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建立的新堡壘,到了昨晚,開始接受第一波「衝擊」────剛從媽媽那邊回來的兒子,一進門就提出了新訴求,希望讓他們「和爺爺奶奶一起住」!他講了第一次我覺得他只是隨意提起,後來單單昨晚他就提了五次以上,還提到「青銀同居」,也說服妹妹和他一起和爸爸抗爭此事。他說了很多原因,包括爸爸煮的飯不好吃(是真的剛開始學)、爸爸很煩、爸爸管很多。我心想,明明是因為爺爺奶奶不會控管他的手機時間吧。由於來勢洶洶,不確定這次是否安然度過,我亦了解這是孩子們離婚後陣痛期的自然反應。不過,我這邊也有我自己的自然反應,我努力讓自己別再掉入新的情緒陷阱,可是這些在我心裡開始產生作用,我開始對自己這段時間的努力感到枉費──看著切了滿桌的水果,幫孩子們帶回的紙雕及禮物等等,感到「我再也走不下去了」。但我也了解我必須繼續給他愛、繼續灌溉,既然監護權在我這,就必須陪伴他們走過這一段。我不應該看現在他們怎麼對我,希望未來有一天,他們能終於看到。

不知是否因為這樣,今早醒來,竟然小小的心臟發作了,提醒我「它」還在。早上明明已經緩緩的起身,先上洗手間,一邊謹慎的檢查自己有沒有不舒服,一切還好,但躺回去之後,胸腔馬上傳來一些「感覺」,然後,開始那種血管缺氧的不舒服感,無法形容的痠痛,慢慢擴大,才開始意識到自己呼吸些許急促,微微的盜汗,不舒服的感覺維持了大概3分鐘,它開始消失的時候我沒有感覺,直至完全不見,我才確認「它」已經走了。

哥哥仍然不好叫起床,週一早上,而今天他對於我叫起床的回覆是:「你再叫變成我要得心臟病了。」這樣說了好幾次。今早孩子仍再提了兩三次要和爺爺奶奶一起住的事。我還沒有和長輩說,也不知道怎麼和他們說──他們其實還沒在心理上準備好自己孫子這些充滿天賦的心理manipulation,孩子總能從心裡最根部切入,讓我這個大人用智慧佈建的心理堡壘,最後還是不行,到底該怎麼做?誠如週六來賓說的,不需要把自己弄得這樣,但我也知道,如果沒有這樣,根本沒有機會聽到來賓對我說了這一句話────沒有人會對一個不負責任的爸爸講這樣一句話的。我想過,如果真讓孫子與長輩同住,好消息是祖孫三代同堂,因此昨晚乍聽兒子提議其實還有點高興,亦是一個機會讓我可以活到正常年壽,心臟不致這麼急倏衰敗,我還想給自己一個假期和你飛出去走走。可是,早上我再想了一下,會發生什麼事,其實也不會很難揣度──孩子加諸在我心臟上的這些,將轉至我自己父母身上;我父母的小孩(我與弟弟)從小自動乖巧,從未看過像我孩子這樣的,因此他們至今仍對孫子無法理解,他們肯定會承接我這幾個月所發生的事、走過同樣的辛苦──換句話說,我、孩子、我父母,目前這些家人之間的關係,其實沒有比「現在」更好的狀態了;由我把「它」擋住,讓孩子們對爺爺奶奶感到喜歡,維持一個距離,是我對自己父母能盡的最後之孝──換言之,讓我來擋住孩子的火焰,灼我就好,讓他們的爺爺奶奶可以感受到暖意就好。

今天我整個人像洩了氣的皮球,突然動力全沒了,昨天買了前所未有一整滿冰箱的東西,今天下午要怎樣才有動力煮它們?上星期五孩子才剛剛發生抓同學臉的事件,我也沒有動力和老師詢問,然後社工週四來訪,我也沒動力再和她繼續追蹤──忽然間,我就這樣被(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給)擊垮了,我當然知道,不應該陷在兒女之情,我有更大的志願,要幫其他人;剛剛那些都只是我個人的事,而孩子的格局也只看到我一人而已,明明格局很小,但孩子偏偏就是可以拉垮我這麼一個大人的這麼一個大格局,因為我仍然還是一介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情緒也有弱點的個人,我還是希望有人對我好,有人接受我,認可我的付出,打從心裡的喜歡我。一個人,血肉之軀,到底可以在這樣子極端的不被認可、不被喜歡的情況下撐幾個月、撐幾個年,才會終於因為血管塞滿而溘然離去?

今早,謝謝你和我一起出來,我們先到華山,早了半小時,足夠我們悠閒逛了它半圈,但沒有一家咖啡廳開;這裡的店若沒開,也是極有藝術感的典雅廢墟,因為有遊客駐足拍照,感覺像在度假。但突然得改地點,車過去,坐進咖啡廳,買一個法國派,熱熱小小的,我把火腿片全挖出,然後留你在那個吧台,我自己上樓去找創業家朋友了。

