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星期五,下週要出去玩,我亦開始感受我開始getting things done、開始完成事情了。今早更完成了「問卷」,這問卷在調查父母觀察孩子們使用手機的狀況,我用Google平台,上線後,先看結果,好像少了什麼欄位,臨時再加上去。反正我這個「實驗」一開始本來就開宗明義說不是正式的、不是嚴謹,只想為離婚的世界提供更多觀察。

今天文章,昨天早就打底得差不多,這招有用,今早心情就輕鬆很多,於是我的順序居然是將一大早精神最好時刻投入了剛剛說的問卷。往後,精神最好的時段就應該拿來攻擊那個「拖宕最嚴重」的那一段、最欠稿的那一段。之後體力漸降,再來做其他反射性動作的「編輯即將完成的文章」等例行公事,寄出後,再用輕鬆心情準備仍有「一覺之隔」、明天才要上的文章們。

爸爸70歲了,這數字我小時候曾看到過,當時我爺爺70歲,覺得他真老了,也擔心他(當年的爺爺)會不會開始生病、有一天離世?還記得所有親戚幫當時爺爺辦的生日會,一位姑姑說「人生70才開始,所以您現在是0歲」,這笑話到現在還記得。現在,我自己的爸爸都已經70歲了,這麼重要的日子,到今天才真的注意到;弟弟早就設計好禮物,但他蝦皮買的來不及抵達,謝謝你幫我找到好幾家有賣廚師衣服的店,我帶兒子來內湖這一家Chef Works。妹妹沒來,因為她突然間發脾氣(你後來分析,今天是週五,所以她是週五變身);妹妹發脾氣的時候,連她自己早上畫的可愛藍髮女孩圖都沒有意識的砸給我,說要全丟,我不可置信的問她真要丟嗎,她說一定要丟;而過一下下她好起來,生氣的跑來問我她那張圖怎麼不見了?我告訴她,剛剛是她自己說要丟的。妹妹竟說她並沒有說!然後就更生氣了(還好我沒丟,我收藏起來了)。於是我只帶哥哥出門,留妹妹在家和你;讓你休息一下,我開車載哥哥來到陽光的內湖,孩子的暑假,科技業的上班族是照常上班的,在這接近中午卻還不到中午的時間,大多數人類仍被關在辦公室裡,所以內湖樂群二路這一段最新開發區,路上空無一人。萬豪酒店、美福酒店都在,還有一片瓏山林的豪宅大樓,像是休假中的電影佈景。該宅門口掛牌疑學日本人鑲刻了名字:林榮三?一樓都開了高級店,且疫情中居然都還開著;哥哥看了也嘖稱奇,注意到「他們有一條自己的街道」。這家Chef Works是某老闆有興趣從國外代理進來,賣的廚衣都是比較高階的;我們是當禮物,一件近2000元台幣,是合適的,我當場試穿,請兒子拍我,還買了三頂用完就可以丟的、紙做的高頂廚師帽。

和哥哥到美食街兩人午餐,我勉強點了幾樣我能吃的,有澱粉的就避掉丟盤邊,有點碎肉的也只能一一挑起丟。弟弟點子是要縫70歲爸爸的名字在廚師服上,你幫我找的縫學號的那一間在中研院附近,老闆娘說要縫名字OK但在半小時內一定要到,吃完中餐,我們飛車衝,就在時間到時車子剛剛好抵達,巷口正在鋪柏油路,冒著熱白煙,我擦身過轟隆隆運作中、裝滿柏油黑石的卡車、熱燙燙的柏油倒下和我只有一根指頭的距離,我差點沒注意到。為了趕路竟忘記危險,只想趕快成功送進去,一下曬酷熱太陽又剛從冷氣房出來頭痛一陣陣,我和老闆娘說,除了爸爸名字,既然她們專長縫學號,我請她們在左袖縫上「70168」(70歲一路發)和「52088」(我愛您爸爸)。

