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寫於離婚後9個月,欲讀今天寫的最新日記請見這裡

中午12點要接妹妹,今天文章寫到11:51,從椅子上彈跳起來,抓了口罩,拿了鑰匙,心臟病藥掛上脖子,千鈞一髮,衝門而出,才知道外面已是三十幾度的艷陽,好棒,棒到眼睛都睜不開了。對一個身體常常心梗痛、外面又有肺炎疫情的2020年的我來說,今天的天氣在告訴我,生命會旺。

昨天我們剛去的舊家,暗色的玻璃怎樣都透不進陽光,剛離婚的時候,記得我有一整個暑假來搬家,最後仍有很多小東西忘了帶,因為我連想都沒有想起它們,當時整顆腦是糜爛狀態,包括我自己的畢業證書、我的護照、我設立公司的基本文件等等……全都沒帶走,尤其是孩子的獎狀,這麼重要的回憶,兩個孩子都這麼信任我保管它們,我卻全都留在舊家,直到這週在舊家看到以上所有珍貴文件,才想起來。

寫文章的感覺越來越好,我找了更多案例,寫起來完全沒有束縛,感覺很像是Mr. 6最初期在寫的時候。當時我剛進入資策會工作,想保持一個對外聯絡的部落格,以免進入了公家機關再不見天日。所以我並不是抱著要紅,或者是「維持紅」在寫的;我當時完全是看到什麼就寫什麼,所以那時候我找了很多案例,不必挑,通通都寫上去,感覺就像現在經營這個電子報一樣,無所遮,無慢心,全部如實如我。

而如自己的文章所說的,電子報的好處就是不必再下廣告,由於我手上已有這一萬個email地址,只要標題別下得太差,寄出去就絕對有這麼多人看到。今天寄出email的瞬間,開信率就達到30%,等於是幾千人看到,一毛廣告錢都不需要,而且,今天開信並得到他要的,明天很有可能也會繼續開信,對一個作者來說,「寫什麼都有人看」就是……舒暢。

早上收到從前在舊金山灣區照顧過的雪莉寫信過來,關心我離婚近況,可見那篇文章《熱情經濟》的效益是前所未有的大,平常不知道(我離婚)的,現在全都知道了;當時還念高中的姐姐、念初中的弟弟,現在都長大了。這個問候伴著我今天起床,令我一大早就注滿精神了。我回答,謝謝她來自遙遠的問候,因為遙遠所以更是溫暖,我說,我沒事,人生就是起起落落,不這樣,以後也就不懂珍惜幸福的日子不是麼。期待大家都在自己位子上過得好哦,然後,我自己說:「我也會的。」

人到這年紀,經過這麼多,已不太想向大家粉飾太平,明明我心中就是一片烏雲,我就老老實實地跟他們說,不在意。我都覺得我已經看到了「那一天」────那一天,我突然掛掉,消息傳遍親友圈,親友們表示震驚,感到不捨,無法相信,深深遺憾,沒有辦法在我還看得到感受得到的時候給我溫暖,那對「我」來說是多麼可惜!那麼,不如讓他們先知道我平常過得怎麼樣,到底平常在開心什麼、難過什麼,這樣,我可以繼續收到大家的關心。現在的我已不是一個完整的「人」,和朋友們所認識的劉喬治已不一樣,那我更要告訴他們實際的我,而不是隨隨便便回一回。

今天覺得一直落後。疲倦是一點,時間不夠又是另一點,唯一確保的是我這個單親爸爸帶著兩個孩子的家被我繼續保持著非常之乾淨,當妹妹回家,我盡量確定明天就要考月考的她,有保持在一種念書的習慣,有持續著最近她在小考上優異的表現。她說她對社會、自然特別不熟、不知道怎麼念,我就力推她用我以前的方法「念評量本」。我的方法就是,直接拿後面的解答,抄到評量本前面的所有題目,為求速度,只抄正解到是非題和選擇題就好,然後,直接拿這些題目來考自己,就是了。

最近我和你分享我對我們公司美編設計師的「管理法」,我的管理法很特別,一旦發包給她,而她交件以後,只要差不太多,我都「一次通過」,一點也不修改。我跟你分享,這是我的設計師管理學,這樣會讓設計師維持高昂自信,讓她們願意幫我想,圖面怎樣更好,因為她們知道不會被改,因此更願意全力以赴。當時《英雄爸爸》繪本,一次過來二、三十張,我幾乎一點都沒有修改,讓畫家反而願意再主動回去前面幫我修得更完整。和設計師這樣的合作,就可以互相尊重,有一種很順的感覺,做出來的圖,每一張大家都說「做得真好,你的設計師是誰?」但我心想的是,重要的不是設計師是誰,而是發包者(我)是誰?

電子報持續成長,夥伴持續增加中,但我又問自己,到底我是要做什麼,我是在做什麼?2009年創業的時候,我並沒有想要做十年的行銷廣告公司,並沒有想接十年的案子!其實在第三個月,我就想到了要用「行銷料理包」,我賺了一點點錢,開始有收入,當時請的第一個工程師進來就是來幫我寫料理包程式,而不是幫客戶寫程式!但後來,接案接至暗巷處、走入幽暗的長廊而無法自拔,以致再也沒有工程師寫什麼料理包程式,要寫新事業部的程式也都是我「親自寫」(直到後來2015年左右才又請了一位Beck工程師寫了一些新事業部程式但也不長久)。可見我一開始就想幹大事。這次,也別忘了?

雪莉來關心我的離婚,就令我更想起,那,其他人呢?其他的同學、朋友,我竟沒有向他們提,他們也不好意思來問。今晚,我突然在想,或許有些人其實早就知道(我離婚),卻是聽前妻的,而前妻已先打了樁,所以我沒有得到他們的聯絡,也就是說,朋友「選邊站」了──很多離婚的夫妻不都這樣嗎?有這麼多共同朋友。

諷刺的是,前妻與我在不同世界,這麼十三年,她的圈子並沒有加入我的朋友,影響不大,但這種「靜悄悄」的是蠻明顯的。今晚剛好學到,從前有個祖師被問到,為何向泥做的佛像敬拜?他的回答是:那是泥做的,但「我」不是泥做的啊!這讓我豁然開朗,當我一直去計較「其他人怎麼這樣對我」,就不對了,我自己不是那樣的人,我自己繼續的做我自己。

(本文寫於離婚後9個月,欲讀今天寫的最新日記請見這裡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7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