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夜兩點我熱心的手機又發出了非常大的地震警報聲,正在一個惡夢,警報一響就丟掉了夢,本能的從床上躍起3公分,門打開,此時,你趕快把我抱住,說沒關係、沒關係;我心臟大聲的大聲的跳,用力的用力的跳,在我的胸腔裡……你抱住,心臟才漸漸的緩下。
今早拿你昨晚弄的炒飯,又弄了一個早餐擺盤給妹妹,繼上次擺過「不同雙蛋笑臉人」,這次爸比我的力作稱為「丁字路」,就是把一顆孔子饅頭輕輕撕成兩半變成可以入口的尺寸,前面撞到了一團炒飯,每一樣東西都是一點點的,挑嘴的妹妹果然就開始吃了。
「忍辱負重」這四個字,是「忍辱」與「負重」二辭的相加,這二辭為何這樣加,實在很妙。我Google了一下,原來它是源自三國志提及孫吳名將陸遜的話,稱自己帶兵為「忍受恥辱」及「身負重任」,此二辭,還蠻適合形容21世紀男性(與女性)會遇到的婚姻前後──昨天一位男性友人來電,提及之前與他提醒之事「全部都成真了」。他當時還不認為他可能看不見孩子,沒想到果然對方就是出這招,又碰到一些法院僵局。我想,也不只男性,所有離婚的男女都要學會「忍辱負重」,有「辱」之感,有「冤」要說,還有「重擔」(官司、育兒、事業)要扛,那,找誰洗刷?
我認為,洗刷者就是孩子。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雖夾在離婚的父母之間總有「忠誠問題」,但真相與假象他們皆看在眼裡,一句話都不必多說;以我自己為例,既然已經看透,那麼接下來應該好好照顧好自己、好好照顧孩子以及我應該照顧的人(你與家人),此外還要照顧那些同樣是在「忍辱負重」的爸爸與媽媽們,讓他們能在驚濤駭浪中找回自己孩子的心。
昨晚和于為暢兄「Re」過一遍,今天晚上九點要直播了。每一位來賓一定要回答的是:現在正在追什麼?最近自己在做什麼?有沒有什麼要推廣的?這些我全部答不出來。我笑,我好像都沒有在追什麼,也沒有被任何人圈粉,亦好像沒什麼好東西可分享給大家,可是,今早轉念一想,不,我當然有被圈粉呀,我當然有在關注什麼呀,我當然有想做的事情可以分享給大家呀,以上全部的答案,都是「離婚」、「離婚後的小孩」,全部全部都是啊。這些因為並不是以前我熟悉矽谷那套路,卻是我後來人生最痛的領悟;我並沒有失去自己(矽谷),只是我人生多了一塊「息肉」,這息肉裡面有血管有肌肉組織什麼都有,且對我身體很好,它讓我活力更旺盛、不再只是為了一己之私而是為了其他人。
知道你喜歡在雨中走路,由你開車,我們經過D-link等大公司,內湖科技園區最開闊區,這裡什麼大樓都很龐大,其中一棟「綠建築」還特別的美。來這邊就會被提醒自己是相當的失敗、相當的沒有把握自己自幼學程式、做科技、當過創投的一連串機會。在雨中,這種氣氛又特別濃厚。還好你真的最喜歡雨,在雨中,我們一把大傘接一把小傘就這樣走了750公尺,內湖仍有不少空地,以及一段雜草地,那間「倉庫咖啡」實在太小,我們在旁邊蛋餅店吃了,再移動至一間更好的Trivoc咖啡,這裡有大木桌,地板和吧台皆仿台灣古早的磨石建材。在這裡,我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準備今天與明天的兩場分享,以前我是不會為任何分享所準備的,直到今天才感受到,每一次主辦單位對外的邀請皆如此慎重,那我必定要以更加慎重來報答之;既特別為協會做個簡報,才開始回顧自己「英雄爸爸公司」到底做過什麼事情?活動是從2018年的二月我兼職地開始,與我寫的那本二十萬字小說同時啟動,然後過了約一年來到當年(2018年)的11月21日(原本以為是22日)我用上班閒暇時間所辦的那場「傾聽爸爸的聲音」的錄影,天啊,那場竟已經是「整整兩年前」的事了?我想起,當時用盡方法解了各種文案,要大家來聽聽看三位爸爸的故事,下了好多廣告才得80人報名,現場後來怎麼湊都湊不到50人,場地費是二萬元台幣,超貴,還有錄影費用等,我一人全付掉。現場錄下的那2分鐘的「短剪」一度一直在我電腦硬碟裡,帶著它四處去和別人講「這是我在幫助的人」,好像也與創投講過,通通都「沒有感覺」,沒有成功。然後,現在來了下一部片子(紀錄片)了,這已經是兩年後───這兩年,蠻心痛的,我就這樣子用儲蓄花了兩年,還繼續辦這樣的活動。我要怪時間過得太快,還是要怪我自己太有(莽撞的)信心?
