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分析如果川普支持者繼續採極端言論,可能會造成獨裁政治……沒看清楚這報導是怎麼說、什麼意思,好像是像這樣的言論會容易掀起「另一邊的獨裁」,我猜是新上任的總統可能因為這些無法清除的雜音而傾向獨裁。可以理解,因為,當一端被視為惡魔,活在被惡魔吃掉的恐懼中,自己也會跟著變成惡魔。唯一去除心中恐懼之方法就是「戰」,這是我在離婚前一度有所領悟的,當我一直被攻擊、被誣蔑至痛苦不能自己,每天不敢回家,有一晚,我聽舊電影Gladiator的主題曲,突然間獲得了好幾年都沒辦法獲得的安慰,那一晚睡得特別甜,從此就知道了,只要「戰」,比任何安慰都還要有用、有希望,這是一段尚未被研究出來的人性黑暗面,或許是戰爭的心理起源───你可以稱它為一種「心理上的防衛」,如果人類從2020年開始兩方都變那樣,那我也只能恭逢其盛了。
所以,可預測,拜登開啟了四年的總統任期,但他所代表的全球化人士也可能會變得比以前都aggressive。因為,另一邊(隔離主義)已經是非常的aggressive的了。拜登陣營會發現「此事不能軟、軟不得」。那我寫這個教育電子報,也絕對不能軟!今天星期一,我用這樣「卯起來」來開始我的Globally電子報,孩子學校門口從業務手中拿走一份「國語週刊」來看,問一下,居然有40年歷史,但它是週刊,不是日報,必須淪至校門口發送舊報紙,表示他們推廣得有多辛苦。「國語週刊」字體很大,應該是要給更小的小學生的,主題因此不多,頁數也不多,居然可以收到每年3600元台幣的訂閱費,等於每個月300元台幣,每一份大約60元。
新的一週氣溫將再降低,掉至攝氏20度邊緣;外面已經很陰暗,家裡的窗簾也閉著,像黑夜一樣的室內讓人陰悶,我感受到自己不對勁,一直往下掉,起不來的沮喪,即便點了早餐來吃了也無用。可是,今天真的上了第一篇教育電子報的文章,試探一下填表力。
我的獲單邏輯,沿用自上次行銷電子報的做法,文章是週末找的,發生一週多前,儘管現在已被CNN等報導但似乎還沒有傳到中文報紙。我寫道:「照片裡的馬拉松,看起來有跑者,有裁判,有啦啦隊,有計時器,但,全部都是『演』出來的。唯一正式的跑者是那位老爸(中),他是為了他身旁得了血癌的孩子而設計了這場馬拉松。」
「最可敬是這對父母竟可以幫他們3歲孩子非常早期的察覺出不對勁,孩子只有一個OOO症狀及OOO,全部不是典型的血癌症狀,到醫生那邊抽血時,醫生稱讚父母察覺得早,應該只有1個月而已。」我寫道:「我想開始蒐集一些國際新聞給我家孩子,若你有興趣收到也來一起享用吧。」
結果,後面填表的狀況,非常不好。
中午和你來到西湖市場,省錢的吃法很好,點了三樣,炒花枝、炒高麗菜、炒蝦仁,全部裝在鐵盤子裡共300元初,量都淺淺少少的,味道平淡的不得了,我都可以來這裡當廚子了。煮菜比的不是技術而是意願,你也說你之前很少煮菜,但一用起心來每道菜都精緻得不得了、孩子稱讚不已,而他們只是想賺錢,又在那樣的環境,廚房髒髒小小的、一個鑄鐵鍋髒兮巴拉的,炒一炒只想趕快離開,意願弱,就不會好吃了。你說今天應該是最後一次來這裡吃了。
時間雖然總是過得快,只要我們每天都沒有忘記「吃」,至少會留下好多「吃」的記憶。就好像經營廣告公司那十年,日子過得很快,但隨時都必須賺更多錢,一直跑企業客戶一直跑企業客戶,以致於今天在這個台北市區,隨便到一個街角都是回憶,而回憶內容,不是拜訪過這裡某間公司就是吃過某間餐廳。
多倫多科技大樓,這大樓現在赫赫有名,先前新聞說社福團體要買下的就是這裡,不知道有沒有買,不過這裡也是當年分成五個商務中心之後的最後一個辦公室,那是剛從大鳥辦公室搬過來,還記得和兩個同事至現在眼前這一棟的lobby,坐在那挑空的地方,與仲介或房東見面,當天或隔天就訂下來,因為它實在太便宜,每月「才」10幾萬,對照之前每月動輒30幾萬是省了三分之二的價差。我們在二樓,科技園區的廠辦,天花板挑高,就是舒服,外頭也全都是同質性高的科技人,但那時候公司經營得差了,這裡的街道仍存有那時候帶了一點暗意的回憶。
湛廬咖啡,咖啡因注入,我才慢慢地醒,最後5分鐘,我終於想出來了───很簡單嘛,要寫這個StoryWalk,就想像一個小朋友原本不會走路,突然間會走了;這樣的懸疑,反正就是要讓小朋友讀下去最要緊,這是我這次的重要目的──不要忘記,這次已不是在寫什麼趨勢文章,我是要讓小朋友讀下去,自己家的小朋友一定要讀下去,吃下這一顆「全球化藥丸」。
漸漸感到壓力,大家會問,我是在「做什麼」的?問這句話,通常也應該已經知道我在做什麼───在大家眼中,我做什麼?就是我「什麼都沒做」。照理說一個43歲的男子應該為這樣的個人定位感到驕傲,什麼都沒做就代表一種能力不是嗎?但好像慢慢地也不是這個樣子。不過,我不要為了讓大家看起來我OK,就去投一張好看的名片。
趕上來接妹妹,看小學放學很有意思,可愛的小小的小朋友走出校門,如果沒有找到媽媽,都會站在她媽媽原本會站的位置,等待她媽媽出現──我也是,我都站在同一個位子等著妹妹,和女兒四目相望,成功接住,回到家她就開始按計時器要玩今天份的手機了,我則在電腦前開始寫文章,並罕見的在同一天再寫了第二篇文章「她站起來了」,寫一個爸爸在講一本「覗托罹踒剋」的故事。這故事和我所找到的資料StoryWalk完全相符,是一個不錯的清醒劑。我寫了之後,覺得用這種方式,我家孩子應該可以會心一笑,開始認真的看爸爸這篇故事。
不過,直至深夜,這篇依然表現不佳。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