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早上原有的日文家教課延後一日,讓全家人今早可以重聚南港慶祝父親節。你也送我父親節卡片了,美麗的字跡猶如印刷的,含著溫情及鼓勵,你說得對,去年的父親節,因為日記還沒公開,你不知道我是怎麼過的,但你知道,今年父親節會是怎麼過的。還沒過,就已經知道了───去年,是剛離婚不到兩個月的父親節,去年我仍很緊張的幫孩子安排天天不一樣的暑假,讓他們不會靜下來胡思亂想父母離婚的事,去年這一天我是帶他們去「征服」了所謂的「台北四大地下街」,晚上全家再聚餐在儂來餐廳。那一天,我雖知道我們家不會再因為任何離婚危機而潰散了,但當時創痛仍在,孩子的心相左、凋零、尚待重啟;一年後的今天,我們已經癒合了一大半,又加入了更多。
加入了,你。
要知道全家要再次重聚在南港有多麼困難,現在家人分三個地方,最老的長輩住在最遠的西北方的大河出海口,得早早搭捷運從起點站往盆地走,列車鑽入地下後,先和四歲的小姪女碰面,小姪女聽說順利在早上七點起床,然後,他們的列車速速的唰至東邊,而我這邊則好不容易將兩個孩子驅趕到自家車上,由你帶著兩個孩子坐第三排,想示範給他們看如何不要再讓老老的奶奶自己爬上爬下;終於在車站,將全家人都接入車內,一家八個人出發了。
在我們這裡已趨向穩定之時,無盡的抱怨、無情的抱怨依然發生在另一個世界中。據稱,在前妻的世界裡,她仍在抱怨我們;可能是對「我」已沒有什麼互動,所以我的部分不多,很多部分是在抱怨其他(前)家人,還有(據說是)和她一起出來的那些媽媽們。還沒見面前就抱怨滿口,見面時又突然變得好熱情,孩子看到這一點,親眼目睹而感到不舒服,我暗擔心,孩子是否也學起來了呢?明天孩子和我說他們兩人都不想去找媽媽,不想給媽媽探視,我說我是要去旅行團、晚一點回來沒問題但孩子就說不給媽媽探視了。不過,我聽哥哥語氣,好似不希望我再和媽媽說,我怕他和媽媽說的是「我(爸爸)拒媽媽探視」,所以我還為此特別寫給前妻,告訴他是孩子自己不願探視,以免她誤會───沒辦法,離婚的家,從家長到孩子,都有「忠誠壓力」,孩子、大人皆無意,只是在這樣不完美的關係中找到一個對所愛的人最好的對待方式。
我想起前幾天有次經過那一條巷子,那是前妻的家前面的巷子。十六年前,我來到這巷子,正是我剛下飛機沒幾天,來找當時仍是小學同學的前妻,而今,離婚後,她住回去了同一個地方,過著同樣的生活,或許她會永遠住在那個地方直至老終。當時我看到這位女同學,如何補足了我的遺憾,當我去過美國加拿大、住過這麼多地方又搬過這麼多次家,她一直住在同一處從未離開,那種單純,深深的吸引著當時的我,畢竟我才剛結束國外13年的日子,回到家鄉,正在追求「穩定」,而前妻就代表著那「穩定」。
當她活了80歲,婚姻的13年對她而言會只是人生16%的時間,也就是說,她人生的84%時間都會住在同一個老家,只有16%的時間曾經住過三個不同的新家(和我)。婚姻裡面的人都不完美,她就是一個想住在老家的人、一個不想變動的人,任何變動,都會誘發她心裡頭的惡魔、對我施以一些連她自己都無法自控的各種「制裁手段」,所以,這樣看來,最大的錯或許從來都不是「她」,而是人與人之間的落差,以及自以為有愛就可以弭平所有差異、憑直覺要在不到一年就決定成婚的:我。
