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到在活動現場裡的場景,自己就醒來了,然後就睡不著了,鬧鐘響,該走了。
醒來後我想起一事,在講稿加入了「離婚前我感到多冤、多想平反」,我想起了,對,這才是我在婚姻中最大的感受啊。
然後我想起一件和今天演講無關的事───我突想起,天啊,爸爸群組裡就有至少五位爸爸在離婚後被控「某罪名」,如果其中有一位(20%)是故意被栽贓冤枉的,那他心中的怨念是多麼的高漲,他又對他的人生是多麼的絕望?而那個故意用法律栽贓他的相對人,他的罪孽又是多麼深重呢?而,如果五位全都是被冤的、被栽贓的,那這個社會已經出現的罪孽風氣又是多麼嚴重到骨髓裡了呢?
也想起另一件和今天無直接關連的事,我想到我要幫助台下的人,居然想起的是,兩年前在萬華豪宅從二十幾樓跳下來、屍體掛在四樓高台邊的那位看不到自己孩子的爸爸,然後,想起了另一位搶來孩子然後燒炭自殺的爸爸,天,這些都是我想幫忙的人啊。
今天我可以幫忙的人並不是這麼慘的,不知道他們是否需要這樣的資訊(離婚後調心的四字關鍵),但我今天立定心願一定要講這個,看能幫助誰。
看,今天會場又是在松山文創園區,這地方走路就可以到舊京華城,再走路也可以走到我出國前住過的舊家大樓──今天這場一生中最難的演講,這個重要時刻,好像又是不脫這個地方;它不只在台北市裡,它是台北市裡的一塊小地方。突然,窗簾被電動馬達自動的慢慢滑開,14樓的窗戶一整片看出去,看到市民大道高架橋,整片的未開發的鐵路機廠,左邊則是整片的老公寓,每個頂樓都沒浪費的搭了鐵皮做的頂樓加蓋。
抱緊張的心情來這裡,一整片都是同色系的志工,我看到的唯一一位是班上年紀大的同學,搭電梯他就幫我摺了一下領子,說我發光、上台沒問題的。當我見到了更多的人,都是熟悉的面孔,三個有兩個是,我這樣做───無論以前是否打過招呼講過話,只要是熟面孔,我都彎下腰並屈了膝蓋,頭低下去感謝對方;這一天也發現以前本來就有互動的同學變得更溫暖了,而了解我狀況的,知道我練習得很不順利的,看到我就直直的看著我的眼睛,用盡力氣的為我加油。
先聽其他的分享,馬上就發現,原來我對很多事情,多缺乏全面的認識。今天第一場的演講我就嚴重的發現,自己講稿的格局嚴重不足,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接近60歲,早我15年以上,人生更成功更廣,加上都是常在檯面上的,非常穩健。真的有差別,我就是沒辦法在台上那麼自然地講說,也沒有聊天的能力,以至我講的東西,不只不順而已,整個方向,可能都不對;整個層次,比他們低了幾個級數。
由於他們實在講太好,兩位講者的生命故事都讓我和隔壁的老兄猛流眼淚,還好我有帶手帕,而他沒有。這種東西是會累積的,幾段的分享弄得我們的「哭點」已經「滿」到喉嚨以上了,後面任何再多一點小感動都會馬上觸發。我突然領悟到,這才是「大人的演講」,和他們的比起來,我的分享好像是小家子氣的一個小小的爸爸碎碎念,這個時候我在台下就一直緊急的在想,到底有什麼東西,讓我跟他們「不同」呢?我必須趕快找出來,不然下下一場就是我了;我佔了別人的位子,如果不是我說YES,任何一個人都可以站上去講這個話題。現在已來不及了,我得上去,所以我到底要說什麼,才能夠讓主辦單位邀請我變成一件正確的決定呢?這很重要,不然我會抬不起頭。
後來我想到了,我想出三個原因,馬上寫上我的小抄了(你昨天幫我剪好兩張墊著薄珍珠板的小抄,比A5還小):第一,我的這樁離婚故事,情節算是比較「嚴重」的(叫了警察、忤逆、冤屈等)而且從我角度應該有很多理由可以又深又大的怨念的。第二,這個故事相對非常新的,相較於其他人的故事,發生在五年甚至十幾年前,跨了20年30年在講的,但我這個故事純純粹粹是從一年前發生,到現在的故事。一年之前我還坐在現場,一年之後我來分享這故事;第三,從這樣的變化來看,談「快樂人生」現在的快樂度比一年前還要增加太多太多了,我好像吃了某種特效藥。以上三點都是真的。
