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日記,玩得累、時時顧著孩子與全家人,都累,只能淺淺記下過程,更深的感想只能待它在未來偶然湧上時,再捕捉之。

昨晚祝爺爺生日晚餐,爺爺生日是農曆11日,我們回涵碧樓頂層lobby抬頭一看果然看到一輪非常亮的月,還沒到全月但已經是又白又亮,月亮的左下角還有兩顆明亮的星,我馬上打開天文APP,對著天空,確認了這兩顆和月球呈一直線的星星,被標示成木星,然後是土星,木星尤其的明亮,土星則微微;我們沿這條大走道,走道旁邊的平面水池,靜的像鏡子,每隔幾步路,池中心就有一鼎燃燒中的蠟燭,孩子們笑說這裡的工作人員真辛苦,每天都要一一點亮這些蠟燭。點亮了,它們後面的那片日月潭水就更是暗得一片什麼也看不到的墨黑了。

日月潭之旅,太多跟著行李帶走的回憶,兒子女兒不夠,還想把房間裡的那些本來就拋棄式的東西也一起帶走留念,房間裡都放了一兩本關於日月潭的歷史、蔣介石碼頭還有對面紀念他母親的高塔等,兒子讀了,弟弟叔叔讀了,大家都很重視;然後嘆道涵碧樓的觀潭風景可能是全日月潭最漂亮的,而這風景無法留下,我們又一直說一直說這地方以後應該不會再來了,所以,只能現在感受,但現在又很快就要終止了。這時候又會聊起2010年(十年前)全家也曾來過日月潭,住雲品,成員不太一樣,女兒那時候不到一歲,就我日記所述,當時孩子的爺爺奶奶很多時候待在房裡面陪女兒,而前妻和兒子與我享受該館設備,當時單身的弟弟則幫我們拍照攝影。那次,爸爸剛過60歲生日(今年則70歲),弟弟剛送爸爸一台相機,然後,米斯特六公司也剛剛營運上軌道,我終於脫離上班族,初初感受收入無虞的「老闆感」,當時遊日月潭,都是記錄這些「老闆感」,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日月潭其實非常的不好看(天氣不佳),然後,隔天早上我竟四點多爬起來寫部落格,日記這樣寫的──

「鬧鐘訂在四點半,一響就翻身起來。只想藉早起來讓她每次在其他人面前講的『和老公出去玩,早上打部落格打到十點才出門』的錯誤指控,大家都可以看得到是錯誤的。」十年前的我寫道:「在這個家,已經不能放鬆的休息。回到家反而是在戰爭,隨時都要小心一點,不要等一下又被亂講一通,被毀謗甚至還不自知。被自己的老婆毀謗甚至還不自知。」

最後是四個字:「痛心,痛心。」

今天,我睡到七點半,反而弟弟是四點半起床工作辦事。可怕的是,現在我收入低,手上亦沒有任何公司正在萌芽成長中,但我現在花費習慣卻已經固定高昂。而今天,我又有一些新的啟發,隱隱在心中成形──這些漂亮的東西、難得的多珍貴的回憶,好像都沒有比「人生遊戲」本身更好玩。如昨天寫給那位爸爸的,這是一個狡猾的世界,所以需要更狡猾的我們;在人生裡面當一個老是自憐自艾的人實在很辛苦,狡猾一點反而隨時隨地都在玩遊戲──旅行的意義即為此,在放空之後,頓悟一個更簡單的人生。

