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可以「Project-based」(專案導向),哥哥讀今天的《國語日報》眼尖看到常寫歷史的新潮學者「胡川安」(他因為你幫他買的東京迷走而認識此作家)居然寫了一篇關於韓國導演奉俊昊的文章,透過他短短的文章得知這部剛創紀錄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寄生上流」絕不是此導演第一部成名片,其實在這之前就已經一部部的堆上來,幾乎每二、三年就有一部好作品,且全都在講社會現象,作品有一貫性,有倡議性。此導演的動作是活生生的,隨著他一階一階的攀高,做下一個「project」的支援就越來越多,資源也越來越多,可以拍他自己想拍的電影。

胡川安自己不也是這樣嗎?他的書一本接一本,每一本皆是很創新的主題,都有大出版社幫忙出;有教授職在背後作基本的社會地位及收入,每一本書都像是一個新的project。我當初自己設立的英雄爸爸公司,也像是project形式,一個接一個,但不同的是我的專案沒有賺錢,反而賠錢,做一個就「賠」一個;賠了錢,理論上的「贊助」應該會有好名聲出去,卻好像掐喉了,怎麼都出不去,弄了兩年又四個月了到現在都出不去,我很悶啦,也很慌啊,根本就是自己在和自己玩啦。如果將時間拉長一點,從我出第一本書到現在的19年來,我的「履歷」洋洋灑灑的,但層次上太不如以上所說的這些人(我的書為了想紅都太通俗、膚淺),深刻度即便在如日中天時也不怎麼「大聲」(2006-2008年),最糟糕是我就像一個「一直換工作」而且還「一直換產業」的過動兒的草莓族,沒有一貫性。問問認識我的,什麼是Mr. 6?原本是網路趨勢觀察部落客,有人認為是行銷人(那和網路趨勢的層次整個爛了三個層級),有人說是一家行銷公司,或許還有其他名稱。但我現在又很不幸的在做一個完全無關的新的角色(離婚爸爸、單親)。

早上看到早上是空的、沒排事情,要請你去「異地工作」,我們愉快地來到唯一比較早開的內湖的Reeds Cafe,你讓我先在車上睡覺,設半個小時。前半段沒睡著,後半段睡沉到鬧鐘響了我竟覺得已睡了好久;你已經吃完早餐、咖啡涼了,遇見上次也遇到的中年工程師,Beats耳機拔下來了等一下又站起來到旁邊高腳桌站著打字,你在看書,我投入文章。

中午回到家,你炒三樣菜給我吃,那一盤蝦仁真是美味極了,還沒出門時就開始用蒜末和洋蔥還有鹽巴醃著,下面鋪底的豆芽菜完全入味;你再弄了一杯泡沫GABA茶——看著你,心裡深深感動,完全無法停止讚嘆你是多麼美麗的人類,你笑,除了生氣的那幾天之外。

終於要寫給女人迷年會的一句話,這句話讓我想了好久,我真的不想隨便喊喊口號像是「建設之前,必先破壞」,我希望能講出什麼東西讓聽者一聽就真的感到「解了、學到了」的快感,我終於想到一句,符合大會宗旨又說明了自己故事:「離婚經驗令我深自反省,多元共融須先跨越一般人不易做到的『同理心』,所以對一般人如我來說,對治的方式,就是先從心裡真正的感謝對方。」

叫那些想開頻道的人,去每天或每周的忙著產出內容,去忙著準時寄出電子報,讓他們自我限制在那有限的受眾裡,吃掉了他們所有的時間。今年三月的時候,我興奮的寫「熱情經濟」及「訂閱制」,得到很多人的反響,現在媒體炒Podcast,說前三名的Podcaster的每月收聽「人次」已破百萬,這已經超過「一支」Youtuber影片的瀏覽人數,這樣有多嗎?我開始做訂閱制了,做到月入四萬、五萬 ,但離我要的數字還差了十幾倍,所以我拉高價錢並請業務同仁幫忙打電話,至今還沒成功,可是現在我有點「醒」了,寫部落格這種長期「浸入式」寫,是一場可怕的白日夢,也是,騙局。今後我應避免自己再次陷入了每天固定式的產出(除了日記外),每天可以做一個Project的一部分,比方說今天寫了女人迷這一句話,還打算寫了一篇活動文案(但後來一直沒時間寫)。

和學長再次約兩點,我在1:56的時候從家中走出來,在家旁邊有這個好處,不過,軟體園區很大,還得換證,從軟體園區的這一側走到幾乎另外一邊,還要上樓。這次有備而來,充足的精神,到的時候,學長的秘書泡茶給我喝,我自己倒,拼命的把自己弄得很醒很醒,非常醒的結果就是,我一邊聽一邊就開始思考,不必再說「回去我再想想看」,我就直接和學長說我的想法了───沒錯,看起來這拼圖的解方就是「Research Arm」。和學長說,週末過後,就和他說。

