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我們前面的那一家人有兩個女兒,年紀大約高中,開玩笑一陣子後,排在最後面個頭最小的媽媽突然用力左手「捌」了她女兒肩膀一下,用力之猛,不但發出巨響,女兒整個人還往前面倒──我想,未來若有人和這孩子交往,大概也會遭到一樣的結果;而他們未來的孩子也會學到一樣的。華人世界對於「身體的接觸」似乎不像歐美人有邊際,對粗魯動作感到敏感且有界線,這和華人特別重「禮」,可笑的形成強烈反比;我在大陸搭高鐵當時剛好在寫我的小說,兩次看見交往中的情侶粗里粗氣怒打對方。現在父母不體罰了,但還是習慣性的、開玩笑的時候給它用力的「啪落去」,那女孩應該會很痛吧?痛之中,還覺得是在開玩笑,那是什麼感覺?
今早只想出去走一走,異地工作是最好的開始,第二次到布納咖啡,在它開始營業五分鐘後已坐進了陽光房,和上次第一次同樣的位;這裡的菜單真的好漂亮,僅僅咖啡就拍出正在沖泡的樣子,每道菜都滿滿的不怕太豐盛,每道菜都想點。今天一身覺得特別臃塞,後面愈來愈不舒服,可能因為原本後面只坐一桌,不知不覺中前後左右已經全部坐滿,每一秒都很多很多的聲音;你提醒我吃心臟病藥,提早在11點就吞了半顆小藥丸,也記錄下剛剛的稍不舒服。長期吃心臟病藥,發作次數幾乎零了,上次是九天前,只有0.4級,今天我也把它分級成0.4。不過,今年冬天的寒流還沒來,我別高興太早。
走出這棟白色的建築,白色的屋頂、白色的拱門還有白色的招牌,外面那條「河」是民權東路六段,此路橫貫城市,六段是往東跨過基隆河之後往內湖的一段,依著山,後面有一段隧道隔開了人住的地方,因此很不商業,空蕩蕩的,被規畫成新的住宅區,看來也不熱門。今天才初步想到或許可搬來這裡,馬上就打消了念頭,因為就只有一班903公車可以到哥哥那邊,其他地方通通到不了。步行在這條有坡度的民權東路六段,經過了網球中心,仰著頭、瞇著眼睛欣賞了兩邊的住宅,太多店面都掛出了「租」,事實上沒有一家店面在運作,能到如此荒涼還真令人費解。我們直走到隧道前最後一個公車站,站在那裡等到公車,一邊找找看,附近應該有一間新住宅是當年我們全家一起來看過的,原打算全家買三個單位通通住在這,但屋旁有一個好大的高壓電塔。今天怎樣都找不到那一間住宅,長得都不像,應該是舊了,所以找不到了。算來當時那間全新住宅現在也已十年了。
又在東湖下車,路過昨天經過的那間日用品店、門口的萬聖節骷髏氣球還是呼啦呼啦的顫動,你吃到了那間「不好吃就免錢」的魷魚羹,是怎樣的生活讓我們可以昨晚看著他親口跟我們說「已經關門了」然後今天又再次出現在這裡?這裡遇見了今天的第三位老外,這位印度年輕男生和台灣女生正戀愛,台灣女生和媽媽(或同學)視訊讓媽媽看她男朋友,說要帶上樓給她看但媽媽說她尚未打扮,不要啦。我看著女生講英文講得很開心,看著路燈上面旗子飄動著「加愛教育展」(大概是加拿大和愛爾蘭),突然想,不對,我怎麼墮落成這樣。看著東湖路對面一片矮店面或許「都更」,即便它蓋起整片宏偉大樓我也一點感覺都沒有,因為我對這裡沒有感情;我要做的事更大、更國際的啊那我在這裡幹嘛?