醒來時,弟弟已在陽台,坐在另一個沙發半躺著打電腦,把握日月潭晨景,但我醒不來,又睡了。睡起,緩緩的起,緩緩的整理自己,緩緩地打開電腦寫完日記。早餐吃了隨意,回來後,妹妹看漫畫,哥哥繼續看日月潭的故事,我們更多聊天,眼前的湖水動著動著、抖著抖著,但我還是沒什麼時間理它,除了突然看到一架小飛機低飛掠過湖,從左至右,然後往前,顯然正在繞湖一圈,是怎樣的富豪會玩這種?哥哥喜歡嘗試,請我在陽台點了火柴,唰呼一聲,火起,卻點不著蠟燭,蚊香倒點著了,但此時我們也要走了,陽台窗子開著也不在意蟲子了。行李一只一只搬出來,已過了早上11點,房內仍讓它運轉CD播著類似星巴克的爵士音樂,大提琴的弦又撥又拍的,又發現每間房間其實有兩張空白明信片,趕快寫,弟弟選擇寫一張寄到淡水爸媽家,我這邊則寄兩張回自己家。小姪女一直說:「我還想來涵碧樓。」哥哥只哀:「真的要走了喔,我不想走!」妹妹則說爸比(我)答應會買漫畫給她當生日禮物,妹妹說脖子後面肩膀也好痛,我說沒錯,這是昨天曬傷,我們已塗防曬但沒想到陽光還是比我們預備的還熱情。

借的書都還給櫃台,弟弟辦理check-out,單單這段時間多刷的,包括下午茶、昨晚多點的總統魚、書法體驗就已是一間五星級房間一晚的費用,弟弟請我們住這個,破費了,也感覺到他現在已具備一個成功矽谷級創業家的那種大化格局。大車轟隆起程,離開涵碧樓,往上,左轉,再往下,看到右側日月潭水,嗯,我們好像還想多待一下子呢,到了遊客中心,果然是政府為了這著名景點蓋的,一整片的草地,和一片和草地一樣大片的「清水模」灰石建築,氣勢像國家音樂廳,我們下去買點禮物,沒想到大草地才走到一半,哥哥妹妹又互毆起來,妹妹先示範小朋友怎麼捏她,哥哥則還手而猛力捏了妹妹的臉,這次是左半邊臉頰,一塊傷痕,形狀似紐西蘭;妹妹在烈陽下就地蹲著無助大哭,旁邊的女性保全都來關心,妹妹說我都不處罰哥哥──但隨後到了哥哥那邊,哥哥也大聲抗議我都不處罰妹妹。真的是這樣嗎?我檢討,也試著和妹妹討論,因為他們年紀都不是孩子了,脾氣很硬,處罰哥哥反而引發哥哥愈糟,不好吧?哥哥最近好不容易似已愈來愈好……。我還在想辦法怎麼扭正兄妹,在還沒想出辦法之前,我只能先隔開他們,在衝突發生前先一步擋在兄妹中間,安撫兩邊;今天因為我正在拍照,無法第一時間拉開扭打的他們。

鬧完,東西買了,吃一頓遲到的中餐,弟弟選了一間日月餐廳,原來它是在日月潭入口那熱鬧區旁邊的餐廳,和前晚吃的餐廳只差幾個門牌號;盤子有彎月型、有日式個人窯子上加鐵板,擺盤也非常厲害,鳳梨留外殼而裡面切成一片片狀,顯然都是被這裡國際觀光訓練出來的大廚型的高手,只是現在,外地觀光客不來了、無用武之地,只能在此做平價客家菜。我覺得不錯是兩個孩子現在已經大致上都會吃點東西,不需要大人催促,魚還是由爺爺分給大家的,我笑稱它是「副總統魚」,大家說比昨天在涵碧樓的「總統魚」好吃,肉更多,魚刺少,味道更好,但這三天的涵碧樓留下的其他更美好的畫面,已多到令我們不會因為一條2000元的魚而在意了。

還可以去哪裡?有一座妮娜巧克力夢想城堡。它名字是Nina,加了巧克力變Cona,是不是為了某個女兒在圓夢?這城堡外型像Napa的酒莊,縮小版,最可愛是哥哥妹妹與小姪女三人,很認真的完成入場券上面的那四題,認真的寫,尤其哥哥已經這麼大了,還這麼認真的玩,然後,吃冰淇淋,我幫他們一人買兩球,也在兩個大轉盤這麼多口味中、問了店員的推薦後火速果斷選好,選得很成功,全家七個人分享了八球,大家都吃得開心,冰淇淋掉地上我們也都擦了起來。把三層樓的「城堡」玩了個徹徹底底,所有題目都寫完了,所有獎品都換完,這一家人一起玩的感覺,就是很順、很和平、沒人生氣、沒人怨念,城堡人實在多,而剛剛又看到今天台灣連幾天有新的新冠肺炎病例,前天早已注意到日本香港都在爆發中,而此台灣案例發生在彰化(我們附近),我連忙請哥哥他們都上口罩。這時候,外面下雨了。