你繼續開車,我坐旁邊,我們兩人角色對調了;有時候就是要角色對調,才知道對方辛苦在哪裡,輪到你在車上等待,由我頂著雨,下樓到文具店買了孩子要買的,包括一個全新16公分三隔便當、包裝紙、生日卡片以及幫妹妹要幫她同學買的圓規等等,再加上我要吃的益生菌與維生素C,全部買齊。
晚上緊急帶兒子去看牙醫,我發現,不知是因為最近看牙者多,還是這城市牙醫不夠,打遍各牙醫診所電話每一家都是滿滿的;好不容易有一家OK,護士一臉臭,讓我們等了四十分鐘才說醫師要去休息一小時,兒子就不看了。我和他兩人坐在這張舊舊的沙發、在這個他們小時候來看過的診所中,聊聊年歲──兒子跟我差剛剛好30歲,我嘆道,當一個14歲的少年(他),和當一個44歲的中年男人(我),實在是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啊!14歲是多麼美好的年紀,說小又沒有多小,完全是準備往上衝的年紀,而且這數字怎麼這麼熟悉呀?沒錯,當年到加拿大,正是14歲出國的,怎麼說呢?以哥哥來看,我等於是在他明年的暑假出國的,就不在台灣繼續上課了。也就是說,等到他明年暑假過後,他就到了我小時候從沒有到過的「新階段」,自那之後,我再也無法教他我當年是怎麼度過那些學制、那些升學、社團…等,這時候就要靠你指引了,你在中學全校第一名畢業,去念師大附中,美好的高中三年……你能分享的太多了。
終於到了晚上,我和朋友說,天啊我好緊張!于為暢兄的直播是九點開始,我八點半前就催促兒子與女兒趕快輪流洗澡,女兒還在鏡頭前面擠眉弄眼的幫我測試,然後,我進入線上直播室,準備開始。今天我很輕鬆的講,因為來的都是久而不見的老朋友呵,一開場就好多人在打招呼,嗨!嗨!暢哥的問題都很溫暖,要我先交待「這些年我去了哪裡」?我說:「我到了另外一個世界去了。Mr. 6對那些人來說不是一個部落客,而是一間『行銷公司』。」
「兩年前開始對『家庭』這塊很感興趣,是對家庭的陰暗面那一塊。成立『英雄爸爸』公司去幫助一些在家庭中不愉快的人,我的TA不是一般人,而是爸爸、媽媽,尤其是看不見孩子的爸爸、媽媽。我們拍了一支紀錄片,辦了二、三十場活動,出了一本繪本,救了一位原本要自殺的爸爸。」
暢兄是要問我「祕訣」,但我卻回到我的悲觀傾向,總是一直去回顧自己「沒做好之處」──「每日更新(部落格)也挶限了我自己,當時曾有很多很多的機會,離開同溫層,到主流去發展,包括大量的演講、上電視……但,我認為我注意隔天的文章的品質更重要,因此,演講都用同一份簡報,上節目也從不準備,我口才不好,就讓它直接裸上,以為全世界都會來看我(文字)部落格,卻不知道,原來所謂的『成功』,有時候只是『大家都知道這個人的名字』及『認得他長相』就是成功───我一度有機會讓大家都知道我,但卻沒有把握住那些機會。」
對於出了12本書都沒紅(現在已15本)有何看法,我也提出一個自認不錯的點。「回顧自己寫的每一本書,都是對某領域有非常激烈的想法,比方說第一本書是還在美國寫的,史丹佛18個酷博士,是因為當時所有中文書架上的留學指導書都是ABC寫的,且ABC沒什麼了不起,不適用於來自台灣的學子。後來我寫『雙語孩子王』,批評現在所謂雙語其實是建立一條純英語之路,不對,應該中英文並進,但,這些書本身,就是不可能『紅』的。」我說:「年輕時我會信心很足,認為我一定能創造一個新潮流、新的題材,但我忘記了,一個潮流的誕生,是很多人共同作用下的一個奇蹟,而我身為一個單薄的人,只能跟著潮流去寫,才有機會被市井小民給接受,也就是所謂的『紅』。」
中間,妹妹要拿吹風機,竟衝進鏡頭裡面「亂入」了,拿到吹風機以後,竟就在浴室裡面吹,我快嚇昏了,還好聲音沒有太大影響,看到她就這樣大剌剌走過去。好啦,以後回來看,也是很可愛的回憶。直播結束後,女兒已睡,兒子在看Netflix,你則還在清他們剛剛亂弄維力炸醬麵滿桌子滿廚房的餘渣,我趕快加入……。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