送哥哥回家,他在車上聽了不少米津玄師,我跟著他聽,蠻順耳的,然後我出發了;出發前我連交辦給你的時間都沒有,嚅嚅在嘴裡講不清楚,到車上又繼續處理email跟文章,沒辦法小睡,頭陣陣的痛,不過到了路易莎以後,看到朋友,精神就來了。這是不知道第幾次和朋友討論一起創個什麼的事了,自己都覺得不好意思,這一次我有明確的看法。我們兩位都是非常產量大、努力、多工進行的人,這個一起合作的東西,必須幫我們兩位做一件我們一定會做的事,就好像兩個科技人不合開科技公司,而一起開咖啡廳一樣,每天早上都喝咖啡,開間咖啡廳至少服務我們自己,又有格調,陶冶性情,亦有未來爆紅可能───當然我們並不是要開咖啡廳的,咖啡廳只是比喻。

聊了,最近台灣本地的網路產業人事地物就全部談出來,雖然圈子不大,但因為我太不熟了,朋友細數一下,我就好像在天文館看180度的宇宙繁星,哇呼連連,非常的精彩:誰在幹嘛,誰又在做什麼,對我來說通通是不認識的,但是大家都在做一些新的東西。而我們這個新東西又到底怎麼配合進去呢?找不到餐巾紙,看到對桌回收檯有人留下了一只紙袋,我打算去把紙袋拆了來當白紙,朋友說他有筆記本啦,就用筆開始畫了起來。我們將要做的事情畫成幾個盒子,都在別人的「下游」,也在我們想像主要友軍(出版)的「上游」,這樣子來看,這服務似可以和所有人共存,不會踩到任何人的線──我還想了一個好名字,這次連股份六四都大約安排好,金額稍微談過。

我快要「打敗時間」了嗎?所有的事情一樣一樣的解決,我覺得我像我的家一樣,開始「整齊」了,好像看到了打敗時間的那一天了。早上發出的問卷調查有在動,吸引了一些填表者,至少有十幾個回應都將答案填了不少,這些父母將他們平常管控小孩手機的「規定」寫得蠻詳細,顯見手機這檔事果然是大家都擔心、在意的話題。其實,早就想到了,過了30年,我們可能會笑那些擔心孩子手機成癮的父母,猶如在笑當年怕孩子迷上武俠小說的父母一樣,迷上武俠小說熟練中文不是很好嗎?就好像迷手機宅在家又不是跑出去亂交朋友,不是很好嗎?所以我知道我也是有一點點在利用這時代被蒙蔽的這些成年人們,暫時的擔憂。

有趣的是,我今年43歲,有另一件事我真的看不懂──看到社區LINE群組成員(很多是50、60以上的)總是興奮的在傳什麼「睡眠有多重要」的長篇大論,我不解───到底這種健康方面的文章,為何能生起這麼大的動力,這麼想要轉寄給朋友?我以為只有「驕傲」才會轉寄,還有什麼心情會轉寄?而且,即便我的確覺得生命苦短、生命脆弱,我與病只有一線間,但,我讀健康相關文章仍覺得那是一種「防備」,防備就像一定要吃的藥,不情願的吃,讓我只想達成最低程度的符合就好(讀了就好),不想去這麼認真的畫重點又轉寄給朋友再興奮告訴大家有此事、請注意!我還是無法揣摩為何人會這樣的熱捧健康文章。

傍晚,家裡來了第一次拜訪我們新家的好友一家,我特別為妹妹房間開好冷氣,知道等一下女孩們一定會關在那間玩得很過癮。現代的Uber Eats讓我們可以輕鬆在此地就拼了一桌,有滷味、牛肉麵還有飯後飲料。每次相聚都太匆匆,太久沒說話的我有太多話要講,講完了、時間也就結束了。好友問,我日記現在「內外帳一致」,不會有什麼秘密沒有寫到的嗎?我想了想,回答,如果有什麼事情不能寫在日記上的,我就不會讓它發生在我的日子裡。這是一種全然透明、純淨的人生,少了很多私下搞秘密嗎?少了很多不可告人的遊戲嗎?不,我覺得多了很多真正的關心。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