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處處像為了遊客而蓋的,鮮紅色的燈籠很有質感和周邊融合,還有一首英文歌曲「Hello Vietnam」是專門唱給遊客聽的。除了這些,若不小心往其他地方看去,只會看見沙土和沒整理的矮房──越南這麼貧窮,不小心看到總有一點哀傷,現在管不了這麼多,玩就是了。他們還算發明出一套自己的觀光模式,這個下龍灣的確被譽為世界奇景之一,這樣的高度讓他們不得不發明新的模式了。
早上起來發現昨晚住的飯店不是開玩笑的,樓下竟是一個賭場,名字Wyn也仿照Wynn的名字。窗子看出去,昨晚覺得不怎樣的風景,透過從上到下一層半樓的全玻璃,一天的開始,未知的新地,還是一個大美;旁邊殘破的民宅,前方一片小山,小山的後面就是海和港灣。到了吃早餐的地方,它有個露天區,太冷,無法坐,但能享受一整片的下龍灣口風景,放射狀的纜線大橋,昨天去的摩天輪,開始往它跑的天空纜車,到另外一側又看到整片的港口設施,大概就是負責出口貨物的台商工廠聚集之地。人類的人間最美之景,無論是在歐洲的哥本哈根還是亞洲的越南,說真的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人類永遠可以選擇一個相對落後便宜的地方去住一住,以低價享受美好,這就是旅行的意義。所有的地方的發展,旅行先行。這間飯店自助早餐普通,夠我在這裡打電腦;整天都重複播放周華健的愛相隨,節奏改編過,變成輕音樂。
旅館房間的窗子可以打開一個縫隙,足夠伸頭出去,從七樓往下看,第一個看到的是旁邊民宅一隻捲曲在院子水泥地上的狗,這間民宅是綠色屋頂,四層樓,隔壁則是紅色屋頂,形狀更狹長,頂樓加上的棚子裡面人正在燒金紙,兩個成年男子,帶著兩個小女孩,小女孩坐在吊床上,這樣的一個人家,到底是什麼感覺?他們穿的衣服看來和我們一樣新穎,只是沒有戴口罩而已。他們住的透天厝蠻老舊,家具亂擺,都是簡樸木製的,這間房子一樓卻走出了兩個孩子,走向旁邊一輛全新的Toyota汽車,這條路叫做Cai Lan,成S形狀,剛剛已有一輛當地的巴士,還有一輛雙層的觀光巴士,以及一輛計程車開過去,然後有一個戴口罩的人徒步,我猜這個是觀光客,果然他走進了我們飯店。
今天行程簡單,目的地只有這個下龍灣,這邊一棟全新的港口大樓,外牆故意刷成舊乎乎的,整棟是越南特色的鮮黃色,這裡觀光客比昨天多,門口全是來來去去的人,興奮的玩興,一入門就看到越南女性穿傳統禮袍用傳統樂器撥奏,奏出西洋老歌或中文流行歌,不過這是一個愉快不大起來的日子,你一直和我說著最新的肺炎消息,我不想多聽,但自己都不小心看到,有人說這次的傳播力是SARS的八倍,而致死率好像有人說才5%,目前死亡者的中數是75歲,都是老人。值得注意的是,北越河內眼前觀光客這麼多,卻有一半的人都沒帶口罩,大部分是歐美人,應該說只要是白人都沒有一個戴口罩的,戴口罩的全部都是台灣、大陸、韓國人,可是有一半的台灣遊客現在卻全部脫掉了口罩,坐我前面的一整家子都不戴口罩了,領隊一直叫我們遠離陸團,自己卻突然也不戴口罩了。這時候我走出大門,竟見一位穿著暗色棉襖的大媽倒在階梯上,旁邊兩三個穿著棉襖的大媽在幫助她,她們全部都沒戴口罩。雖然氣氛這樣子,但,你好愛逗我笑哦。你的臉在我的面前,扭來扭去。我真的覺得好有趣哦,看來你永遠都是這麼有趣,真不知道要怎麼看膩了你。
我們團有兩個領導,領隊來自台灣,導遊來自越南,可能是兩個地方對於導遊這行業的層面要求不同,我的觀察是,領隊是一個標準的偏負面台灣年輕人,稱其為憤青吧,言詞傾向激烈而他的確也容易發脾氣、對團員說話有些苛刻,眼神飄移不直視,而導遊呢,雖然中文真的不太好、帶個腔,但卻可以(用中文)很精準地將各國歷史文化差異說出來,對於台灣、越南還有各地的細節常有非常有趣的比較,至少在這個東南亞的領域他是非常有國際觀的,用詞也相當高水準。有時候碰到這種導遊我會覺得,他當導遊真有點可惜,不過這樣的導遊仍會叫我們買東西,我知道這是商業運作,樂於「交關」一下,男生就是這樣,得到尊敬,圈粉了,錢都不是問題。
