓迫感,雖沒有抑揚起伏也就表示不會突然激動、或指著聽眾要互動,清脆好聽且富含感情,順滑地像是一首靜心又舒心的音樂,聽她講兩小時我可能都不會覺得累,還覺得舒心。她說她喜歡乾淨,早上會掃地,與手足整個家庭住在一起,講述中展現了台灣家庭某一種女子的模範樣板,在這個民生國度,自在、自信、圓滿的活著。她這次形容她如何和vendor吵架、掛電話,兩個小時的心理掙扎,終於決定回電又怎麼因為得到對方諒解而放鬆的過程,講之非常之細,用詞精準,一個贅字也無。她也能非常詳細的描述,譬如說,從癌症診間走出來看到同診間那些人或多或少臉上都有縫補線,她的心情如何。
突有一感,大家對一個講者的「內容」再怎麼修改,頂多增加兩分或三分,但演講是兩位數的分數的事,一場演講,講師自己的題目、講師本身的故事、講師本人,其實已經決定了此講是九十五分,還是六十五分,後面加以加強,也為時晚矣。這就是為何漸漸的不再仰賴少數講者,而開始帶進引進更多的講者、更多的故事。
我覺得這一次我心情不一樣的是,這一次,我已經很習慣將自己敞開在大家面前,因為在公開場合已經說過一輪了,廣播、電視、直播,都已經這樣了。另外我也開始習慣於講給已經知道我講稿的人,再跟他講第二次不再覺得彆扭,或覺得對不起他們。
第二場則是一個「謝謝」的主題,真的不容易,因為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人生裡(包括我),不知道自己與外界的相對關係。第一位漂漂亮亮的,一直在說她如何在第二段婚姻中跋扈,最後對先生的轉好只講了一小部份,或許這已經是她自認做的很了不起的事了,所以自己可能覺得非常的感動,但聽眾覺得,她好壞呵。第二位講爸爸有多好,媽媽有多差,講到爸爸哭得說不下去,提到媽媽也大部分提到她有多糟,花了極大篇幅鉅細靡遺地交代好與壞的對比。我發現我自己之所以沒有辦法如此聽這樣的故事,是因為我父母與兄弟都很棒,但,這麼多家庭故事(非婚姻故事)也可見在台灣有多少人與自己的父母都有問題,以致於對這樣的故事是多麼的有感覺。我甚至猜想之所以現在離婚率高,有可能一部份也是因為農業社會下來,父母那一代自己在童年時代「沒有一個不受傷的」,這已經是大規模的傳染病,傳在各處;大家對於人生都有不同的方式很成功,但到最後,與父母的問題,竟然都是一模一樣的故事,連用詞都差不多。眼前提父母提到淚流滿面的這些,不是年輕人,而是五六十歲以上,而他們的爸媽都已經是八九十歲,仍然未解。
走出教室,天色已暗,同學們在門口互道再見,從其他大樓走出來的還有其他認識的,打招呼打得不亦樂乎,很溫暖,以前在週末可能就在路上遇到這樣人,可能是教會出來的,一群一群的,那時候只覺得他們為什麼花這麼美好的週末時間,不和家人,卻和其他人?現在可以理解,在這邊覺得,就算花了一整天,還是會覺得一點也沒浪費,而得到了好多。這邊都是「講真話的」,所以你可以知道原來大家外表光鮮亮麗都經歷了很類似的人生辛苦,所以當我走在路上,再看到其他陌生人,也不會覺得自己被比下去,可以延伸預測,他們大概也是一樣的。
今天我自己的分享,可能這個小房間的人真的比較少,我的聲音狀況不好,可是,自信心完全沒打折,穩定,手拿麥克風,講稿放前面,真的沒有什麼好怕,我可以記得一些剛剛才剛蓋上去的詞彙,結束後,資深學姐都問我,自己覺得跟上次比有沒有不一樣?我說,自己覺得的確這是表現比較好了,其實我也很難想像之前是什麼感覺,但短短一兩禮拜和出書什麼的的確將我自己墊高到某種「離婚專家」的氣勢,如果真的起來,這是我第三次爬高了,我現在一直在做的就是,怎樣把這個氣勢裡面繼續「塞填充物」,讓它不會像保麗龍板一樣過一陣子就垮了或溶解了。
「正面」好像蠻是一切之解答,只要一直喊「正面」思考,自然的就將其他負面的思考給排除掉。我真希望我的生命可以繼續,好不容易領悟到這個,我在想,說不定「正面」這個口號其實也是影響我最近對外講述頗順暢成功之一。
謝謝你,在我不在的時候,幫我照顧了與孩子的時光,孩子去補習,考了個「大白鵝」(意思是全班第二名,我每個名次都會幫他取綽號),你們去吃錢都刷刷鍋,雖然我下課後肚子是空的,但想到你們,心情卻是滿的。
晚上很累,看到團隊真的蠻虛弱,我也只能現在暫時好好操作這一台大車,禮貌的回覆寫出了該有的訊息,然後,深夜也交出了基金會的修改,才去睡覺。記得,一切只是暫時。
心臟相關記錄──發作:3:50 angina level 0.5;服藥:11:30pm took coxine 10mg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