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業開始就是自己一個人,脆弱的一個人心裡總是顫顫的,所以總希望再來一個人,或是好多人一起。然而雖然一直講,卻仍習慣一個人做事,一個人做事容易決策且可以超高效率執行,第一次體驗是在大三,抽籤意外抽到當組長,最後乾脆自己一人完成五人小組所有報告、每個人都得A+──那麼的有「效率」。所以我變得更永遠一個人,永遠沒辦法做最大的事(那需要團隊,至少也需要熟識搭一搭牽線的)──然而我還是不太甘於一人,經常覺得不想孤單,尤其是在用盡力氣寫出計畫、提出的線頭,卻無人願討論,我又會作起「不是一人」的夢。
接下來,重新整理現在工作、生活失衡狀,失衡主要在心理,昨天我針對「廚房」先檢討之,發現廚房是一家失衡之起源,以後會妥善改善廚房時間──原則是:我和「你」兩位廚師的廚房時間(以及所有家事時間)必須均等(或我多於你,絕不能讓你多於我),如果我無法下廚這麼多,那你也不應該下廚這麼多,用這方法來避免有一方因為粗重的廚房工作而挾怨帶恨的(儘管只是隱性的)然後重新整理,讓我們這個「團隊」可以不要在家裡就空轉過熱而無法對外,最重要的還是收入,必須更專注───靠我一人就可以,因為這部份,我沒有「團隊」──有點不希望你幫忙我做,因為你做更多事,我就覺得壓力愈大;這壓力會一直押著我走下去──尤其一個四面楚歌的人更有可能這樣做,因為我已經聽到了我聽過的最美妙的聲音、最和善的面孔,不是罵我的,善良的。
但我的聲音沒辦法被聽到,這就是一鐘最嚴重的警報聲;我以為我一生已經搞定,沒想到又必須開始證明我自己。我檢討自己,(和你)要小心的就是別讓一個情人進入了「系統」就變成了一個媽媽;原本是夢想中的事業的相扶相持者,最後變成去扶持我的生活;在看似完整的家庭結構下,我這個爸爸的角色又一次的被擠到角落,對一個事業型的爸爸(我)來說一切會看起來像是looming of另一個前妻。而重新檢討這些事情的發生(來避免它)是因為我沒有記取離婚教訓,讓美好的對象太快進入一個柴米油鹽的「家」,不免損耗了一些原本以為可以永久保固的。
中午就開始下雨的台北市的今天,高溫瞬間被雨消滅,整個城市變成無間地獄般的恐怖雨幕,這一天,已經成年了我,可以決定要不要去上這一堂課;原本以為會忙的今天,很驚奇的「非常不忙」,其實是可以去上課的:該做的都已做完,下個星期十個案例找了六個(今天早上找了一個,昨晚連三個),但這個雨幕分明就是要把我和車子都送到教室門口,一下車就直接進教室,哪裡都去不得。但我今天真的好需要休息───剛頂著大太陽走到撲羅咖啡廳,一兩個小時後竟壓力壓身、煩躁到將電腦上蓋直接蓋上,寫下剛剛的「壓力感想」。
大雨讓人慌亂,但慌亂之後也因為被雨幕關住,而被逼得沉靜一點了;沉靜之後,領悟就生,那就是,我的筆還是最重要的。昨天看到自己《英雄爸爸》繪本可以救一個兩次燒炭自殺的爸爸,那麼,我肯定還可以幫助更多人;只要我一直寫下去,論誰都擋不了我的筆。
後來,下午還是乖乖來課了,這教室叫「拾夢家」,位於巷內的一樓,在一座巨大橋面的出入口,所以又是一區美食沙漠;樓房很高很大,只有一間超商,還有一兩間無法在十分鐘內解決午餐的火鍋店、拉麵店,於是真的就只能去這間超商,而超商對我這個幾乎吃素又不吃澱粉的,完全不負責任的直接推給我各種有肉、有麵包或有飯、有麵的,只好「發明」一招新吃法,買一份(聽說低熱量的)日式蕎麥麵,加兩包冷海帶芽,全部攪在一起,嗯,溫度相仿(都是冷的),形狀也很合(都是細細長長的食物),還蠻對味的,我在三分鐘內吸吸吸、嗉嗉嗉的吃完,超商櫃台剛好完成我的茶飲料,怕咖啡因不夠力道,又再另買了一瓶茶。