和創業家聊,感覺就是好,同個時期的、一起看過風景,一起經歷過一些事,還曾有一張照片是我們比肩而坐在當某網路創業的評審呢。但十幾年來,創業家已看過更多,他分享了一些,足夠把我教到更高的一層,可惜沒及時拿出筆記簿記下,只記得幾個重要的,比方說,他說,現在的失敗不是失敗,失敗只在累積最後的成功,除非看到成功那個塔是在南邊而不在北邊,不然建議就繼續往北走。創業家說,他不用證明前面有東西,只要無法證明前面沒有東西,他就會繼續向前了。這些分享都非常鼓舞,儘管我的志業還沒找到切入點(週六一度覺得找到,今天又覺得不行了),創業家也建議我要小心,志業時間安排三成就好,當一個先驅者要特別注意資源投入不宜過多,投越多,死越快………但,他所分享的卻全部都在告訴我,應該繼續堅持下去,應該繼續堅持下去。而創業家自己的事業也真的令人羨慕,聽完他對事業的規畫,已經清楚且合理到即便是陌生聽眾也可以斷定肯定一定會成功的,創業家實在太老練,可以蹲著等待,等待品牌建立,出場路線明確──我們談了兩小時,外面露台吹過來的風,特別涼爽。

談完,吹夠了新鮮的風,神清氣爽的我下樓找你,你仍坐在原處,時間不夠了,只能帶我們去吃一家非常快的泰式快炒,為了走到那,得走一大段路,到地下又上來,點了四道菜,沒時間全吃完,就得跳上車,此時,還有兩場電話要打,要先打給學校老師,了解兒子衝突細節,接下來要和矽谷電話討論合作。

到了三點多,接女兒前半小時,我回到書桌。此時電話已經打完,突然間我進入了一種平靜,辛苦開了兩場合作的會,打電話給兩個孩子相關的人(社工、班導師),還有在週六活動後群組上的回覆,我突然覺得我已經「收集夠足夠的資料」可以幫助我判斷和評估怎麼樣走到下一步。但我還沒時間可以開始「想」。

傍晚,我煮飯的心情,不一樣了,我怎麼對治孩子說我煮飯不好吃的沮喪感呢?嗯,我想到,就用「更快速的煮」來解決吧──如果我煮飯煮得非常快,就像我講話一樣快或寫文章一樣快,那我應該會覺得很輕鬆,即便孩子覺得我煮得不好吃,我就隨便煮一煮,他們吃到足夠營養就好。抱著這樣的一個成長的心情呢,我再次從冰箱拿出了材料,這次我先後弄了炒泡麵、炒豆苗加香菇、煎魚、蒜頭蝦仁,最後是用石頭火鍋的爆香法配上鮮魚,以上五道菜,算算,只花了大約一個小時就全部完成。比我之前快很多。最後一道,妹妹說是最好吃的,她居然把盤子都帶著和她一起出門,到車上繼續吃完。哥哥回來的時候也搶著吃這一道。

哥哥已停止補數學,所以有充裕的時間煮給他吃,這時候我輕鬆的煮了拿手料理,但是神奇的來了——熟悉再不過的、你教我的招牌菜「自帶香氣的炒大豆苗」,出了狀況,由於我想變化一下,原本用油和香菇爆香,居然加了蒜頭,爆香的時候更香了,但下了大豆苗後,原本的大豆苗的濃厚香氣竟然不見了,且蒜頭的香味也不再這麼濃,等於「相互抵銷」,變成一盤沒有味道的菜!哥哥詫異的問我,這是大豆苗?然後最拿手的杏鮑菇炒紅蘿蔔,明明該爆香、該加調味料都有加,還加了一點米酒,卻沒成功,很硬,沒味道。這才知道,胡亂加東西,絕對不會讓結果往上變更好,世界上所有事情都有一定的做法,做對了,一二三,就對了,若做錯了,一二三四五六七,變成一道沒有味道的東西。煮完菜,我累,因為吸了油煙,好像連續吃了兩頓烤肉餐那樣,感到虛脫,臉上也油膩膩的,油味怎麼洗都洗不掉,但,心裡卻「自動化的滿足」,孩子們狂吃狂夾狂扒我給他們的菜,那畫面讓我可以抱著安心的睡,睡過今天這一晚。

身為一個離婚後獨力撫養兩個孩子的單親爸爸,經常會出現心裡的波折,一度想走回那個幽晦的路,想抗爭,但,神奇的,你幫妹妹找到的那首Jason Mraz的《Have it All》,她明天要報告,剛好在我面前播放那MV,看到Jason Mraz那祥和的眼神和笑容,各種族世界和平,正面的曲調,我又再一次的瞭解,只有和平才能走上我要的那條路。

看到群組上討論《82年生的金智英》,我說,這也是我希望做這個志業的起心動念。要讓這個趨勢變好一點,關鍵的鑰匙還是在「男性」身上。要轉動這個世界,一定從最難轉動的部份開始轉,不容易轉,因為男性比較不溝通、不學習,也比較聽不到另一個性別的聲音,因此希望帶來更多的爸爸們來學習。爸爸們的學習需要大家的協助,讓爸爸變更快樂,而爸爸的快樂是來自於開放自己、袒承自己、感謝對方、重新種更多的因。我們要一起創造的是一個對爸爸們特別友善的環境,也因為這裡會齊聚愈來愈多優質的爸爸們,也一定讓媽媽們對男性的觀感有所改變──不要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好男人還是很多的。

最後,我還是得12點才睡,然後隔早一定得為了哥哥而清晨5:40起床,我又只得希望,今晚的我,雖然同樣的睡不到六小時,能睡得比昨晚「熟」,睡眠品質比昨晚好、比昨晚濃,那應該就可以補回來一點點了。

歡迎點擊這裡追蹤本站,收到明天的續集

(Mr. 6自1992年開始每天日記,前面27年多的日記刻意隱藏,前所未有的人生公開開源實驗,若你有興趣獲得一份,請來信send.to.mr6@gmail.com借閱一份《完整版日記》)