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陽光照耀大地,新鮮雞蛋的金黃色,提醒我們是多麼早起的鳥,那雞蛋黃斜斜地灑向南軟三期大樓的整片平平的窗戶上,那窗戶後面裝著雅虎、HP這些公司,但這些大名後面只是空的軀殼,裡面的人來來去去。而裡面人,隨便抓起一位來看,其實裡面也是空空的;大家說人最後只是一個軀殼,什麼都沒有。
脫下昨天穿的新買的黃卡其褲,深藍色幾乎全黑的襯衫,今天穿回我標準的牛仔褲、白色上衣、白色球鞋,等一下再穿上制服背心就可以完全的融入到大家群體裡去;我喜歡融入大家,沒人注意,就可以觀察、生點子、記點子、做點子。從不介意只有我一人在旁吃東西,長久以來在國外養成的習慣,只有一人,腦子才能轉動,因為今天有太多太多節目一定會讓我轉動,這變成今天的挑戰。另外的挑戰是如何撐住怎麼睡都睡不飽的、已極其疲倦的靈魂,如何再撐一天?
不帶包包,一身乾淨,右邊口袋裝手帕和我的心臟病藥、悠遊卡綁一起,左邊是筆記本和手機及一枝筆,右後方是現金和手帕,左後方準備收好「講師」牌,然後發現以上各口袋的安排「全都錯」,沒關係,有記得放在口袋裡就好。計程車早上6:40接了我上車,6:50即抵達松山園區附近超商,跟昨天一模一樣的地方,心情和昨天截然不同了。已先掛念明天的文章,怎麼辦,完全沒準備,今晚肯定沒力氣做,得明天早上做了。
抵達會場,意外的超多義工的,集合在倉庫裡,以後辦活動可以選這種倉庫,無限的挑高,空間非常大,架個舞台,應該可以辦一場TED。這邊,熟面孔的朋友們在現場佔了一兩排位,我即時坐進去,沒想到此時心臟開始梗起來,不輕,大概有「4」,大家都好和善,和我招呼,誇獎我昨天講得好,驚訝或開心我今天也過來當義工。我收到了義工制服,但發現心梗住、動也不能動,慢慢的調息,慢慢的,還好這時候開始上課,我可以靜靜把自己調整下去。
後來心梗又再發作了一次,是在幫忙搬動奶茶的時候,級數有到「3」,你說我這個心臟不能搬重物嗎?我不希望什麼都不能動,不能搬東西那還可以幫忙啥?決定小心的搬,就好,看到年紀比我大的志工都在搬,他們可能脊椎有問題,一搬就痛,所以我緩緩的動,不讓心臟開始,搬沙發、搬便當、搬書、搬折疊椅都沒事,沒想到在搬奶茶的時候急躁一點,第一桶走出來的時候已經「有一點」,去搬第二桶沒想到裡面的奶茶從蓋口溢了出來,我腹部覺得熱熱的,是奶茶浸到我的白T上,一路滴到地板。當時是下課時間,我蹲下去用衛生紙擦,一下蹲又一下爬起來的擦乾淨,這個時候已蠻不舒服,每個動作只能非常慢,一度站在走道中間整個人停住、不敢再動,用口訣把它壓下去稍緩,才敢再動,再擦───我也發現我對這件事的警覺度鬆動很多,從前,一感到心臟不舒服就害怕的不得了,趕快坐下,現在「膽子」大了,不舒服的時候,竟先閉上眼睛先調幅,即便它繼續不舒服,我還在繼續想辦法調幅,沒在怕似的。你說最近一位歌手在表演時心臟病發,他是「慢慢的往前傾」,然後才倒下,我完全可理解那種感覺,他已經準備表演,他應該是在想,現在有點梗,但以前也曾這樣梗過,應該可以用心調幅,不要這麼緊張,慢、慢、開、始;當他慢慢的往前傾,應該還在用他最後的意識在調幅他的心,想「靠自己」硬壓它下去,一切就沒事了,而不是趕快去口袋拿出硝化甘油舌下錠,或拿起麥克風大叫我要掛了。
14樓這裡有一塊很棒的草皮,草皮外面就是101大樓跟信義區的所有,感覺像今年初帶全家到日本玩所住的淺草寺旁Richmond旅館的那個五樓平台,也有草地(小小的)而後面是晴空塔。我在這邊當拍照標竿,昨天看過我的學員跑來找我合照,其他看到我也跟我說,昨天講得真好,有的說我給了他們莫大啟發,有的謝謝我是很好的奶爸──我則覺得我至少給他們一個示範就是,昨天是講者,今天是志工;這裡每個志工都是講者。這概念也突然間給我一系列新的點子,尤其後來再次聽到戒毒故事分享,提醒了我或許這就是爸爸們所需要的───大家都是英雄,一起來當英雄。
最棒的部份,是我中間一度當那個「遞麥(克風)」的,被排在中間那條最大最寬走到的最後的位置,這種270人的大場合,一個人(我)能夠身在比別人還要好的位置(正中心),清楚的看到講者,都會覺得自己真的得到了更多的照顧。另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這樣的活動,參加完之後,每年都還想再回來當志工,當志工本身雖辛苦,但有一種特別的溫暖流動。更因位聽的講說大同小異,第二次聽或第三次聽而感受更多,幕前幕後全都知道了一遍。我自己感受到的最重要的是,可以用一種「淡淡的」方式認識了新的人,這些新人有幾位特別的有感覺,讓我覺得這場活動收穫最多的就是認識了這幾個新朋友。既然這場活動認識,下一場就肯定也要再來,才能再次見面。如果每一年都來了,這些人也慢慢變成我的家人了──如果朋友必須要靠聊天來維持,不容易,但若友情可以憑一起做事情來維持,就變成一種深深刻刻的非常穩固的關係,且不知不覺的一直一直累積回憶年份。難怪你初介紹我這裡,你說,這些是你的家人。
想想,週六上台之前,從非常糟糕到不錯的結果,在於成功的調整了心。想起一件往事,從小都認為「努力」可以克服一切,直到大學在溫哥華,想讓自己口才好、人緣佳…變成口吃,愈努力就愈嚴重,各種口訣都無效,後來怎麼好的?就是加強寫日記,把我在意的從「自己現在」拉到「自己人生」的長度,就痊癒了。到史丹佛念書,碰過一位同樣結巴口吃的新加坡人,我跟他說我以前也是結巴,後來找到方法,他一直問我什麼方法,我也試著和他說這個方法(就是從人生視野,而不求現在表現)但他就是聽不懂──我意會到,愈在人生現狀表現愈好的,愈不易接受以人生為長度的超遠視野。
這一次,同樣的事情又發生,因為台下大多都是同班「同學」,人人都是總經理或董事長,人生故事太多了,why me?必須講好,才無愧於介紹人,因此一路辛苦害怕。雖然我知道這是一場定位自己在親密關係的苦難經歷的分享,但我卻異常的「不能失敗」,於是這20分鐘變成比一個月前的TED更可怕的障礙,手腳流汗,不斷生起退縮之心。後來的調心,也是一樣,把「自己表現好不好」調整成「有沒有讓大家得到」,尤其知道自己講不好,說不定反而讓大家受益更多,就打開心了。
所以,一切在「心」,我太完美主義,原來,我從來都不必完美,只求當下是否真的為了一個「大」字來做,是否為了一個「他」字來做。不必再去提到「我」或「小我」,我要「大、他」。這,就是這次最大的收益。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