綠豆冰沙,全部無糖,公車送我們過了橋,今天風和日麗,回到家門前,卻還是不想進去,我拉著你再往外面繼續流浪。你說走走園區,走到一期、二期中間的大通道,仰望兩旁,十六層樓或更高的科技公司,你發現有一個門,一推就開,我們走進了一期的走廊,這寬大的走廊難以相信此棟已經有三十年。這次我們真的往回家路上了,但真的嗎?我們又看到公車亭,嗯,600號公車即將進站。
即將進站的公車就有一種神秘的魅力,它可以帶我們到好遠。這班公車寫著「華山」,那又是一個好地方,體力沒怎麼想多逛,就讓公車載唯一兩個乘客(我們)慢慢的往西邊就好。就像一輛普通的公車,它晃動得非常厲害,鐵皮震得嘎嘎亂響,經過的建築物,先是剛開的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然後它延著台北市最熱鬧的忠孝東路,地下是捷運,所以很少人真的上公車;有好幾間的正在做最後內裝的新的旅館、新的住宅,連名字都還沒貼上去。也有以前看到的新住宅現在已經舊舊的了。經過了好幾個地方,有當時簽下離婚協議書的地點(那是我的律師選的),它旁邊就是好友剛剛全家來住過的飯店,再旁邊就是上節目的大樓……還有這棟新光摩天樓,曾帶那時候還在念幼兒園的女兒,人生第一次領獎狀。我也曾來這裡演講啊。公車嘩啦嘩啦的經過太多處「人生景點」,我意識到這樣再回憶下去不行了,overloaded。
是要往遠看的,怎麼被限制在那些,你說得對,我現今的人生實在是有幸福的了,孩子在我身邊,你也在,實在已經準備得太充足了,擁有的太多了。對,那我應該就往大格局走了。
公車去程,我們盹得多,繞了台北車站一圈,它又回程往東,我們仍坐在原位,你欣喜我們只花了十五元就「包車」(幾乎沒乘客)遊了台北城。我回到家,孩子們已經開始上日文家教課,小姪女超靜音的(很不簡單),我載爸媽弟弟與小姪女往西回到他們在城中的家。
孩子下課後,要帶他們一起來吃飯。你加入了,且由你開車(這是孩子們第一次看你開車),來到他們沒去過的東區。就像《文明,西方與非西方》一書所說的,我們沿路看到這些在夜裡兀自發亮的美麗餐廳、商店、飲料店,是在見證一種「每個人都可以消費」的新年代,這是二百年來才開始的。不只每個人都可以消費,而且,每一個人都可以當明星,每一個人都可以當貴婦,因為不再只有當年工業革命讓消費變便宜,商人也有樣學樣的繼續想辦法讓一般消費者掏出更多錢,他們其中一招──「把東西切細」(比方說一間豪宅很貴,只要租「一晚」就可以便宜;一間會議室超貴,只要租「兩小時」就很便宜),但是,當每個人都給錢的時代,商人也比較容易賺錢嗎?不一定。這樣子我就比較不會因為我「不會做生意」而傷心了,因為這本來就是19世紀這兩百年來才開始的。寫作的人,卻是從幾千年前就開始。或者,B2B的生意,也是千年之前就開始跨城在貿易了。
我們來到這家只賣素食烏龍麵和小菜的「穗科」,孩子吃得很開心。等位子時,小朋友們看玻璃裡面的師傅,從一個大麵糰開始,最後切了38刀,變成細麵。是我們和孩子們一刀一刀的算的。
今晚月亮被一圈彩色光暈包著,照亮了烏雲,我問妹妹有沒有看到,她說有,我就放心表示我沒有青光眼。妹妹開始分享她的「小朋友經驗」,她說她每天早上起床,都會看到彩色光暈,洗完臉就會不見了。某天起床,還看到眼前有一顆圓圓的東西,妹妹當時還幫「它」取了名字(後來妹妹想起它叫「小橘」,因為是橘色的),也是洗完眼睛就不見了,應該是眼屎。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