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上課到了最後被點名用3分鐘介紹自己,我把握機會在這麼多人面前,在他們完全不認識我的情況下,第一次直接開口分享「離婚事」。由於有準備,還算從容不迫地,離婚體悟到三件事:第一事是學會感念前伴侶,感念後就放下了。第二事是在孩子的教養上,了解到因果關係,不再抱怨為何百廢待舉如此倒楣,而重新種下新的起因,幾個月後也得到很好的結果(看今天社工多滿意)。第三事則是我領悟了「利他」,因此以上不再只是我個人故事,我已開始勇敢將它分享出去讓更多離婚者有所體悟。

昨天也因此領悟到一個重要方向──怎麼幫忙這些、我最想幫忙的離婚者?到底這志業有什麼明確的「大目標」?我擅長的是幫大家整理資料,理路思考,這一次,我要整理出一套最完整的資料,好像做一套經書那樣的完整、有次第且分門別類得這麼清楚,就算在我終究離世之日無法結束,後面也會有人幫我把它完成,將這本巨著暫稱為《離婚全書》。

昨天到車廠等修車,「異地工作」效果真好,今早送妹妹去學校後就直接來到隔壁廣場的星巴克,這星巴克雖不像轉角那間咖啡廳這麼明亮,但至少它早早開了,我怎從來沒想過「異地工作」這招?我甚至可以先暫停在停車場、閉上眼休息10分鐘,再慢慢地上來,原本枯燥且有壓力的早上,變得和「大家」一起,有人陪,有人比較,有人看──來這裡打電腦、玩手機、工作、看報的大概都是這樣的感覺吧,在這些人幫助下,早上早早就可以開始認真,早上的星巴克,點餐處的人特多,排好長一條,都是要外帶咖啡的上班族。

這幾天心臟又開始不舒服了。我發現是從週一運動之後開始的,週一運動其實很順,踩到心跳130以上沒有丁點不適,但昨天(週二)就明顯的不舒服,一度坐著不敢站起身,慢慢的去拿下牆上的心臟病藥、緊握在手上。昨晚和今早要清家裡餐廳開始沿著牆邊爬動的小螞蟻,清了一陣子就又開始心梗。今早坐進星巴克,我外面是那片空礦舒暢的中信廣場,大玻璃上印著「STARBUCKS COFFEE」,從我這邊看過去字是反過來的但字體仍美侖美奐,看著這些,胸腔卻一片痠麻,不適感順著血管和神經已經抵達手指尖,整片漫佈著絕望,我唯一能讓自己稍解的就是趕快處理我日記。一度我忙起來,看著那玻璃上的反過來的字,在想,是什麼東西讓我一定要在這樣這麼忙?連休息一下都覺得奢侈。

也為了演講,寫了一篇新的自我介紹:「Mr. 6從小在加拿大長大、從美國矽谷正中心的史丹佛大學畢業,返台不久即成了網路界人人皆知的第一代知識型網紅,在YouTube還沒開始的年代,曾是全台灣排行第二名的部落客,電視邀約、業配、採訪、演講接不完,還擔任YouTube在台灣的開站嘉賓,和YouTube共同創辦人陳士駿同台演講,和他一起開啟台灣的Youtuber時代,此後Mr. 6他歷經人生巨變,生了大病,大多時間躲在家裡寫作,出門皆必須隨身帶著心臟病藥。曾寫過15本書,擺在書店架上沒人買,反而在網路上找到知音,這樣的一個第一代網紅,如今卻看破網紅的人生苦惱,反而隱居、拒絕所有演講,長年待在家,靠一群付費訂閱的鐵粉支撐,是台灣第一位成功實踐矽谷最新趨勢『熱情經濟』(Passion Economy)的代表人物───用任何一個熱情,只要吸引100位和你同樣的熱情者,就可以不必勉強自己做一個不喜歡的工作,可以天天都投注自己熱情的事物,還穩定得到比上班族更高的月薪。」然後主題是「不當神壇上的網紅!最新的《熱情經濟》用自己熱情與粉絲創造連結,和枯燥的專業說再見」。

待星巴克至近中午,其實也用光了所有的時間,好像並沒特別省時間;我已盡量的讓中間交通過程不要太麻煩,停車場付費都使用行動支付,好快,還幫你買了一份早餐,感覺順手順心,什麼都順順的,所以其實是工作本身就很繁重,一定得花很多時間,因此更需要今早這樣「異地工作」。異地,往往是絕妙策略,早上看到一則新聞,民初孫中山先生一度打算定都在新疆的伊犁,像這樣子巧妙地用「地點」來改變感覺。

