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開始覺得,要從前妻的特質去幫助女兒,不要走向一樣的路。為何女兒拒前妻?因為,前妻和兒子女兒聊天,竟也全都是講她朋友(某某阿姨今天怎樣了、某某阿姨的老公最近怎樣了),無法和孩子的生命產生連結,不關心孩子、不懂孩子。我開始覺得前妻一定是在「人際」上有些過不去的地方,或說,她對「朋友」的索求度特別高。我和前妻的婚姻,可說是兩個「孤單的人的結合」,我本來就是一個疏離的人,有朋友也不願聯絡;我經常一個人吃飯,自己一人想事情,但我不又不願只有一人;我嚮往愛情,喜歡和另一個人(愛人)走走說說,但我不喜歡再比一個人更多的好幾個人一起嘻嘻哈哈,人一多我就不自在,得換一張面具上場;小時候我父母一直叫我多交朋友,說朋友多以後可以互相幫助,於是我「交得好痛苦」,後來觀察發現我父母本身亦非那種喜歡和大家吃飯聊天的人。從日記中可發現,我這種人際掙扎大概到過了大學之後,慢慢接受了這事實,不怕人笑(我一個人)。不怕人笑,反而我就有了幾個真心的朋友,然而,即便真心我仍不喜歡與朋友聯絡。

其實,我從不曾真正知道前妻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我只知道她在婚姻期間會一直的嘲諷我「沒有朋友」,常常和孩子說「千萬別像你爸爸,沒有朋友」──她用的語氣和形容詞並不是那種「孤芳自賞」之類的,而是非常具人身攻擊力的、好像沒朋友是個「罪過」,她非常看不起沒有朋友的人。有趣的是,她自己異常的「愛交朋友」(從每天電話不斷、LINE不斷),卻經常經常的被朋友「排擠在外」。當她短暫被一群朋友接受並喜愛的時候她就好像跑進兒童樂園的小學生這麼開心,當她被排擠或莫名的被討厭,就是我「倒楣之時」,每天拿我開刀,那段時間會非常非常的暴怒及不安,直到她找到一群新朋友為止,而她對這些「遷怒」似乎完全不察,好像是從心底深處升起來的某種長年不被滿足的。我觀察她媽媽(前岳母)也類似如此,每天和女兒(前妻)打電話,全都是在講「她的朋友」的事(都是那些什麼阿姨、什麼阿姨的事)。

最近電子報訂閱發生一件事,我盯著電子報的訂閱人數,發現好像數字「少一」,不知道為什麼?我看了一下發現,有一個人不小心按了退訂,才發現,其實像我這樣以「人工」來處理訂閱,很容易出錯,我又希望做到完美,而有些事情就是不可能時時知道;我應該專心的做內容,讓那些技術上的東西可以完全放心的給其他人,但我又想要深入那些數字來找到魔鬼,怎麼辦?或許我就是應該「看開一點」,不必這麼完美───自從昨天慷慨地將所有隨喜的費用退掉後,心生一念,這些電子報目前的數字,和我之後的目標比起來都只是非常非常小的數字,我現在最重要的還是「起飛」,真的飛到三萬英呎高空,而當我果真飛到如此高空,那些細節問題無論怎麼變化都沒有大礙了。

今天是我們家兩兄妹上課最後一天,暑假要開始了嗚。哥哥上半天,妹妹上全天,所以是極難得的機會,中午帶兒子一人出來吃飯──這時候我突然看到自己,覺得慚愧,因為,如此難得與兒子的相處,今早仍將時間貢獻給了寫作,等到兒子都回家,很期待和爸比(我)的「約會」,等他玩完今日手機份,我們出發,我竟還想不出來「要吃哪一家」?打電話向你求救,你幫我查,我繼續苦想,怎麼想都想不起來哪裡有可以吃的,整個腦袋卡住。這麼難得的與兒子獨自共餐,我為何沒有先做準備呢?我慚愧不已,氣惱不已,突然靈機一動,那,去101頂樓的餐廳,留下無上的回憶!打電話問他們最低價格,想付最低價,還是要800多元唉,還好你幫我找到另一家在內湖的、評價4.2的日本料理。

這會是一個好回憶嗎?人生的經驗是,越沒有準備的,越會是驚喜的,果真,今天又發生了───一開始只覺得這餐廳風景OK、內部裝修普通,生意不好,空位多,但一開始服務生就介紹桌上小盤裡的小小蠟燭狀的白色東西竟是「濕紙巾」,加水之後就會膨脹。我大膽問小姐可否多給我一個帶回家?小姐就偷偷塞我一整袋夾鏈袋,「這些給你!」我問兒子要吃什麼?他都笑笑的說隨便;我問了一次再一次,他就說了隨便一次再一次。心裡溫暖,兒子善解父意,且對於金錢觀念,哥哥和妹妹比起來是比較省錢的,雖然他嘴巴上常開玩笑他要吃最貴的,他其實很小心。我們點了一些平價青菜、炸豆腐、炒飯,然後點了一樣特別貴的握壽司──一顆就等於一盤菜的錢,而他有三顆。

