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轉彎轉得相當大,昨早的噩夢、昨中午的事件、昨晚和妹妹購物及與哥哥和你看「星際效應」電影……化為一個念頭「為孩子在可能失去我的情況下做準備」,形成另一個更自然的「動力」。這可能不是最偉大的什麼legacy,但對一個普通人類(我)來說,那是我天生的預設設定。離婚後剛好經歷哥哥換學校之後的頭兩年,也是妹妹在一間學校最高層級的最後兩年,以兩年為單位,目前兩兄妹已經過了一年半,剩下半年剛好也是我最後的奮鬥期,會不會這就是孩子人生中最愉快的兩年?

每一次來接女兒,就提醒我不是一個普通的44歲的爸爸。看到另一位也是送女兒上學的爸爸,頭髮掉到已沒幾根,操著台式國語和她女兒提醒好幾樣事項以後拍拍她的書包和她道別,我想,這位爸爸若無意外,應該至少可以看到女兒長大成人吧;但心臟病讓我可能有點不一樣。我知道我不一樣,也是為什麼每天都出現在這校門口接女兒,不知不覺已進行了一年多。每天來接,累積成一串感受,回憶是滴滴點點的積成一柱,這校門口天天都在這裡接送孩子的家長,十根手指頭數得完,這些家長鮮少互相打招呼,大多因為熟悉此處而下顎抬得高高的,大人不太可親,反而孩子們比大人可愛多了。

每一次有人聽到每天接女兒,就露出一種「無法理解」的表情,有時會發出嫌惡聲,問我為什麼來接女兒?我後來也沒回答了,實在給不出一個好答案,難道我要真的說:「因為我現在早晚都要吃心臟病藥,時時覺得『它』就在我身邊隨時會讓我今天最後一天,所以我想把握時間給孩子最大的祝福。」這句話本身就被穿好幾個洞呀。不必說了,自己的愛自己品嘗罷。昨天電影「星際效應」有一句話特感人,「它們」選擇了「她」(指男主角的女兒),而不是「你」(男主角),也就是說,雖然是爸爸深入黑洞並得知一切,但他的角色其實只是幫助女兒實現科學發明,這不就是我現在在做的事嗎,這樣,一樣是很偉大的。如電影裡說的,「其他人都不相信」,但,都不相信,也無所謂了,只要自己親愛的兒子或女兒可以達成任務就可以了,Legacy是給兒子或女兒的。

今天想動起來做親子電子報,先請教自學的史丹佛同學,她忙,要約到下個月中,剛好下個月中之後大概也差不多要春節過年了,好,意思是說,在這個以前,必須在親子領域上面試出一些體悟,這是新的動力,趕快努力做了。

開車出來到民生社區,我們角色對調,你開車,我下來買,你笑這是多元共融理念,我們隨時都嘗試對調彼此角色,不在一個角色太久。你也分享這段時間以來,才知道一個家庭的家事真是有夠多的,還好我們「兩人一起做」,你在煮飯的時候我在拆床單洗被單,你幫忙熨衣服的時候我在摺衣服,你在吸塵的時候我在擦桌子和倒垃圾,這感覺挺不錯,即便只是下來買兩雙一號拖鞋跟一雙三號拖鞋,買完就有一輛車子停在旁邊讓我鑽進去。

約在路易莎與夥伴討論下一場老網路人同學會活動,其骨幹還有支架應該怎麼走比較好,我和夥伴一致覺得上週五那場比預想的還要溫馨且成功,那,下次發出的邀請,要怎樣讓沒來的也想參與?除了換時間,也很期待新的辦法。我們也好像完成了一件事情那樣開始聊聊其他事業和人生的狀況,在其他夥伴建議下我們也定下規矩希望邀請來「曾經營過自媒體或參與網路新創,早期的為佳,很久以前曾經營過卻荒廢了也沒關係,且願意直球分享過去10、20年的人生變幻,亦願意聆聽他人的故事者。」與朋友的討論後我寫道:「希望參與一場以溫馨、哈啦、聊天為主軸的輕鬆聚會。且,來此之目的不是為了宗教、直銷、保險等特殊目的者。」