今天中午接妹妹之後,社工過來,好消息是社工說,經過近一年的追蹤,她覺得離婚後和孩子的關係已變得非常好,已經傾向去和社會局「結案」了,我反而悵然,什麼?那就表示少一個人關心我們家了嗎。我想起當初社工來的原因,驚訝著這麼一段時間我們的改變,而今天還是和社工討論妹妹的人際,聽社工說,妹妹第一次說,原來去她媽媽(前妻)那邊的時候,每當她開始和媽媽分享她以後想當女科學家、想當漫畫家……媽媽就馬上(像以前一樣)打斷並回嗆「妳不可能、妳別癡人說夢」。這點我向妹妹證實了。妹妹說,她感到被打擊、傷心,不被支持。我聽了覺得難過,到底是為什麼一個亞洲父母會如此想讓自己小孩那麼確切的死死的知道「她終究只是個平凡的人」?為什麼不能給她一些夢想,讓她作夢的自由?不認為她可以當什麼家,卻有無形的壓力要她去念升學學校、一定要考第一名?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亞洲父母似乎對「卓越」這件事,有一種很掙扎、互相矛盾的情結。在歐美,此事是很簡單的,我就是努力變最強!最強的話就可以變麥可喬丹,在各行各業都有它的達人!日本也是這樣,此文化反映在漫畫中,鬼滅之刃的炭治郎就是想救他已變成鬼的妹妹彌豆子,才如此努力練自己、最終完成不可能的任務。而努力的過程中就讓他暫時忘記了他家裡死了八個人的傷痛,這個時候如果前妻叫住他,喂,看清楚現實吧,你家已經死八個人了,再死一個彌豆子又怎樣,還要作夢到什麼程度?那他怎麼有「動力」去努力練自己直至最後完成夢想、在殘缺中得到不完美的救贖?目前今天,我覺得至少我做得不錯的就是,妹妹已經每天都告訴自己,她是個功課好的人、她畫畫比別人漂亮……這個自信讓她以後有無限的可能,而我家哥哥,很可惜的,在還沒離婚的舊家被它影響太久、被整個亞洲社會給制約加他母親的嗆擊太久,我「似乎已來不及救他」,似已「定型」了─—哥哥對什麼東西都沒興趣,沒有夢想,我怕他長大後,爭那個最低月薪、有多少假期,抱怨為什麼今天不能睡久一點,然後還想去玩,然後還要說自己是宇宙最強。

社工和我說話的時候,妹妹到哥哥房間找你,她在哥哥房間睡了,我也終於得以休息一下,在客廳懶骨頭睡了一下。我覺得沒睡著,但你說我打呼打得好大聲,大概20分鐘吧。傍晚,我去參加活動,今天不搭計程車,嘗試學哥哥搭公車,和哥哥一樣在只剩2分鐘的時候衝下樓,發現公車牌就在家門口旁,兩三步就可以跳進公車亭下,兩個剛剛下班的OL正開心聊天,等了一下公車才過來,居然看到OL不是揮手攔車而是和司機揮手打招呼,且上車就和司機開始聊天,也不坐下。我想起哥哥也和我說,司機都已經認識他和他的同學了。我從後門默默上車,坐在我最喜歡的後排座位,眼睛放鬆,觀察車內全部。好愉快呀對不對,夏天就是這樣,都下班時間了,下午五點,天色仍這麼亮,溫度還這麼的溫暖,白晝尚未結束,還可以再做些事呢。這時候,公車轉向,轉到了我沒有想到的河邊小路,我才想起,對,原來它是要走高架道路的,這是哥哥每天早上會經過的路,你知道嗎?做父母的常覺得孩子是理所當然,以為孩子在想什麼,就和我自己小時候一模一樣?我以為我一直在他旁邊,就知道他在想什麼?但我還是我,他還是他,因為我從未感受過他的生活──就比方說這一條路,兒子可是每天都走,每天都看,但我從來沒發現它和我原本以為想像的完全不一樣,我其實根本不了解我兒子,不知道他每天早上經過著這樣的綠樹,看到著這些的招牌。唉,好像做父母以後,就不容易把自己放在孩子的鞋子裡,真正認真的去想「他在想什麼」,而不是武斷的以為我永遠都知道他在想什麼。而此事,就這麼簡單,只要搭一趟他搭過的公車,至少就可以開始感受到他每天上學前所看到的一切了。