載著一家人的車子,慢慢的往更深的東邊山腳走去,這一座國家級研究院,介紹給爸媽和弟弟我們上次意外問到的神秘地點,小路上山,單行道,太好了,這小小山丘之頂,還留給我們一個停車位,服務人員沒什麼客人,特別親切,一開門他們就知道我們是那個訂位的,帶我們到大書櫃的後方,一長條的木桌,哇,這裡的早午餐真的豐盛,漢堡的麵包烤的酥酥脆脆的,薯條也豐滿;尚未上菜,孩子們就給我了爸爸節禮物,天哪,兩個可愛的孩子,一人拿了一個類似馬戲團白帳篷的多角形立體卡片,打開之後,兩個人不同的風格。我先開哥哥的,他帳篷裡已裝滿了小小的粉紅色愛心,是他親手剪的,下面的幾張照片還畫了一些旁說,然後是妹妹的,我整個震撼,妹妹說這是她用自己的零用錢買的配件,花了三、四天才完成,帳蓬裡的每一個面都貼了一些小小的機關,奇怪她怎麼那麼多我的照片?原來是你提供孩子大量的照片,也在背後促了兩個孩子做出這麼難忘的爸爸節禮物。孩子的奶奶也有贊助。這根本就是要給我一人的父親節,旁邊另外兩位爸爸(孩子的爺爺和弟弟叔叔)可能都吃味了啦───哥哥跟妹妹大概花了15分鐘介紹他們的每一個機關,我笑咪咪地、慢慢地聽。我不想說這是我度過的最好的父親節,因為,總覺得我現在天天都在過父親節,兩個孩子帶來的感動,我天天都感覺到觸電。最後哥哥親了我一下,他都長得比我高還變聲了,我每次都讓自己準備好,這次可能是最後一次親、牽手。
家人都很喜歡這地方,陽光明媚,屋內鋪地毯,黑板上寫的是英文的菜單,感覺就像加拿大小鎮的一間家庭早餐店,若還有暖氣、發出木頭味,就更像了。只可惜,今早就有點心臟不舒服的我,上洗手間以後更不舒服,蹣跚的慢慢地走出來,被弟弟先發現了,只好跟大家坦承我心臟不舒服。這是第一次家人們親眼看到我心臟不舒服,而今天不舒服的狀況是蠻嚴重的,我緊握著脖子上吊掛的小小黑瓶子,卻不吃,怕被家人看到我在吃這個、表示太嚴重了。所以一直用心理方式設法壓下「它」,坐下來,發冷汗,又麻又痛的放射到手與下巴,意識越來越狹窄就要吞掉我,巨大的不舒服讓我感到整個人硬成像石頭、動彈不得,此時我眼睛瞄到的桌上剛加點又烤熱熱香香的德式蝴蝶麵包,還有薯條,還有旁邊的小姪女、兩個孩子,還有我的冰拿鐵,我把拿鐵往外面推,因為心臟不舒服可能是它造成的;這時候我還想辦法裝若無其事,招呼爸爸多吃一點蝴蝶麵包,然後保持笑容,揮揮手,不斷比出一個堅定的「OK」手勢,表示「沒事、別擔心」,嘴巴卻只能笑著,一句話也說不出去。過了十分鐘,才越來越好起來。
回家,孩子們在家裡又好熱鬧的在玩躲貓貓,然後玩「藏東西躲貓貓」,跟我小時候玩的一模一樣,奶奶爺爺陪他們玩。然後我開始吸地板,一次又一次的吸,把所有的毛髮和碎紙等都吸起來,中午,妹妹再次拒絕去見她媽媽,只有哥哥下樓;其實哥哥本來也說今天不去,但比較起來,明天不去更好,所以他今天去了。我自己亦已漸漸的習慣,離婚一年又兩個月,對於孩子這樣子「週間在家,週末不在家」,所有的交接,離婚的雙方都已經形成了「共識」與「公式」。下午,我們來到工作室,孩子不在家,想趁今天多進展一些文章,但,還沒有開始寫作就被睡魔召喚,開始睡覺了,被緊緊纏住,怎麼都爬不起來、怎麼都無法完全醒過來,可見我們有好疲憊,照顧小孩真的是疲憊到每根神經都褪色了,和睡意掙扎,就開始點外送來吃,你我最愛的:賽門鄧布拉、滷味、清冰,三樣都來了。
有社工朋友到捷運大安森林公園站,看到照片已經展出,她說「一眼就認出你」且我的小朋友「一定會喜歡」。她說「拍的很溫暖」、「特地細細的每一張都看過了」。今早心臟突然不舒服的時候,我一度在想,為何就選在這個我已經幾乎完全脫離離婚陰霾、人生漸好之時,明明已經好幾個月沒有發作的心臟又突然發作?是否這些美好,其實是給我的最後美好?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