你說得對,路易莎已默默入侵我們生活,比較喜歡路易莎的明亮勝過星巴克的黯淡,他們行銷人員要多久才會意識到這件事呢?在路易莎幫孩子的媽媽買生日禮物,為何要買?對我自己來講,不全是為了孩子媽媽,而是希望降低兒子的壓力,讓他可以藉這個生日禮物趕快脫離媽媽「不理」的狀態(我自己認為這是一種東方父母慣用的「情緒勒索」)。為了買那個路易莎循環杯還特別辦它的黑卡,打了六折,車子來了,我在門口上車,隨後就回到我們住的地方──被接的感覺,被載的感覺,好感動。為什麼運氣這麼好,你說,因為我已經照顧別人很久了啊。嗯。更感動了。

妹妹寫卡片,祝媽媽生日快樂,我看了發起微笑,讀到最後屬名處,我卻看到一句很震撼的話───「你『不乖』的女兒」。天啊?女兒竟然這樣屬名,看了心都碎了。我鼓勵她,妳很乖啊,妳非常有想法,是值得媽媽、爸爸疼的,建議妳不要這樣寫,將「不」改掉,改成「很」,念成「你很乖的女兒」,這樣很搞笑,好嗎?我只說得出以上這一句話,就必須低頭去喘息一下,這實在太令人無法接受了。亞洲的父母長期覺得女兒對不起他們,沒有表現好、沒有孝順、沒有禮貌、沒有沒有沒有沒有沒有,什麼都是「沒有」,但其實我眼前的這個小女孩已經什麼都「有」了,她「有」的是多麼的「多」,若和哥哥加起來更是好大好大好厲害的兩兄妹。今天我要再加一句──這兩個小兄妹可以讓壯志千雲的他們老爸(我)如今願意放棄一切來投注在他們身上,就表示他們真的是非常非常棒。

幫忙開車出來接兒子,帶著寫好的妹妹的卡片還有禮物,準備了24色的筆讓他寫。快要天黑前,雨有點停了,天空露出淺灰白色,這個時候路上很適合思考的,想到我這個人每一次最High的時候都是在下午五點多,那現在就是這個時候了。這個時候開車,路上隨處可見的紅綠燈,無論是顯示紅,或者是綠,都讓人看了直接精神加倍,路邊的一些路燈和招牌,還有捷運站的標誌燈,也都幫助打亮任何還陰暗的部份,南京東路六線大道已經是晚上模樣,不過往它的最底端看下去,天空依然保持白灰色的,往前延伸到好遠,沒有打折,連橫衝直撞的機車,紅色的煞車燈一閃一閃的像是會動的耶誕燈,連引擎聲都是歡樂頌,慶賀下班、放學、吃晚餐。

載到哥哥,讓他在車上畫了畫,寫了生日快樂,沒有主詞,沒有屬名,時間寫剛剛,記下他是在車上搖晃中寫的。送到他媽媽家樓下超商,這一天,這裡的地正在大整修,好像快被翻過來,站在雨中的義警的哨聲瘋狂的嗶嗶叫,小巷雙線道變成單線道,混和著轟然的機器聲,空氣裡全是無法呼吸的柏油味──這個熟悉的社區正在被「破壞」中哪!雖然說,每一次的破壞應該都會跟來更美麗的未來,不過今晚,我感覺到的,真的是「只有破壞」──即便更好的未來,在這裡,因為人的緣故,只會一再一再的……自我破壞、自我毀滅。

今天是冬至,感覺身體已有點要發作,一點點梗意,還沒開始麻,不算開始,但我覺得「它」來了,站在血管的遠端,末梢,在那邊「看」著我了!晚上點了兩家外送來,湯圓,電繪家教老師一起吃。在這時候,孩子寄訊息給他們媽媽說,請去拆禮物哦!許久之後,他們媽媽果然還是怒回,除了罵小孩還指責「你家其他大人都沒管」。一嘆,對方(大人)看到的是不理不睬不回應的孩子,但我們在家裡看到的卻是一個怯怯懦懦不敢和媽媽溝通說實話的。兒子電繪課上到一半問我該怎麼回?我說,道歉,然後再提一次禮物,兒子自行再加上一句「已經被(我家大人)吊起來打過了」,這玩笑開的真不是時候,太諷刺了,送出去以後,他媽媽立刻已讀且一直未回。看看兒子模樣,再看到他今晚畫出哆啦A夢加美少女戰士合體的驚人原創(電繪老師幫忙畫側面,也稱讚不已),我心裡更決心,要幫助這個孩子,一定要。

何時才能放下呢?我,和孩子,以愛灌溉,慢慢等待。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