人們對冠狀病毒如此恐慌,我們竟然來到越南這邊,和來自各地(可能包括武漢)的觀光客擦肩而過。我們在離岸上一段距離的綠色的水上,看著不遠處的巨大岩石,和上面長的幾些綠色植物,還有下面一點點淺黃色的沙灘;看到遊艇,其他的討生活的簡陋船隻,在大石頭腳下緩緩的滑出一條水紋。我們在這裡享用越式的套餐,旅行團的團友感覺起來全都是心事重重,有人看著遠方,不知道心裡在想什麼。我的狀況呢,已經歷這麼多可怕的事,現在反而覺得有點悠哉,眼睛睜大,找機會。
我們被一片灰壓壓的天空給包住,風徐徐,冷,我們搭上小船,小船往大船開去,黏在大船旁邊,大船裡面有我們今晚要睡的房間房號206,房間分兩層樓,樓上有餐廳,再頂樓又有bar。桌數和房間數剛剛好。下午的活動是跟著小漁船出去,我們從小船去到某個水上的中途站,這個站本身也不在岸邊,因為這裡雖然四面都是各種「島」,卻全是高聳成至少十幾層樓以上的大石頭,所以所有建物都只能在水上。我們在這裡借到的廁所就是當地人的,經過的時候看到他們睡覺的簡陋小房間,裡面至少擺了三張合木板和亂七八糟的毛毯被,這些當地人在旁邊不管遊客的踢毽子和下象棋,圍觀的特多,笑得特像孩子,全是男性,而女性一人一艘小漁船正慢慢接近岸邊,載走一批批的旅客,下龍灣之間的水上至少十幾艘和我們一樣的小小船,非常非常的安靜,只有細細的水流聲,還有划船姑娘用力滑槳的大衣的磨擦聲(聽起來像喘氣聲),偶爾一兩聲頭頂烏鴉叫聲。水上有一區又建了好幾「片」的中途站,因為是自己的家所以碼頭隨便拼幾片板子,主人全都不在家,狗兒在板上跑走不時來check每艘船隻看看是否是主人回家了。這些「家」大概只有十坪不到,每間屋子都是四面環海。我摸了水,並沒有想像冷,花了10秒決定喝一口,是鹹的無誤。水是深綠色的,接近那個扁洞,數一數竟到了接近20艘小船,每艘都一個船伕,十之八九都是女性。我們後面的那兩個來自意大利的夫妻特別有感覺,眼睜大大的,跟著我們的船,他們眼中看到的大片陡峭的岩壁,壁上削下來的黃色還有頂端冒出來的綠色,他們看到了什麼呢?
小小船靠岸,給了4萬越南盾當小費,我們再上了原先小船,接回到大船。大船在這麼多奇山怪石之間的水域航行,引擎聲小到幾乎聽不見,我們是第一個來到船頂吧台的,位於這艘船的所謂的「四樓」,坐在這裡露天座位,開始打電腦,眼前就是全部的奇石,全部的下龍灣,各種形狀的,這樣的氣氛哪裡還能找到?實在太殊奇了。沒想到南洋也這麼冷,還好我戴了到東京需要的毛帽,就我們兩人,享受整個甲板,你就把我當水果,用毛帽、圍巾一圈一圈的包起來。我一邊在用電腦寫文章,都沒注意到。直到已經被裹得好緊好緊,比在日本接近0度還誇張。你說,我們現在可是在水上呢。一生能有幾次可以這樣在水上吃飯、喝飲料?他們Happy Hour是買二送一,我們就點了三杯mocktail,這樣拍出來的照片好像在夏威夷又好像在北海道,後面的風景則讓你說:這麼美,不必去桂林了。
更神奇的,後來的晚餐,竟是自助餐。擁擠的艙內,剛剛好一人一個位子,仍想辦法給我們舒適的古典木製餐桌,靠牆一圈的母餐盤無法擺太多樣,但這幾樣──茄子、炒花枝、青木瓜、米粉,都非常的美味。外面還有現烤的海鮮。我想通常在國外旅行團所謂的餐點不錯應該就是食材很棒,但這裡的食材普普通通卻用絕頂美味來收服了我們。或許其實他們也沒做什麼事,是越南和我們的口味實在太相近了,但未免也相近得誇張,可能比上海或香港都更相近。
餐後我們隨意加入一個夜釣墨魚活動,這是我第一次釣魚,一開始我也只是拿根竹桿這樣晃一晃,什麼都沒有,但一看到我隔壁的小男孩陸續釣到兩隻,但都被牠噴了墨汁然後逃掉,我就觀察這男孩到底做對了什麼事,為何其他五、六個大人晃桿子什麼都沒有而他卻在短短半小時內上勾兩隻;我學他的深度、他的位置,學他的手勢,你設定九點離開,就在快到九點時我晃動的魚桿明顯在水中變得比較不易晃動了,線斜斜的,我輕輕拉起,果然尖尖上來一隻手臂半截長的大墨魚!牠這次沒噴汁,所以我們很小心的慢慢的拉近船邊,讓團員幫我們兩人和墨魚照相,牠還在動,我們也讓其他團員拍照,然後將牠放生回去,沒想到這隻墨魚就直直的躺著沉到看不見的水底,旁邊的團員宣布「牠死了,牠死了」,我們好像失去了什麼,有點悵悵的回到房間。今晚特別累,沒多久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