立定了自己的定位,感覺好一點,但是來到一號的會議室,和VIP們一起吃中飯,心中那種「我不太配」又興起了,我很快就吃完。半跑去上廁所,心梗又有點開始了。今天早上已有一點點,程度是2、3,非常害怕,心裡一直念口訣釋放自己,靜下來就停下來。接下來我有很深的感悟,去年的這一天我在這裡,但去年因為手機裡面一直傳來孩子的訊息,我聽課聽得非常不專心,今天再聽一次,才算真的聽到。有趣的是,我發現,如果自己是身為「聽眾」,總有很多批判會自然地從腦裡生出來,然後也激發了很多點子,但今天因為我知道我要上台,所以反而容易看出台上講者不容易的,看到的全都是好的,這時候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記錄下來,也是很多點子,而且更實際,不是我自己在那裡胡思亂想好像什麼都可以。
還要化妝,化得很細,我們聽著動人的歌曲,結束後,準備了。主持人和我握手發現我的手是冰的,同台講者和主持人我們三人手心搭上去,互祝加油,總覺得他們特意多留一份加油給我,我已覺得眼淚快流出來了。
如主持人說的,辦活動的緊張總在沙推後就已結束,要開始想下一場活動了,同理,緊張的感覺,永遠都會在事情開始之前好久就已經先「不緊張」了。我發現我在準備上台前、在梳化室的時候便已差不多不緊張了。上台的時候再緊張一點點,等到坐上沙發、拿著麥克風準備開始時,主持人說話,我環視台下,皆為慈眉善目的,燈光較強,接近電視節目錄影。台下的互動是令我感覺得到的。我之前想到每一句話的梗,幾乎都有人有反應;看到了反應,就增強我自己的信心,旁邊的主持人以及同台講者,兩個人一起的照顧我;他們知道我講的不好,可看出他們隨時準備跳出來幫我解圍,讓我安心。這是一個非常友善的氣氛,被它包圍,很自然,講起來自己耳朵都聽得見自己一字一句,清清楚楚。
已經練習了一個半月的練習講,也真的發揮了效果,那稿子的精髓已全部刻在腦子,無論從東或西或南或北走進來都不會忘記,而那些自然講出來的居然都是之前某一天有某一個人給我建議,我抄下,別人的智慧,就內化成了我的東西,讓我賺到───以往從來沒有這樣的經驗,很美妙。
因為氣氛,我竟也決堤一次,時間點很奇怪,竟是在講到騎樓當時,我提起前妻當時指引我怎麼到家樂福買西裝。
下台後,大家說我分享得好誠懇,紛問我相關問題,和我分享他們自己孩子的故事…這和上次從XFail下台後沒人搭理很不一樣。
人生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一直不斷地思考到底下一步要怎麼走,另一種是無論怎麼走都可以、現在只要努力做好現在被賦與的事情。先前我是在第一個模式,可能一直到前天都還在第一個模式,後來才改成第二個模式。我要告訴自己,以後我都要是第二個模式,已有太多事情我已經做下去,我已經不必想新的了,下一步要做什麼我就認真好好做就對了,就像今天這場分享,好好做就對了。
其實今天分享的「我的離婚故事」,嚴格來說只有從去年離婚後到今年某時段止,這段時間,你還沒有向孩子曝光,我拼命在廚房煮東西、洗衣服、吸地板等等家事,但其實這個離婚故事已有「2.0版」,那個已成現在進行式,在短短的一年多裡面,孩子接受了「你」,這表示孩子一定已經先非常接受我這個爸爸,認同我的觀念等等,才可以接受一個由我帶進這個家的陌生人(你),居然沒有任何排斥。
講完後,回到座位,我已無法專注地往前看,連「眼珠」都抬不起來了,我咕嚕咕嚕灌入三分之二罐烏龍茶,想提起精神,但那個徹底的疲倦感卻整個籠罩住;看到同台講者已先走,我就在下一次下課的時候,傳個訊息,自己先離開。回到了城的東側,找到了今天清了一天廁所、冷氣等等的你,我們一起到「開飯」點了七道菜,餓過頭了,最後差點吃不下。
下一關,是星期三要交的論文?不,我得先在今晚補好睡眠,因為明天一整天,早上七點就要在那邊,我相信它又會是澎湃美好一天的。去年這一天,我抱著如此忐忑心情從桃園回台北,打開那個家門,而明天我終於可以安心的把自己留在那邊。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