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著協助女兒完成科展,必須多一章節,補上上週剛剛帶去學校盲測茶飲料的新實驗。我以為已經寫完了,現在又得開筆多寫這麼一章,覺得蠻悶的,突然又不太了解為什麼自己要這樣的幫孩子?但,一開始寫,我就「想起來」了。

我先是獲得某種心靈上的平靜,這是科學,這是嚴謹且美好,那是小時候的回憶,做這個,我們還真的測出一些東西,表示我們不平凡,所以我開始感受,即便我得親手幫女兒寫某些東西,女兒會直接看到、直接讀了、直接練習,也就是說,我不只為女兒做了一個榜樣,同時也像建立自己與「未來的女兒」的連線,讓她有一天可以理解我所理解,而不是我們父女倆人因為兒時背景不同而從此走兩條完全不同的路。即便這一次,女兒只懂了20%、30%,她會看到自己因為科展帶來的小小啟發,然後,明天發生了某個大大變化。

下午這一場新的Triple P教養課程說明會,都交給你來處理了。你來主持,你來設計節目,簡報也都是你做,你將簡報做得很漂亮,將意見調查表、課前問卷、還有Mr. 6筆記本等全都裝進一只小行李箱──全部都是你弄的,所以想當然爾當今早妹妹臨時找她的李同學來家裡做科展,你已經累到沒辦法,儘管你仍幫她泡了飲料。同學來到我們家,說我們家很漂亮,她們家都亂亂的;然後細數了我們家人,她特別看到了你,問女兒你是誰?我試著說,哎,那是叔叔(我)的…唔,我也不知道怎麼講。妹妹也說,哎,然後,也沒有講!那畫面蠻好笑的。其實,聽說妹妹班上同學皆已大致都知道我們家是單親之家,有的不知道怎麼知道的,應該是家長群組傳出去的吧?但,真的要我們去承認並介紹「你」,竟仍不知道怎麼開口───或許,對大人,不必開口,大家已懂,但對一個直率的孩子,我們多麼害怕這個難懂的名詞會對我們現在或未來帶來什麼難以接招的答話呢。

我們家在城的東北角,卻要到城的南部去開課,慢慢也習慣了,這趟四百多塊計程車,坐起來通常是沒有意識的,因為每次這個時候壓力都非常大,我檢討,當我們自己忙的時候,都會覺得自己很忙,很可憐,沒有人支持我們,沒有人幫忙,但這個時候,如果我們把我們情緒發出來,那我不禁會想,乾脆不要做這件事,會不會就沒事了?事情我來做就好。我需要的是大家情緒好好的,為了完成事情而必須換來幾個小時來自於一天兩天的說不清楚的低潮,寧可自己照顧自己,也不要照顧別人的情緒。或許我的問題就是在,我太相信,照顧,是在對方情緒還沒有出來的狀況才是歡喜。如果對方情緒出來,那我認為就不是「照顧」而是「容忍」,甚至變成一種威脅,而且也不可能一直忍,總有漏網之魚的情緒出來搗蛋,讓它變更糟,實在太不划算了。

下午的場子,來的人數比預期更多,一度,電梯一直開,送了人到櫃台前來,但後面的教室裡已經沒有位子了!加了一次,還是坐滿,前面工作人員的位子都空出來,教室還是又滿了。座談會開始,何老師希望自己來,因此你這個主持人就暫時消音,讓老師自己開場,畢竟我們也不知怎麼賣這堂課;也的確,腦神經有它自己的魅力,一直到老師講掉了原定兩個小時的60%的時間,超時了幾倍,仍有來賓對著老師的螢幕拍照,所以它是有效的,沒錯。

豐盛的點心,有一位同學還帶了自己做的異國風情的果凍,裡面有一朵非常漂亮的花,不只美,我從沒有吃過這麼好吃的甜點。和幾位男生聊天,他們也對我們為什麼辦這活動充滿興趣,他們不知我名字,只看到我公司名稱「英雄爸爸公司」,因此稱我「英雄爸」。當我看到這些家長,願意帶著不受控的孩子來上這堂課,心裡是非常的感動的,拍照時還特別拍下某位父親或母親的背影,他們的小小孩,還有台上的何老師、她螢幕上那一顆大腦,全部拍進了同一張照片,多麼有意思。

此時,已超過原本活動應結束時間,才開始學員分享,你當主持人開始控場,每人講5分鐘,講到Mr. 6,大家回頭,那些笑容,他們是喜愛我們的。的確,中間有幾位憤而離開,沒給意見調查表,但大多是留到最後,且到晚上,你所設計的當天優惠起了效果,已有四個人次報名,隔天早上更升至六個人報名,這是我「關門賣課」的最快紀錄。

晚上弟弟再次選了一家餐館,這變成我們家現在開始形成的「週日聚餐」傳統,我和你從活動地點出來,而爺爺奶奶已帶了孫子們至少一下午,弟弟負責開車載大家來到餐廳,吃完後會陪著父母回到他們淡水家。今天選的是「榮榮園」,我們家裡這些人剛好就是一張圓桌,好幾道菜,還有甜點。這樣的聚餐,比離婚前輕鬆,沒來由的開始,沒有太大的期待,最棒的是,沒有任何衝突,孩子們會先圍著有一陣子沒看到的你,而爺爺奶奶也自然加入了我們對話,你也會搭理、交談,我和弟弟在這個時候常常討論比特幣或創業,還有我的心臟病。這些東西,都很自然,一路自然到取車,通常長輩就會去搭捷運,孩子搖下車窗和家人說再見,也和週末說再見。

但今天狀況略有不同,妹妹的同學下午在我們家玩,變了調,我覺得,這一切和妹妹在學校過度內向的個性脫不了關係,她還沒有來得及反應過來,就被欺壓的過了頭。不過,我們都給予妹妹心理支持,連哥哥也加入一起,你也義憤填膺地說些什麼,我倒覺得這樣對孩子教育也不好,雖然這種「一起批鬥」的家庭,相當和樂,同仇敵愾,但有一天會指向自己人,或自組圈圈,人生為什麼要被關係整這麼久?不過,我離婚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子嗎。

晚上著急地要改完新書的一校,還要和妹妹練科展,不知道可不可以睡覺。我倒是查了,最新內政部資料,目前結婚中的仍是大約1000多萬人,佔全人口近五成,而離婚者佔了全人口的7.8%,比十年前的5%、6%還多了一至二個百分點。所以,我以前演講常引用的,目前全台灣人口只有6.5%是離婚的,仍是正確的,不過已經升到了7.8%。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