進了教室,電腦擺我前面,老師也在前面,背後巷子暴躁的聲響一直灌進來,是大雨,像倒水一樣的、狂暴又大聲量,慶幸我們課程三小時,應該不會三小時都下不完吧?上課一小時半,我的睡意過了高峰,雨量似也過了高峰,但還在倒、還在倒。到了下課,的確,沒雨了。
今天講師說得一句話我最相應的是──科學就是非常的簡單,搞懂了,就懂了,教別人也可以讓別人立刻懂。她說,一加一等於二,二加二等於四,四加四等於八,現在就是如何逐一的證明,就可以一路說服下去……天啊我突然通了──爸爸事業看似非常難推廣,但,如果我可以將它理路化、證明其中邏輯,就有機會。當我理路了它,我就能像講師講腦神經一樣這麼的滔滔雄辯、用熱忱就可以說服或感動人了。
柔軟的心,隨著回家的腳步越來越近,慢慢的停止了蠢動,等到我們帶著剛從前妻那回來的哥哥、以及再次拒絕給她媽媽探視的妹妹,出發來到商場,已經餓了,商場地下室美食街充滿人,賽門鄧普拉為何總是這麼好吃順口,再加了兩排韓國小菜,不怎順口但是是唯一夠營養又合我規定的(沒肉、沒澱粉),妹妹從販賣機點了一小桶哈根達斯冰淇淋,要點抹茶,機器卻吸出另一個口味,妹妹開始分析到底是人放錯還是機器拿錯。要走過來電影院時,你們先走,趕時間去買票,要看「不丹是教室」,然後我殿後買兩支鐵觀音霜淇淋,搭電梯一次咻到十一樓。電梯滿滿的乘客,我得舉高兩支霜淇淋,兩隻眼睛盯著它們兩位嚴防融化,盯到眼睛都鬥雞了,到了十樓終於融了第一滴,鮮綠色的,順著餅乾滑落到我手上,奶油比水滴落得更重、更快,很快就變成像山崩一樣,剛好在排隊處看到你和孩子們,你們睜大眼睛和嘴為何我和冰會這麼快出現,兩支霜淇淋很快被我們吞沒了。
今天這後半段,我壓力小,也累了,或許咖啡因夠了;寫作讓我平靜。在電影的世界裡,這裡全部都是「作品」,文學的作品,紀錄片,如果不是特殊的真人真事也不會被當主題來大螢幕,如果不是真人真事則表示編劇或導演也都是大人物了,電影院真是一個可以鼓勵創作作家的地方。而這「不丹是教室」,導演是台灣人賴聲川的女兒的老公,不丹人,所以此片竟算半部台灣片,一小時又五十分鐘的電影感覺上非常快,內容只是上山與下山,從海拔2000公尺到4000多公尺再下來,卻可以讓全場三排觀眾全部留在現場不走,我們看似想看彩蛋,其實應該是受到這麼簡單的劇情的深深感動,好奇心被留下在那個叫Lunana的、不到50人的高山小鎮,好像什麼東西沒帶走了。沒想到一部電影可以這麼有穿透力,令我竟不知如何開始形容它的感動處。
它讓我們不但珍惜現在的所有,也對人生有一些體悟,那些Lunana居民對於「無常」,包括嚴寒冬天,六天的辛苦危險的跋涉,還有來來去去的老師,以及孩子長大後有沒有未來……等等這些事情,似乎都沒有長駐在這些人的心裡面,他們的眼神訴說了他們只用謙卑還有略為感傷的神情,過著每天放牧氂牛的生活,帶著他們過往的記憶(通常是不好的),在接近天空的高山的明亮光線下過完一生。如果這真的是所謂人民平均幸福值最高的國度,那身在紐約、東京、巴黎、香港這些大都會的人又何必為了那些事糾葛個半天呢。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