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哥哥再次吵著不上學,今早我竟然自己也晚起了,還好被「鬧鐘沒有響」給驚醒,叫了孩子起床,恭喜他,今天爸爸(我)可以親自載,沒想到問題還沒結束,制服忘了燙呀怎麼?家事好像一輛太快的車,我駕駛不了它,被它拖在地上,拖出一條長長的黑痕,一大早的馬路其實對身心並沒有平常這麼煎熬損耗,這段浪費的時間就當作跟孩子多出來的交流,雖然他嚷嚷睏,我們還是多聊了幾句。

今晚,我初次嘗試視頻會議,疫情時代這是必要的技能,我刻意製造這樣的練習機會,也想提升我課程價值從每個月899到更高,這時候,我還不知道,等一下我會有一個思維上的大突破,我只是覺得我們要準備的是下一個更可怕的時代,是一個可能有戰爭的時代,戰爭開始,或還在對峙,第一個受到衝擊的就是「網路」,網路不可能保持開放,一定會被斷掉,那會造成一連串的問題,人們將陷入失聯與孤立,對我來說更可怕的是日記的內容無法再更新,工作無法再繼續(因為全都是網路上的),更可怕的是,有可能靜態資料(儲存在美國)被抄家、被抵制(比方說封鎖所有中文內容)或直接被炸毀或刪除,我們將失去真正的所有,這是很多人沒有準備的,但我必須要準備好。這個脆弱又紛亂的世界絕不可能為了這些虛擬的資料而不敢發起世界大戰,然而,這要怎麼準備呢?雲端的資料量已大到沒辦法下載。

早上沖澡時,我和某一個人「連上線」了。那是16歲的我,在加拿大Richmond家中,那棟全新的屋子應該有天窗吧,不然怎麼澡間會這麼明亮,我在那純白色的澡間洗澡,感到世界無限美好,為什麼?想想,那時候,我有很大的夢想。非常非常大,而且我深深地相信,只要一直努力,應該就會接近或最後達成那個夢想。多年來所謂「夢想」時而改變,一直到結婚後幾年好像我都還是有夢想,後來,夢想發生了什麼事?它好像先縮水,越洗越小、越洗越小,從年齡來看,大約就是37歲、接近40歲的時候發生的。

失去夢想,最明顯的就會開始問一個問題──會覺得為什麼現在愈來愈辛苦,到底是什麼東西讓自己變這麼辛苦?難怪,有些人,小時候和自己家族好好的,老了就會「爭產」,因為老了以後失去了夢想,就會開始怪罪自己的「現狀」,他們都忘了,還沒有達成夢想的時候,本來就是這般淒慘的模樣啊!我們本來就是為了那美好的大夢想在努力過日子的不是嗎?除此之外,失去了夢想,還會有一些「習氣」跟著發生,第一個就是完美主義,會去看是不是我自己的人生到現在是完美的?然後,是喜歡「話當年勇」,當我開始思考我人生中寫得最好的書是哪幾本,是《搶先布局10年後》還有長篇小說《女暴》,然後我發現前者是2006年出的,後者是2018年出的,相隔12年……我開始在思考這個主題,就是一種已對未來失去夢想的徵兆,想要先一步的討論自己蓋棺論定在什麼了。

今天在這個澡間,我是43歲,我又開始作夢了,拿這個「藥丸」來治我的蔓蔓鬱鬱,就和拿NTG硝化甘油舌下錠來治我的心絞痛一樣有效,馬上,我自己為自己的幾條路,分別都幻想了一個最棒最棒的夢想,馬上就通了。

早上到加拿大辦事處,看到兩對混血的夫妻,帶著孩子,顯然他們馬上就要回加拿大的,對他們來說,即便那邊疫情再嚴重,依然是家的所在;而這邊,再怎麼沒疫情,總還是有一天得離開的。而我坐在那邊就顯得格格不入,因為我是「不離開(台灣)的」那一位。在那裡呼吸到的空氣就是自由、安全,即便從新聞看起來,歐美好像也在變動變盪,但基本上在那一塊非常廣闊舒適的土地、無雜質的空氣是不會騙人的,任何憂愁在那邊都會化解──或許我今天的感受可能誇張了一點,覺得帶著兩本孩子的護照卻走不了,心裡是悵悵然的,這個時候,寫些國際化的教養的東西好像還真的不錯的。

今天我們帶著八德路的池上便當,這家的飯與菜真的都非常非常好吃,你也稱讚,大家在車上吃了便當,然後一起去你幫我們訂好的室內羽球,這是第二次這樣打,這次來內湖運動中心。孩子真的很喜歡這個,後半段我們還玩「特別訓練」,就是一個人在對面,三個人在這邊,拼命的把球餵給他,先是哥哥,再是妹妹,然後是你,最後是爸比我,玩到最後一秒鐘,滿身都是汗,再趕來看牙醫,先前,還順路去看了昨天跟哥哥說要搬去住的透天厝,就藏在南京東路五段菜市場內的一條窄巷,裡面都是透天厝。說實話,如果不是小孩,我們還真想到處去住一下,有時候住南港,有時候住三重,有時候搬到嘉義、台南,都可以的。一切因為孩子,我們的生命可能永遠都少了一種瀟灑的玩遊。

作家所需要的工作時間,有時只需兩三個小時,就可以做好多好多事。它發生了,回來,你給我兩小時,你在外面陪孩子,幫他們弄晚餐,讓他們叫外送,讓電繪老師來上課,這段時間我就安安心心地坐在房裡,準備今天晚上的視訊互動;今早臨時買的網路攝影機也在晚上抵達了,買Logitech最便宜的。

我對於今天晚上的「名稱」非常小心,不想稱它為「課程」,因為我不想準備一堆單方面的課,只想加入這個最新潮流的線上互動方式,在疫情時代,乃至未來全球各國隔離時代,視頻變成重要的手段,大家都要習慣這種事。我在這之前當過幾次的視頻的聽眾,從來沒有當過主持。我的感覺呢?是忐忑的,有群眾壓力,但想想,這個已經是最小的群眾壓力了。我可以在家,結束後我就可以馬上結束,不需要再搭車,然後,習慣的話,以後就用這種方式來跟大家去互動,再也不需要見到真正的人,這樣子不是很好嗎!

我的行銷電子報,以前叫做在家工作電子報,今天早上做大夢以後,想要修改,打算讓它變回我過去當老闆時代個人的收入規模,去拉入B端(而不是訴求C端)付費。結束這第一場視訊後,我寫下了我自己接下來的期許,給訂閱戶:「開闢這個行銷電子報已經好幾個月,我給自己的目標是『讓大家得到外面得不到的』,這次互動的主題是希望大家能解決目前無法解決的,幫大家『有進度』,畢竟大家來這裡就是希望『突破』,我希望能藉這樣的互動,『追蹤』各位的突破狀況。」我這樣寫道:「行銷,是推廣某商品、品牌、形象、服務等,給某一批目標消費者。行銷這個動作本身就是一個經濟體,在這經濟體其中的人兒們,分為幾種『角色』,等到八月暑假結束後進入九月(等我家孩子開始上學、我比較有空以後)我會去找來更多的現在的大、中、小企業加入我們的VIP夥伴,也會找來更多以前的『同行』,期許這個電子報慢慢的變成一個私房網絡,讓行銷這個經濟體裡面的幾種角色都可以繼續的『得到外面得不到的』。」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