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國中的哥哥一直需要手錶,到今天才拿到。新手錶是你幫他買的一隻簡單的Swatch,全白的、綠色錶面,乾乾淨淨的,然後他用「117」的報時網站(他們從沒真的打過電話的117)。弄了半天以後,很開心的秀給我們看,看,他手錶時間一毫秒都不差,和報時一模一樣。當她說:「下面音響,十點,四十七分,五十秒,咘!」他手錶的秒針就剛好經過50秒的刻度。「真的一模一樣。」哥哥像孩子一樣開心。

雖然事業沒啥發展,但我們的寒假還真的過得不錯,對不對?一直很關心我們的小叔叔一句話說得很好,如果日常家庭生活可以開心美滿,那麼事業、理想、夢想,整個都會順暢發光,況且,我的事業是圍繞著孩子與親密關係的,更是如此。

就當我今天正在想怎麼開始一個「教養」電子報,開始頭也不回的嘗試各種teaser吸引訂閱打算直至成功為止,沒想到今天「教育」電子報進了一個很重要的「新單」,是一位以前就合作過的讀者,他說:「很認同您的理念,我也希望能開拓小朋友的視野。」他有一個剛好在做藝術相關的大孩子,這會是幫助她全球化的大好機會,我想好好的做這一位,該怎麼辦?沒想太多,就做了吧!「根據每一個孩子半客製化的修改」的服務,第一部份是先幫助她趕著報名最近就要截止的比賽,一個是在2月7日就要交件的「國際動物福利基金」(International Fund for Animal Welfare)繪畫比賽,一個是在2月25日要交件的「人口教育組織」(Population Education)的「全球人口問題」的影片比賽,這兩個比賽恰好是我日前寄出的兩份電子報的內容,開信率還可以,報名率差。

第二部份是我臨時決定「多做」的,我覺得很適合也很有道理:「我們先為孩子建立一個形象,怎麼做呢?建議由家長這裡先幫她開一個個人的英文臉書粉絲團,在不透露自己太多細節的情況下,擺上一些她個人專長、特質的展現;往後的經營,就以這個粉絲團為主。」這樣有一個基底,在對外比賽介紹自己時,國外的陌生人就不會只看到一堆中文音節人名、校名,還有一個全球的人都看得懂的內容物(粉絲團),這孩子的形象才會「立體」起來,也用這樣的粉絲團回過頭來讓這個孩子與家長看到自己從以前到現在的差異。

我心中的不安,從早上就開始,孩子在寒假中,不急著起床服務他們,所以可以躺在床上,眼睛睜大大的思考,收入怎麼,怎麼收入,想到我的雙腳底都冒出汗,背脊都熱了起來,只好調整姿勢讓身體涼一點,但那整個靈魂好像被悶在蒸籠裡,解方找不到,找不到解方,這時候你醒了,一整開眼就看到我眼睛睜大大的,你拍拍我,但我不知道要怎麼跟你說,家用又要交錢了,我先匯給你再說。

這幾天接連發生兩件小小的事,頗有感───當我是一個書作者、一個自媒體的擁有者,那是上對下的關係,可以確保我自己所有的東西都被保留著,沒有爭議,雖然孤單一個人,但所有做出來的成就都是「我的」,然而,當我做了一個「群組」,就不是這樣子了,群組裡面每一個人都可以發言、每一個人都可以去搶,好處是,我只要當一個觸媒,一個開始,就可以啟動一場團體合作,可是後面呢?如果我個人沒有持續的繼續「經營」,很快就被「洗」掉,被其他人取而代之。那誰能取而代之呢?通常經營這樣一個「群組」,只需要懂得站到別人的頭上、站到別人的手上,找機會就鑽上去,找機會就連接到裡面的人,找機會貼出關鍵訊息,找機會佔入別人的心裡,這就爬上去了。作家通常最不想做的就是這種事,所以我向來不擅長這種事,而這也表示我將被這種「從粉絲團到社團」的變化給刷下去──我向來不懂混團體或領導團體,線下或線上,我一直還沒搞清楚社團是什麼意思,社群時代讓我有一點「迷茫」,要怎麼交朋友網路公關,怎麼樣衝這種「團媽」流量,我都不知道。

不過,上一次的教育電子報,起初以為開信率低,再也沒有去看,今天再看一次,發現開信率已慢慢的超過了30%以上,還不錯,至少這一部分有「開通」,雖然付費率仍非常低,但,這種漏斗,就是一步步開通,就有信心了。我也發現先前辦的兩場「手機成癮大調查」就晾在那邊,取得了參加者的email等等皆沒有繼續與他們聯絡,我將它們加入我的教育電子報名單,增加近兩百位,現在我要開始辦這種會員,針對「教養」,我覺得我今天又火熱起來了。

下午來台安醫院看心臟科醫師,這次特別換了另一位,不是上次那個要推銷手錶的,這醫師之前看過一次,一樣也不太理睬,同樣的,又排到七十幾號,醫師像rock star,我像個小粉絲,很小心的講話,以免隨便就被中斷、趕出門;醫師問我為什麼會吃這樣的藥,我說,我有這些症狀,然後接下他唯一想知道的就是:「吃這個藥,緩解了嗎?」我說是。他得到他要的答案,接下來我一直問其他的選項,其他的可能性,還沒問到十秒,椅子還沒坐到三十秒,醫師就拿起我的健保卡,手舉起來,叫下個號碼了;這種屈辱感每次來心臟病的診間都去除不了,但能怎樣,只能乖乖地去拿三個月藥,好像這就是我人生中唯一的走法──繼續拿藥。

在自學的世界裡,教育家認為,學校也是工業時代的一種設計,每個學校製造出來的並不是獨特的人,而是進入人類群體生活的小螺絲,念得愈高,愈被弄成更完美的小螺絲,而,「醫院」不也是這樣子嗎?它負責想辦法將這些小螺絲的生命拉到最長,因此可以得到小螺絲收入中的一部分來維持醫院營運費用,還有醫師們受社會尊敬之外、比一般民眾更豐厚的收入;人生就是這樣子。我以為我自己多麼特別,但當我用這個世界的語言、寫這個世界的文字、用現在這一台蘋果電腦裡面的Word軟體來打字,再上傳到美國主機裡面的Wordpress,全部全部的全部全部,我都只是一個公版之中的公版人。

晚上和一位老同學電話請教,老同學是高中老師,我才了解,原來所謂「108課綱」最大差異之一是規定高一即要開始上傳學習歷程,用時間來當證明,若高一沒上傳的,不能再回去上傳。這就有意思了。同學也鼓勵我,我所要做的全球教育若能和升學綁在一起,絕對就沒有問題了,但,這也是諷刺之處不是麼──我想要現代台灣孩子不要被限制在台灣的升學軌道,希望創造「第二條路」,但最後這「第二條路」其實是幫助升學到更好的台灣的大學的手段,才會大賣,我到底該怎麼辦呢?

在對談的同時,我已經放了一個「教養」的問卷在網路上:「步入青春期的孩子,告訴你說他/她想去同學的家裡玩,甚至還過夜,你擔心嗎?你會怎麼處理?」、「孩子房間很亂、東西亂丟、家事不幫忙做,該怎麼辦?有沒有神仙妙方可以讓他們立刻開始參與家務?」

這兩個問題都是何老師的課程影片中提過的問題,也是最精彩的部份,但我丟出去後,卻沒有得到迴響,填表率低,我實在很失望了。

作者聲明:日記作者(我)透過日記無差別記下最真實的每日,若有冒犯,懇請您,也謝謝您,願包容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