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模式百百種,過去一長段時間,雖然我沒什麼地方太成功,還好我從未斷掉過「東嘗嘗、西試試」;由於不斷嘗試,所以意外的試出了一些什麼。比方說,如果我想推廣B2C商品,誰說一定得靠廣告宣傳,讓一般民眾來填表?如果要賣B2B商品,誰說一定得請業務打電話到公司去?今天早上,臨時的點子,我將我請業務同事打電話要求對方填的表單(對方是B端、是企業),直接貼到自己的粉絲團上面去(給一般大眾,企業的窗口當然也在其中),在上面直接徵求想被刊登的商家自己來填表,填了,我就會將它故事刊在電子報上。

如果有人想參加這電子報,他將「不得其門而入」,電子報是封閉的,唯一之門就是先填表,提供他的案例,這個時候,我們的業務同事就會出去與他交流,勸他加入電子報──這樣一個奇特的銷售模式,絕不可能靠我這顆有限的大腦,單憑「空想」就想得到。還好,今天早上,我捲起袖子,動手去「做了」,貼出這篇文章,於是,我試了這個全新的方法,到了晚上,已有兩家商家填表,比業務同事打電話的效率還高,且全台灣中小企業還有至少幾十萬家呢。

如果2017年的我,沒有帶孩子來一場從舊金山灣區開車回溫哥華的近一千英哩的「壯遊」,我也不會知道,原來有這麼棒的寫作方法───用iPhone的Siri直接唸中文聽寫成作品。那個時候因為在高速公路上,有靈感,想寫筆記無法寫,才想到這樣一個新技法,打開iPhone筆記本,用Siri聽寫我的靈感進去,手機免手持,忠實的抄下我的靈感,效果很好,變成我寫日記的方法,然後,變成我寫書的方法。

早上,送兒子出門大概在6:40,而妹妹在6:50之後才起床,短短10分鐘之間,我可以坐在餐桌前,打開手機,開始做聽寫,最佳狀況可以寫出1000字,因為這時候的腦筋最清楚,思路跟平時亦不太一樣,很新,很可以想出新思路。

今早我給挑食的妹妹做了「不同雙蛋笑臉人」,它的左上角、右上角是兩顆不同煎法的荷包蛋,左上角是你教的、不必翻面的完美黃白色煎蛋,右上角則是台式的、混合在一起有點焦焦的煎蛋,下方是醬油,今天醬油倒下去以後有點像嘴巴,嘴角還一點點上揚,所以取作「笑臉人」。妹妹最後只吃了半顆(謝天謝地,至少吃了),她選的是左上角的完美黃白色煎蛋──也要謝謝這一場測試,我才知道妹妹喜歡什麼,我笑,下次就可以弄「相同雙蛋笑臉人」。妹妹說,不必兩顆眼睛,她只要吃一顆就夠。

輕鬆的心,輕快的心跳,我和你開車經過高架橋、高速公路,幾乎都在半空中的,一直往西邊開車,降落在三重地區。先去享用你兒時乾麵。昨晚又開始不吃晚餐,這是餓了很久的第一餐,高GI也不管了;然後,在你讀過的小學外面找到停車位,我們分開行動。

我來找紀錄片導演,想同步一下,現在我四處訪談即將寫成的這本「看不見孩子的爸爸媽媽」,如何「合」而為一,紀錄片和搭配的書一起出去?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這部紀錄片的初剪,它已定名為《誰把我的孩子變成陌生人》。這是一部募資而來的紀錄片,當時在我「英雄爸爸」網站開始募資,我率先報名投入了第一個10萬元,後來募資到40萬就開拍,但是,今天看完紀錄片,卻有一個當初沒預料到的感受───這影片和那本書,好像「連不太上」,到底該讓這部片順著我寫書(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已剪完了),或讓我的書順著這部紀錄片?顯然是後者,但,我卻一時覺得不容易「連上」,頓時頗有失去方向之感,這也才發現,我在推廣爸爸的運動的「角色」,我希望留給世人的形象,一直都只存在我自己心裡而已。我很開心的當最原始的場地贊助者,開心的當最原始的主持人,也開心的寫書、寫文案、辦活動、投入時間和點子,然而,檢查一下我的目前的「成績」吧!我並沒有成功的幫助到大家。在我努力過程中,我並沒有有效地扶助了可憐的爸爸們,沒有幫助大家起飛,那麼,如果有一日起飛,也不會有我。

我終究還是不了解本地的操作模式,我是一個連新聞都不看的人,對文化愈來愈不了解,而文化偏偏因為網路社群時代而一直變異,那,我怎麼知道要怎麼在這個地方安身立命、然後從這邊揚名立萬呢?於是我突然有個「覺悟」,是不是,過去的我又浪費了自己近三年的時間?進行各種爸爸相關活動,到最後,我又再度的什麼都沒做成?過去近三年做了各種東西,現在又打回原點。早知道如此,我這三年去做其他事,然後現在再回來做這個志業,也是從現在同一個點開始啊。比較之下,這場志業的其他人物角色,都扮演得很好,也盡巧地利用了這一段時光,每一個月、每一年都往上推進,只有我,對它期待甚高,以致於如今還在原地打轉。

走出導演家,生了一點點退心,或許我不該再繼續做這部分,有太多優秀的人才在做了,我應該調整一下。目前還不知道怎麼調整。明年一月要出的「那本書」本來就和「看不見孩子的爸媽」有所衝突,不如我就專注在「那本書」就好。

既然沒辦法做大,那,先「砍小」(prune),才能知道下一步怎麼轉。

晚上收到小叔叔寄來的植栽,一直在線上關心我的小叔叔,聽到我們家植物一直壞死,馬上著手弄了這一箱過來,打開之後真的很感動了,六盆小小的,每一盆都已經盛滿泥土,上面蓋了好幾層的保鮮膜再用橡皮筋捆住,怕翻覆搖動還再加上了速食店的那種瓦愣紙做的杯架來固定,然後再用塑膠殼子裝進兩顆多肉葉子以及好多株「不死鳥」,還附上兩支長長的滴管,讓我們澆水方便,整個盒子再又包得好好的──最可貴的是,這些葉子好像都是小叔叔自己種在陽台外面所「生」出來的。

兩個孩子很開心,你也開心,你說,一直都很想種多肉植物沒想到它自己來找你了。哥哥妹妹各分一半,迫不及待當場就在餐桌依小叔叔的指示種好了所有的「不死鳥」,神奇的是,大葉子甚至還不必澆水,只須靜待它長出細根。

「玩玩看!」小叔叔說。這樣觀察植物的細節度,各種參數(種淺、種深、水多、水少…)竭盡的嘗試過,便形成胸有成竹的把握,讓我大開眼界,雖然盆栽是休閒,不是本業,但做所有事如果都能這麼充滿熱情又充滿實驗精神,天下怎麼會有種不起來的東西呢?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