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不被孩子吵,第一次嘗試早點起來,還是比原定時間晚了一小時。起來後,慢慢的動,慢慢的走,慢慢的搬椅子,不發出聲響,也小心著心臟。然後坐下來。這麼早,Clubhouse聊天室竟然也有至少兩個房間正在聊,全家仍在睡,不能放出聲音,最小聲都不行,所以進去一下就出來了。
有多少時間可以思考呢?我早起的女兒隨時都會從房間喚我:「爸比……。」她何時會發出聲音呢?沒想到,今早,從坐下到她喚我,竟有整整兩個小時的空檔,更沒想到,這段可貴的空檔時間我沒有寫日記也沒寫專欄,竟只有思考,坐著,一直想,一直想,霸氣的想,強力的想,效果挺好;細細的想,所以可以抓著,沒掉下去,也不會急著隨便做個結論趕快想其他。於是,有了一些展開。
哥哥真的努力幫我「省設計師的費用」,幫我做一張新年的賀年圖,一個看不出年紀的年輕女孩,眼神透露了憂愁,和去年中秋節那張的眼神有一點像,穿著大紅上衣、頭髮是左右各一包包頭,十足中國風,手上原本拿一根正在燃燒中的爆竹,我跟哥哥說,這樣子「只會爆炸,不會爆紅」,他笑了。昨天他再提醒我,我答應他要幫他想想點子怎麼改這張圖?我說好,趁剛喝過「老街場」咖啡,腦子轉速特快,幫孩子們弄了泡麵,看著火、等水沸的時候,趕快來想一想。我打開手機拿出那張圖,想一下子,就馬上想出來了:「今年我不要紅包,我只要『邀請函』!」什麼邀請函?當然就是Clubhouse邀請函,還可以做成英文版:「This Chinese New Year, a Clubhouse INVITE is all I ask for」
就這樣轉動起來,原來,可以甦活我大腦的不是安靜,而是Clubhouse,它的機會,讓我的創意腦運作了,我在想,它最好的use case,有可能還等待發現中。應該不是自己開個廣播室兩人對話給別人看,更不是自己一人獨唱,也不是大家亂聊亂聊──或許,真正顛覆的,是當我跟另一個人原本要打電話要討論某事,一對一,也歡迎其他人進來,或許這才是最大的潛在機會,會開始取代很多原本一對一或一對二的私下的對話──而這是每一個人,不必有「網紅慾」也都會常常做的事(打電話給另一人講事情)。我可以開始思考如何先一步用在我自己身上。
射手座的我,最怕的就是突然間各種機會都冒出來,那會讓我太開心,每一個都愛不釋手。下午和史丹佛老朋友約在王朝大酒店,又出現一個機會。應該說,本來他就提到了這個機會,但我沒有特別的注意,而今,這機會變得非常有趣。這咖啡廳很舒服,人很少,感到安全,直到我看到觀光客沒戴口罩,才想起,不對,這間飯店記得是防疫旅館之一?還好服務員說,外國來的是被「關」在另一棟。同學和我說了一個很大的市場(遊戲界)、一個很棒的方向(對美國),也就隱含了一批很適合的新夥伴(這群因為108課綱而需要學校外面多樣化學習歷程的年輕人)、用我最熟悉的手法(行銷、業務),這麼有趣的東西怎麼可以錯過?我今天開始想了。
Clubhouse是這樣子的東西,它越熱、越急躁,就讓一些其他人對它更黯淡、更排斥,這是人性,尤其是像我們這種已經追了半輩子趨勢的網路人,就會覺得「好累喔」、「又來一個新的平台」,又不一定會成功,搞不好和Plurk、微博一樣(相對的在台灣)曇花一現,當初沒有追的,現在不也一樣活得好好的。所以人性會幫我們排除掉一些原本應該在上面很吃香、很活躍的人。而這種邀請函制,真的又成功的將一些網路上最獨立思考的金頭腦,像「鎖味道」一樣的鎖在這些小房間裡,為它思考,為它工作,它創辦人是不是研究過心理學呢?
Clubhouse也像是某種炸彈,今聽到有人說因為Clubhouse會情侶吵架,對我和你來說,嗯,也是挑戰!不過,這APP不只是代表一個遊戲,其實代表一個潛在的事業,或許,也代表一個工作應有的態度,我是網路科技人,是一個不按牌理出牌的創業者,也因此和一般人最不一樣的就是「時間」上面的運用肯定無法太正常,我已經盡全力的讓我身邊的家人感受不出,好像我是一個「時間的慷慨者」,但其實,我是相反過來的一個非常非常「時間的吝嗇者」。離婚前後適逢公司的變化,我經歷的不是好幾個月而是好幾年之長的休息,但這休息的姿態並不是「常態」,我終究還是得「工作」的。不過,我發現,尤其是今天,我一開始工作,就失去了原本的支持──大家對Clubhouse都是一種眼神和表情。所以我後來也不太敢點開那個黑人捲捲頭了。
另,Clubhouse也將我的個性給揭出來了,我可以演講,可以一對一,但,當我要加入一個群聊天,讓多於兩個人聽到我在說話,我就覺得「壓力超大」!好奇怪,這是怎麼回事。這也終於解釋說明了為什麼我在一個圓桌、當大家逐一自我介紹,我竟會緊張得比面對一個300人的兩層樓的觀眾還緊張;或,要我在台上當老師我OK,但要我以學員身份上台分享個什麼我就緊張到幾乎牙齒舌頭都要飛出去了,到底是為什麼?我不知道。今天一位認識我的主持人就問我,這個Clubhouse和上次與暢哥的直播有何不同?我覺得暢哥的直播就是蠻自然的,好像兩人在聊天,但現在就不像聊天───或,我可能從來都不會「多人聊天」?很好笑,Clubhouse好像正好中了我最害羞、最無法克服的「死穴」,而我一直都不知道,直到今晚我再次想要開口,才發現我如此開不了口;我進入一個才六個人的群組,竟趕緊按下「悄悄的離開」,怕被「點到名」。我寧可躲在一個四、五百人的房間裡面,即便這樣,仍被點到好幾次:「我看到了這裡好多認識的人哦!某某、某某某、Mr.6、某某……。」聽到自己的名字就嚇一跳,趕快找到了那個「悄悄的離開」按鈕。
這個軟體真的讓太多的早期使用者線上相會了,所以我好好的想了一句作為自我介紹:「人生前半段以米斯特六公司養家糊口,人生後半段以英雄爸爸公司實現夢想。」這樣夠完整了吧。然後再寫道:「我有三個同名的網誌:第一個是舊部落格,或許曾讀過;第二個是是新文章,不讀沒關係;第三個是私人日記,千萬不要進去!」這也算是我在台灣14年的線上人生的最好註解了。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