公車載我來到城市東邊,我自己兒時居住處,這次選了這家咖啡廳,喝一杯茶,不知道是今天第幾杯了,享用兩片小小的綠豆冰糕,寫完了電子報,效率不錯,唯一不完美就發生在這個光復北路口,站在那裡等綠燈,看到一位心情暴躁的義警狂吼路人至侮辱程度。看這位黑黝黝的老胖男人,因為穿了橘色制服,有權力了,竟大聲狂罵一位緩慢過馬路的婦人,不會走快一點啊(等等),還有一位不小心踩線出去的上班族,你白癡啊!你在幹嘛啊!我很想幫那些可憐的無辜路人「糾正」一下這義警,但我此刻心裡卻清靜到升不起任何怒氣。

活動現場,咖啡因滿腦的我得以專心的聽,還有頻寬可以思考自己的事,然後我就得到一個重大「禮物」──在我的熱情經濟的訂閱制方面,一開始我也抱著疑問問自己,這樣一直產出,我真要忙一輩子嗎?隨我年紀越來越老,我可以做這件事情到老嗎?可是今天領悟了──訂閱制並不只是由一小批忠實的讀者餵養而已,它可以藉由完成一部我所熱情之事的「經典」來快速的堆疊收入,就像銀行的複利一樣,很有魅力!每天創造的內容,並不是出了就丟,而可以累積成一部極完整的內容。這樣的重要關鍵就將整個「訂閱制生涯」攤出來「四大步」了,這就是我人生往後的藍圖了嗎?第一步:努力的寫內容,增加訂閱者人數(現在就在第一步)。第二步,開始整理過去的內容出來賣,新訂閱者必須開始付一次性的前置費用來購買那些過往內容,而這個多出來的前置費等於作帳到「未來」、讓未來更多訂閱費收入。第三步,這個一次性的前置費用本身,也會隨著內容增加而跟著升高。第四步,在前面三個數字都跟著一直升高,造成收入可以等比級數的成長之後,突然間,我卻可以將「努力度」從「定數」(不會變)降回到「零」。因為,訂閱人數已足,可全部存封到一個「多對多」的閉門群組,讓訂閱戶自己產生新內容,而我輔導之後甚可以不必在現場。這就是熱情經濟四步驟。我可以用這概念來做在家工作電子報,還有離婚電子報,對於今晚心臟更痛的我來說,好像想到了一個更好的方案,讓我能更安心生命可能隨時終止一事。

今天哥哥再次沒帶考卷回來,雖他號稱考了86分且組距排行十名內,他卻說考卷沒收回來且他是數學小老師該怎麼辦,他說要向班上群組說,但沒動作,我提醒他,他勉強的在我面前寄了兩封訊息出去,過了十分鐘我問是否有人回他不答,我說給我看訊息他才說他「已回收訊息」,我就說你是否說謊了,他終於承認他剛剛全是說謊的。他就是不想給我簽考卷。那考卷真是86分嗎?還是?這時候我默默的走開了,但哥哥就哭了,說我一直都不相信他,所以他才說謊……我靜靜的,勸他一切OK,我現在也看得比較清楚了,知道這一段是「腦羞成淚」,但哥哥後來就一直死抓著這點,今晚就這樣發飆了。我從頭到尾心平氣和,妹妹在旁邊也幫忙緩緩說,但我卻不知道該怎麼辦的部份是───孩子說謊的問題,該怎麼找到源頭?更麻煩的是,在還沒解決的這段時間,當我聽到他跑去和媽媽打電話告狀而媽媽又繼續洗腦之,我該怎麼堅定?

不過又想回來,可以發現哥哥其實至少現在仍非常在意我認為他說謊一事,雖然他在被戳破當下馬上說「我每次都不相信他」並馬上在這麼多例子中舉例兩三次說「每次都說我太晚回家,其實根本就是搞錯」,這表示他希望說服我不再懷疑他的放學時,但至少那個淚水,難道100%是策略性的、要我放下其他懷疑讓他可以更有餘裕的說謊嗎?這也讓我在想,說謊的背後的心理學究竟為何。如果和現今很多成年人講此事,大家都說孩童時期常常說謊呀、騙爸媽呀。但我家孩子的狀況是他並非想騙我,他是時時都在說謊,已說謊成性且我還搞不清楚是為什麼。目前研判,有可能他想要一個面子,雖想偷摸但希望我認為他並不是偷摸的,但我並沒有給他這樣的壓力,他大可光明正大的,我也沒有任何威脅性,那為何他心中仍有那種「不想被揭穿」?但,我從兒子自走砲失控的淚水可以感覺出他心裡的創痛,那是否是對自己已漸漸對自己事情失去努力動力、方向之掙扎?就像一台雙引擎皆已停止運作的螺旋漿飛機卻想硬撐在天空,仍想飛過整個台北,不想掉下來被人笑?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7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