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繼續和你討論,昨天到今天,時間為何過得這麼快?很快就發現原來有一大段時間,至少八小時,下午從四點到晚上十二點,我們的家,一直處在一種非常吵鬧的氣氛中,好消息是我們家的孩子與大人互動融洽,壞消息是,沒有停止的一刻。回想自己小時候,是這樣子吵的嗎?不,以前的家裡,有蠻多安靜的時間,也因為有這些安靜的時間,小時候的我們才可以思考、創造、改變。如果我當年是住在一個紛紛吵吵的環境,那我可能就只能「消費」、「抱怨」───都是直覺反應式的淺層思維。這就是為什麼我的孩子碰到學業上的問題,通常只能花時間大聲地把它說出來(製造更多的噪音),抱怨完也無法靜下心來思考,怎麼扭轉,怎麼改變這一切。這不是「無志」,即便有多麼大志,碰到這種哄鬧鬧的環境也都變阿呆了。這樣的孩子長大之後只能消費,然後「省錢」,因為他不容易去創造、去賺錢;他們或許很會「模仿」,但只能「表演」給別人看,不能靜下來好好的跑一條非常長的跑道,直至起飛。

問題是,我就能嗎?我一直以為我能,但這段時間我真覺得好像自己在做白日夢,我知道我昨天做了一個新的官網,為了不要自己寫程式而不自己架站,延展性低很多,但看到一個新站,比較錨定下來了。今天大多時間在做這個站,一點一點的雕琢,有些部份用CSS修好。

「不希望看到你一直withering away,在家裡可以當個好爸爸,沒錯,但你更應該到外面去當個『成功的爸爸』,而不是『好爸爸』。」這是你今早跟我說的,特別記錄下來。這形同給了我一張驚喜的許可證,我以為我要一輩子關在家裡照顧兩個孩子了,現在我是又可以出去生龍活虎一下了嗎?但,我依然不打算離開──我會想辦法找到平衡,你放心。

因為先前在自己家裡會被討厭,所以我習慣在做私密事情的時候,關起門來讓他們聽不到,比方說當年我早早起床、在大家還在睡夢中的時候「刮鬍子」,那是女士和孩子們比較無法同理的噪音;像是「放屁」這種事情,如果大剌剌的「放」出來,還是會被指正──我在家裡習慣性的像古代小媳婦一樣的生活,到了現在年代,反而變成一種好習慣,讓我或許和其他男士不太一樣。

我寫完文章急著出門,要趕上今天到醫院探視剛耳朵開刀的媽媽的探病時間;你從廚房出來拎著一個紙袋,開車的時候,我坐旁邊,你打開這一袋,原來裡面裝愛心早餐,有一條你剛煎的豆芽蛋餅,還有兩大片你剛弄好的Beyond Meat!我的天啊,這早餐真不便宜,當然新素肉是COSTCO買的,已比外面的便宜些;全部吃下肚真難以相信這些是全素的。

趕到了振興醫院,原本明天才能出院,問了以後,居然今天就可以出院,媽媽開心的不得了,已住兩晚陪同的爸爸也很開心;媽媽今天的氣色也好,走路不需要攙扶,也不會想吐了,手續辦很快,看完醫生以後,爸爸媽媽都已經把床單被單全都摺好疊好,一邊出院,同房間隔壁床的那位大媽還在接受復健師的復健,輸尿管也還沒有拆掉,當爸爸代表我們與她與她女兒道別,那位大媽打開笑容和我們說一聲:「恭喜呀!」看得出來,她們何嘗不也想今天就出院哪?可以想像,為什麼重症病人到最後都這麼想「回家」,拆掉維生系統也想回到自己家,為什麼?因為,當這件事情(想回家)放在心裡想了很久、羨慕那些可以出院的人很久,就慢慢變成比「活下去」還要更大的心願。

快樂有的時候就這麼簡單,一心想回家的媽媽爸爸,真的成功的離開了醫院;你已在車上幫我們買好咖啡迎接,媽媽問過醫師,醫師同意可以喝咖啡,快樂又往上加一倍了!通常問媽媽中午要吃什麼她都不會表達意見,永遠說是順我們,不過今天媽媽竟爽快介紹一間北投的拉麵,我們開心來到現場,這種平常日子竟大排長龍,我們只好改到淡水沿途關渡後巷的你以前很愛的日本料理店,要等20分鐘,無妨,但這種等待都比住院漫漫長夜還要舒服多了,站著等都好舒服呀,看到健康的人直立的在戶外走來走去都好美好呀。人就是這樣子,過了半天,這種出院的喜悅應該又會消失了。我們送愉快的父母回到淡水家。

你開車的技術又更厲害了,上高速公路之前,我已經在你旁邊呼呼的盹了,等我醒來,車子正以時速9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而且已經快要到出口了。後來我又再次在週五塞車的急躁車流中,不小心又昏睡了一次,醒來看到你仍是安全的掌握著車子。我拿出我的筆記電腦,椅子拉到最後,就可以在車上工作,很有效率地,一邊讓身體往其他地方進行。這和以前在計程車內工作又不太一樣,因為這是前座,有天窗,空間大,光線像是不用錢的非常豐盛。

然後我們這「二人系統」又出發了去接女兒,再也沒有回家。幫哥哥買課本,繞回來去買了好吃的池上便當,孩子們很不錯,都可以忍著餓,我們一行慢慢回到了家,在餐桌上好整以暇的吃了便當,還加了你燉煮好喝的香菇湯,還有早上吃剩的章魚腿小熱狗。週五晚,孩子玩完他們手機的額度,開始看Netflix,從瑞典神片「毒雨」看到宮崎駿的「霍爾移動城堡」,妹妹意外發現她現在迷的「屍人莊」的主角葉村的演員原來是霍爾及好幾部宮崎駿電影的配音員。妹妹今天在音樂課輪到報告了音樂,她報告「屍人莊」的主題曲,從曲子談小說與小說家今村昌弘,後者真的誇張,我更進一步知道原來他是在三十幾歲才真正去研究什麼是推理小說,接著就寫出一部得獎無數的作品。

晚上和孩子的媽約本週末探訪時間,她拒絕和孩子視訊,寫很多對孩子憤怒的話,孩子目前還不知道,我暫不敢給孩子看,讓他們先睡了,明天等他們功課寫一段了再給他們看。還不確定是否孩子願意(依媽媽要求)主動打電話給媽媽,且變成是自己搭車去找媽媽(因為媽媽拒絕來接),看來,這週末的交接又會是辛苦的了。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