車子載著你和妹妹,無論怎樣妹妹一定得跟我們來接哥哥,妹妹不情願地下車了;還好有你。如果沒有你,我要接哥哥又顧妹妹肯定就不能到今晚爸爸們的烤肉聚會了。哥哥去上升學補習班,第一次輔導,不知道什麼時候下課,你只能帶著妹妹在旁邊等著───我坐著原車,繼續在穩定又無聲的敦化南路上,慢車道與快車道之間被寬大的林蔭步行道給分開,摩托車少,旁邊是私立學校,孩子的笑聲什麼都安安靜靜的,白色的車頭燈與紅色的煞車燈,將這一大片連綿至底樹蔭下的空間染成了好像耶誕樹的粉紅色。從線上LINE群組已看到,已有幾位爸爸早就搭著區間車、高鐵,各種車,從南部中部來到這個極難得的聚會;目前群組已達70個人,約來這家「油花」烤肉聚會就有17個人報名,最後13個人到,坐成四桌。

今天剛買下一個域名,是和離婚俱樂部有關的,於是再次開始思考,那種最簡單、最直覺的活動,才是最後的解答,但重點在於主辦的方式、人員的管控,不談苦痛,且由於彼此背景不同,共同遇見大家人生中最慘痛的經歷,也激發出不同的反應。但,這個想法,在接下來的聚會,很快的就被打破了。

這場先前就很期待的聚會,一等就等了一年以上。離婚的爸爸們有著社會歷練的成熟,心裡卻永遠是小男生,有的很開心的讚嘆到了台北走了好幾個地方女生都很漂亮,羨慕我們住台北的。我想我們這三桌人應該是前所未有,沒有餐廳接待過這種的;全部都是男人,卻全部都帶著一些故事和傷痛,離婚(尤其是不順利的離婚)不只是分離本身,更多的是帶著好多罵名和冤屈在身上的,盼烤肉的煙可以矇朧我們的眼,偏偏這烤肉沒煙,「油花」這家名店將烤肉處理得很好,網子換了無數次;幾乎都是肉,我全都不能吃,不動筷也怪,我就幫大家翻肉夾肉。對話非常精彩,爸爸的故事,不分行業,脈絡永遠有重覆之處,聽起來猛點頭,又猛搖頭(為此爸爸感到不值),又因為每人背景不同而讓每人的個案有了不一樣的過程(一樣的慘),娶了大陸愛人的其實也都是從愛情故事開始,最後又因為各人的運氣,有了完全不同的結果。我烤肉的手,在炭火上時而過熱,但我沒感到熱,因為我的心有時候比這個還熱──心臟很舒服很舒服,唯一猛跳了一下是被這個爸爸問了一下「你呢,是不是也看不到小孩」,讓瞇著眼睛專心聽著的我突然間一時不知所措,身旁熟識的爸爸幫我代為說明──我的狀況實在難以馬上說明清楚。

今天如另一個爸爸形容,非常「勵志」,因為聽到了曾經在訴訟中苦痛的,竟有一位已在上個月(再)結婚,是真愛且得到岳家那邊的支持與喜愛,想必也讓相對人(那個死要錢一直猛告的前妻)氣到了崩潰。有的爸爸已經看開,完全練就了「愛一陣子,想不要愛,就可以變得完全不愛」,仍努力在愛情中的他有多個選項,我與他嘆,或許有時候「不愛她」反而是比較保護自己以預防未來所有可能的。但有一個爸爸是讓我最揪心的,已經一年多看不到女兒的他,用一種篤定語氣說了好幾次,他已經不再想念他的女兒,已經沒感覺了───但後面的話題仍一直提到如何扣押前妻證件來讓女兒留著,如果有一天女兒回來他會怎樣怎樣的,大頭貼也是女兒的照片……他說有一人教他,「要先學會『忘記』,才能走下去」。有一桌是喝酒的桌(完全不喝酒的我顯然無法在那桌),但喝酒的桌喝到愈後面反而愈沉靜,原本說話的都變成靜靜的、默默的聽,好似在酒後才終於放鬆,無解的哀傷才能慢慢的汩汩流出。最後,我和這位朋友步行到好幾個block以外的東區忠孝東路,他過了他的家門而不入,為了送我上計程車。

這是一場我會記得的聚會,一群我會記得的人。沒有任何大聲的乾杯、慶祝,沒有客套的說東講西,但我的確帶了很多東西走了,比原本走進來的時候預計的還多了太多了。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