這一盤過來,盤子像一片長長的葉子,上面三顆握壽司分別是鮭魚、比目魚,還有一個肥肥「鵝肝」,這一盤變成我們今天的重點趣味,另外,他們的味噌湯特別厲害,小小一碗,有點像小米酒釀,就是它跳脫了味噌湯的合理範圍,讓人一口之後還想再喝一口又一口,我特別斗膽問服務生(哥哥終於逃掉了)他們的味噌湯是不是像上次我們吃的魚桐小舖那樣是老闆「自己釀」的?他誠實的說不是,是靠調味才好吃的。這間開了三四年,服務生說是禮客老闆自己開的,對面那間熟成牛排也是老闆自己開的;這老闆擁有整個禮客mall,客人超少,我和我兒子一起想像,這老闆有可能自己時時想帶朋友來逛街,把這些品牌和櫃姐養在這裡,沒啥客人,租金全免、櫃姐直接拿禮客薪水,撐著一間商場嗎。頂著陽光回到家附近、妹妹還在上學的學校,再三小時她也要放暑假了。我和哥哥融恰極了,吃個冰做結尾───我繼續問老闆娘他們電視幾吋(65吋)多少錢(6萬多),我覺得我已開始為哥哥示範一下到國外的精神,當年到加拿大我什麼都想自己找、不敢開口,我爸強迫我事事問店員,這種主動的勇氣,練習久了,可以說開就開。

哥哥留在家,我衝過來城內咖啡廳和主辦單位見面、進行「習講」。先前已做一些心理建設,到了現場依然驚慌,因為總共有一、二、三共三位聽我講,線上還有前輩,本以為是僅僅打聲招呼即是,沒想到現在即得開講,而我雖然眼前有7000字的稿子,我仍因為失語而無法照念,必須直接憑空發揮───結果這第一次試講,我跌跌撞撞的講完三點,時間倒好,21分鐘。接下來是大家給我指教,沒想到,前輩給我的建議,非常非常的有用;她說,演說稿子和寫的不同,有些字比方說像「那一件事」必須換成比較容易懂的語彙,不然觀眾聽不懂。時間軸的順序也很重要。前輩馬上當場幫我調整,突然間就變得好簡單!她說,練習的過程就是不斷讓稿子愈來愈簡單,最後簡單到怎樣都不會忘掉,觀眾也聽得最容易懂了───很驚人,原本我準備好聽「批評」,沒想到我不但收到此稿怎麼改,還學到了以後演講可以怎麼克服,任督二脈就被「變簡單」三個字給打通了,馬上可以用在這週末即將發生的恐怖演講上,我重新寫,要它變得非常非常簡單,與觀眾連結。另外,其他人也回饋,我的離婚故事,她們聽了很感動,並說我風格是非常誠懇,這種誠懇可以穿透一些高高在上的CEO的心──我從來不知道我有這樣特質,更沒想到這一場非常糟糕的習講,居然得到大家的鼓勵和稱讚,我還第一次知道我原來有這樣優點。

上課之前,開心的來吃素食餐,點兩道菜。妹妹此時剛放學就被接回舊家和鄰居玩,鄰居媽媽們第一次看到「你」,你以「家教老師」的身份登場。接回家之後,你趕快打給我、告訴我我的錢包根本就留在家裡,是要拿什麼付錢?才驚覺,我已經出門了四個小時,卻不知道自己沒帶錢包──因為計程車是用APP付錢的,咖啡則用悠遊卡付的;點了兩道菜共440元,怎辦?後來寫下電話號碼,賒賬了──昨天沒帶手機,今天又沒帶錢包,我到底還想怎樣呢。

晚上上課滿心歡喜,桌上擺滿零食,沒多久,份量增加兩三倍,都是同學知道我家有兩個孩子、都說要把糖果給我們家兩個孩子吃。我捧了兩手滿滿的甜點放進書包帶回家,但家裡有另一件事情卻等著我───剛放暑假的兒子,馬上開始跟同學要約出去了!上次,他騙我去南港旁邊商城,結果和女同學去西門町,這次他又突然約好明天下午兩點──如果我整個暑假、每天都要跟他這樣子「諜對諜」,不知道我撐不撐的過一個半月?我是害怕的,因為說實在,他要衝出門,我也會拿他沒辦法,那我該怎麼勇悍的和這位未成年的孩子溝通?我似得設立一個規則,不知道可不可以執行,就是我讓孩子自由的和朋友出去玩,但他必須跟我講他是「和誰出去」……這合理吧?一般國中生父母都會這樣要求吧!然後,我得「親眼看到」這同學(我心想,唯有這樣才能勉強防止哥哥騙我)。

坦白說我回家後就悶悶不樂了,今天習講還高談離婚後我已走出了陰影,但事實是,問題還沒完全結束,而如今暑假才剛開始──哥哥要大放鬆,妹妹一直拒見她母親,我的問題兜不完的。如今兒子已長得幾乎比我高,往後幾年,狀況恐怕只會愈來愈多而已嗎?兒子這次期末考是全班第五名,破他之前紀錄,我還是很想鼓勵他的,可是,下學期起飛的前提是他沒有交到壞朋友、心情沒有被旁務給打擾,這暑假是蠻關鍵的了。我這個事事憂心的老爸,看來很難享受孩子成長的喜悅了,是嗎。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8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