下午四點半,Google地圖顯示高鐵站離這裡一小時車程,其實還有一點時間可以再去一站?孩子可能還想玩,但大人此時感覺是,想回家、不想再玩了。弟弟先去開車,我們在門旁白色帳篷下等待,大雨再次讓我們耳朵都聽不見聲音了。颱風帶來的雨,剛剛好,讓我們覺得我們運氣實在太好了,玩完,剛好下雨。

但我們仍再經過原本來程我規畫的特產店,一間叫做「果丘」的,只賣某種木耳飲品,用吸的。這間實在特別,我只是在一兩個美食部落格看到這名字,只因為它提及「只能在南投埔里吃到」我們就來了。它現身在南投埔里一條小小巷子右轉第二間,只是一個一樓的店面,不,連店面都省了,沒有店面,只有櫃台,但有些重要的沒省──騎樓做成了一片可供拍照的看板,櫃台也亮亮涼涼的,櫃子後面剛好夠空間,剛剛好站上兩位年輕女子,想必其中一位或兩位是創辦人或共同創辦人,門前已停了四五部車子,包括我們,下車前早已從網路上調查清楚她們的口味,問過每個家人要什麼───從頭到尾她們就憑「唯一的一家店」,將「限制」轉變為「限量的珍惜」,一年多前才開,就做成這麼成功了,所以,世界仍是很好玩,還有很多東西可以做的。

再40分鐘才會到高鐵,弟弟要開車,全家都睡了,只有小姪女在唱歌──南投的高速公路是6號,經過的山巒,和我們常走而熟悉的南北高速公路的地形長得不太一樣,在這南投山中,左右兩邊山巒呈較小幅度的起伏,四處都是一小塊、一小塊的白霧,好像山林中,四處有人在野炊,我想像這麼一處一處都是小精靈的房子,而那些白霧,有時候像雲,停在路邊天上,動也不動;耳朵耳鳴了,表示這邊的高度不低。

時間剛好,在高鐵出發前半小時多抵達,所有行李一一的下車,由我開車去還車,這時候我才第一次依依不捨,因為這條「建國路」是我們第一天剛抵達時興奮開去吃第一餐中飯的路,現在車子仍開同一個方向,只是車是空的,而我也需要找個地方迴轉、折回去、還了車,走到對面車站,排班計程車狂叫「搭車往前喔!」叫聲仍響,但這次我不是在台中出差演講,我是和家人,而旅行要結束了,我特別講一句話讓哥哥很抗議,就是我要他們先買好便當在車站吃了,不要在高鐵上拔口罩吃,因為疫情又開始了(但後來家人還是不太戴著)。

最後一段「驚奇」是我們都上了高鐵月台,哥哥才突然發現背上空空的,他的黑色背包竟留在剛剛樓下吃便當處!我帶著他兩人衝回樓下,順利拿到,哥哥全力跑,跑得滿臉滿脖子都是汗,我輕輕的說,以後你就學會,要怎麼更小心了。他也認同。這樣,其他家人都在台北站下車,下車時,妹妹貼著高鐵車窗,和已經站在月台上的爺爺奶奶道別,揮手揮了好久,好像在機場送機一樣,路人都為之側目。

我和我家兩個孩子拖著三箱小行李和好幾包零食禮品,終於回到南港家,而你已在樓下等著,我現金不夠,你幫我付了車錢,和兩個非常非常興奮看到你的孩子,吱吱喳喳和你說趣事。我一回家就立刻拆了行李、送所有的髒衣服進去洗衣機,輪軸吃力的轉動著五天份的衣物,然後,看福爾摩斯第四季第一集,華生的太太死掉了,帶著一份惆悵和旅途疲倦攪在一起、靈魂跟著夜子飄進了夢的天空。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